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5, 2024 - Default    No Comments

問:舊約律法是基於行為還是恩典?

舊約 (摩西之約) 中的律法是在上帝的恩典救贖背景下賜予以色列的,正如祂將以色列從埃及拯救出來 (出埃及記 20:2)。律法的作用是啟示上帝的聖潔、定罪、並指向基督 (加拉太書 3:24)。新約在基督里成全,也是基於恩典,但通過基督的贖罪和聖靈的賜予,更充分地體現了恩典 (耶利米書 31:31-34;路加福音 22:20;希伯來書 8:6)。在這兩個約中,救贖一直都是本於恩典、藉著信心 (創世記 15:6,羅馬書 4:3),而不是藉著行為。
The law in the Old Covenant (The Mosaic Covenant) was given to Israel within the context of God’s gracious redemption, as seen in His deliverance of Israel from Egypt (Exodus 20:2). The law served to reveal God’s holiness, convict of sin, and point forward to Christ (Galatians 3:24). The New Covenant, fulfilled in Christ, also operates on grace but brings a fuller manifestation of it through Christ’s atonement and the giving of the Holy Spirit (Jeremiah 31:31–34; Luke 22:20; Hebrews 8:6). In both covenants, salvation has always been by grace through faith (Genesis 15:6, Romans 4:3), not by works.
Nov 14, 2024 - Default    No Comments

聖靈所印證的道

——宋尚節小傳
江守道曾經問宋尚節,為什麼他講道時那麼有能力。宋尚節回答說: “講道時我忘記了自己,這樣靈裡面才能得到完全的釋放,救人靈魂不是為了自己。我不願意講知識,只願講聖靈所印證的道。”
註:江守道 是 江長川牧師 的兒子,江長川 是中華監理會執行委員會主席,1930年曾為 宋耀如牧師 的女婿 蔣介石 施浸。

G. Campbell Morgan: “我相信沒有任何傳道人,能把聽眾提高到超過他自己所經驗的水平之上。我深信,假使我們的信息非常正確,若只是一些屬於頭腦的東西,我們就不能使聽眾感到它的衝擊力。這也就是報章書籍與講台不同的地方。當你閱讀一本書時,你可能會領受到一些真理,但在聽道中,你有的不單是真理,也加上講員;不是加上,我們根本就不能把他們兩者分開,它就是「道」成肉身的真理,藉着講員表達出來。真理與生活在講道中是相輔而行的…我們最重要的事工是將神的道表明出來。” (Preaching 摩根講道法, 31)

陶恕:”我們自稱是基督徒,但我們又有過多少真正的經歷﹖我們以神學理論來取代與主相遇的經歷,而且滿腦子都是各樣的宗教見解,然而我們心裡空虛,不覺得有神在