Browsing "Default"
Jul 2, 2014 - Default    No Comments

即使救人于危害,也不可说谎

摘自《奥古斯丁选集》
       错误虽然不一定是罪,但是说谎都必须被称为罪,因为人不仅是在知道真情时,而且甚至在认错了真情,或是受别人欺骗时他都必须心口如一。每一个说谎者都是说与心里所想的相反的话,并且存心欺骗别人。
       但上帝给人言语,不是叫人用来彼此欺骗,乃是为使别人知道我们心里所想的是什么。因此,把言语用作欺骗人的工具,而不用在它天赋的用途上,就是犯罪。即使有时候因说谎而使别人得到益处,也不能因此而以有些说谎不是罪。
       这个说法也可以用来原谅偷窃的事。例如,我们可以把富人的东西偷出来,送给穷人。富人可以永远不知道有这种事,穷人可以由此得到显然的利益。但是偷窃仍然是罪。
       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奸淫上。例如,人可以说,他所认识的一个女人爱恋他,若不答应她的要求,她定会为情而死;如答应她的要求,让她活着,她将来可能悔改,再成为贞洁。这种说法虽似中听,但没有人会因此而说这奸淫不是罪。
       若是我们对于贞洁尚且看得这么高贵,不愿为了 “预想对别人有益而犯奸淫” 就破坏了贞洁,那么真理对我们有什么冒犯,竟使我们任意说谎破坏它呢?若有人只在要救别人于危急时,才说谎,我们自然不否认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道德标准。但对这种人,我们所称道的不是他们的谎言,而是他们的善意。这善意不但应该称赞,有时也应该得到奖赏。但他们那说谎言的罪,虽然可以蒙赦免,但不应当被视为可以称赞之事,尤其在承受新约的人中,应有这种看法。因为主曾对他们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马太福音 5:37)

“Love God, and do as you please.” — Augustine
Jun 10, 2014 - Default    No Comments

三位一体

选摘 《圣徒 孙大信》

       有时孙大信觉得了解 「三位一体」的真理,有些困难。他曾以为三位一体就是三种不同人格,分别坐于灵魂的三处,但通过被提的经验才明白,并非如此:

       「我被提时,我的灵被提到第三层天,看见跟保罗相同经验的事。在那里,基督以荣光的灵体坐在宝座。每次入神时,情景都相同。基督是灵魂世界的中心,我们无法以言语、笔墨来形容祂荣耀的尊贵和美丽的容貌。祂时常带着慈爱的笑容。

       当我第一次看到祂时,我觉得我们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关连。祂对我说:「通过我你是被造的。」但不是用地上的语言说的。好像我遇见了很久未见过面的父亲,有那样强烈的感觉。自古即有的爱,充满在我的心内,使我明白自古我就是属于祂的。

       最初我的灵被提到天上时,我问起:『天父在哪里呢?』天使回答我说:神在地上看不见,在天上一样也看不见。因为神是无限存在的。但基督在这里,基督就是神,祂是代表那看不见无限存在之神的形像。通过祂,我们才能看见神。这个道理,在天上和地上都是一样。我又看见从基督不断地发出光辉的波流,通过圣徒和天使,将平安和新鲜的生命输送到各处去,正如夏天太阳的热,给树木带来新的活力使其茂盛一样。我同时也了解到,祂——就是圣灵。」

Jun 7, 2014 - Default    No Comments

神爱我们的心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约翰一书 4:9)

       孙大信说:从前有个皇帝,他的首相是一位有圣德的学者。这位首相旅行到巴勒斯坦的时候,为基督道理所感化,作了基督徒。回国以后,就告诉人,说他信了那位到世界上来拯救罪人的救主,并且作了基督徒。皇帝问他说:“我若要作什么事,只要吩咐仆人,就可以作了。那么,万王之王的神,是可以用一句话救人的,为什么倒要亲自成为人的身体呢? ” 首相求皇帝赐他一天的工夫,然后回答。

       回家以后,首相叫了一个很精巧的木匠来,要他照着皇帝的周岁儿子的形像,刻个木偶,装饰好了,明天备用。

       第二天,皇帝和首相坐在船里,要他回答昨天的问题。这时,木匠来了,怀中抱着木偶,在岸上;皇帝以为那真是他的孩子呢,就伸手去接,木匠早领了首相的吩咐,故意一失手,木偶掉到水里去了。

       皇帝立时要跳下水去救他的儿子。后来,首相说:“王阿!你不必亲自下去呀!吩付我去还不够吗?” 王回答说:“这乃是父亲的爱阿!” 首相说:“全能的主所以不肯只用一句话救世人,而必要亲自成为人的肉身,也就是因为父亲的爱呀。”
 

约翰一书 4:10
“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Jun 3, 2014 - Default    No Comments

选摘 唐崇荣《罪、义、神的审判》

       我很赞同芬兰神学家康塔念 (Kong Tanant) 在他的 “Theology of Evangelism” 里面讲的一句话:「第一次与神相遇的经验,是一个很痛苦的经验。」保罗第一次遇见耶稣基督的时候,是甜蜜的或痛苦的?马丁路德真正悔改的那一天,是甜蜜的或痛苦的?那个税吏捶著胸说:「主啊,怜悯我这个罪人!」这是痛苦的或者是甘甜的?

       今天肤浅的布道家,很盼望替上帝戴上一个充满笑容的小丑面具,让大家看见上帝很可爱。但 Kong Tanant说:「不!与神第一次相会的经验,是个非常痛苦的经验。」当一个罪人觉悟到:无法逃避那无所不在的上帝圣洁的追讨时,但也就在这个时刻,发现了他在应当被审判,应当灭亡的时刻,这一位公义的上帝已经用耶稣基督的义代替他了,所以,他才能得到真正赦罪的平安,这个叫做福音。

       而今天的布道会,今天的福音工作并不是按这条路走的,我们都告诉人信耶稣有平安、有福气、有快乐,连蚊子都不咬你﹔信耶稣有喜乐、有平安,一点灾难都没有,你既不会病也不会死﹔信耶稣有平安,会发财,求什么他都给你。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里面的一些话语,表面上好像在传福音,事实上你是利用这些圣经的话语来传扬你那肤浅的哲学,结果建立的果子是不能长久的。如果我们谈到福音,没有谈到罪、义与审判,我们还没有正面地把恩典的神学建立起来!

May 23, 2014 - Default    1 Comment

唐崇荣 – 如何被神重用?

       神重用就是先重重压你才用你。这叫 “重用”。很多青年人要被神重用,但是轻轻浮浮的,神不会用这样的人。神给你管教鞭打苦练,你当时不知道。很苦时还会感谢上帝,神才会用你。
       我年轻时看医生,医生说:“喉咙发炎了,不准讲话!” 我不管,再去讲道。现在给上帝练到一个地步,一直讲一直讲也不会发炎。 我不怕病,变成病怕我;我不怕死,变成死怕我。一个人在神苦练之下,可以到一个地步是医生没有办法了解的。有一次我八个月讲道七百次,声带越练越壮。
       卫斯理约翰平均一年讲道一千次。现在很多卫理公会的牧师平均一年讲道不到五十次;很多牧师传道最希望这个礼拜请某某人,下个礼拜又请某某人,说:“感谢主为我预备,耶和华以勒,我节省了很多讲章.” 我的教会我尽可能自己讲道,不给别人讲。要真正建立起信徒的信仰信心,怎么可以随便请人来讲呢?他也不知道上个礼拜讲些什么,曾经发生一间教会一连三个礼拜讲撒该的故事,因为三个不同的讲员不约而同的都讲同样的信息,真是 “该杀”。
       传道人不要怕讲道。 因为有活水的江河,越讲越有道讲。当然不可以乱讲:要想得深,讲得浅;想得多,讲得少 今天很多年轻人,不要读书、不要思想、爱讲,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的存在,又喊又大声,真是鸣的罗响的钹。

唐崇荣 – 如何被神重用?
第一、 要肯苦练
第二、 要下功夫钻研神的话语
第三、 要把尊贵卑贱的事情 (行为, 思想, 言语, 态度) 分清楚,免得沾染世俗中卑微的事,不能成为贵重的器皿。
第四、 要经常过圣洁的生活
第五、 顺服圣灵的引导

然后,要用四件事彰显能力:
1) 爱心上彰显能力
2) 圣洁里彰显能力
3) 公义生活中彰显有力
4) 神话语的勇敢见证上彰显能力

       一个充满爱的心,人们不能抵挡的;一个有公义的人一指出错误时,人们会感受得到提醒;—个义人讲话的时候会使人惧怕。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以为糊里胡涂处理一件事情,忽然有人很公正的讲一句“不是这样,应该这样”,你马上感到真理正在约束你;以圣洁彰显能力,你的生活圣洁,你的言语圣洁,众人看见你的存在,散发能力;以 “神的道” 为权威。这样的传道人是神所重用的。
       当责备人的时候,求主使他们感受到主的审判台的威严,当我讲主的爱的时候,求主使他们感受到主的恩典直接流露出来;当我安慰人的时候.求主使他们亲自觉得主就在他们身边。当言语发出去,与言语中间用词相称的力量也一起发出去,那么人就得着造就了。 “与言语相称的属灵能力” 要成为事奉的权柄和事奉的本钱。属灵的权柄就是传道人的份量。

以下选摘自 2011年7月27日 唐崇荣牧师与 ‘奉献者团契’ 的第二次谈话
       我个人事奉中把四件事连在一起:神学哲学护教布道。用神学的内容作为基础,用对世界思想的了解作为我们和对方交谈预备的心智,用护卫真理的技巧和神给我们的智慧去发挥布道结果子的功能。
神学 = 认识神和祂的能力;明白上帝的心里想什么。
哲学 = 认识人和人的软弱;明白反对上帝的人的心里想什么。
护教 = 明白怎样用超越文化的神的真理去护卫我们的信仰、去揭发出世界所有的亏欠;把真理护卫好,把人带到主的面前。
布道 = 遵行神的命令,把人的灵魂带到上帝的面前;把他们的思想营垒完全攻破,把他们的心带到十字架的面前。

链接:什么是属灵的权柄——传道人的分量?
链接:青年传福音的见证
链接:谦卑的四个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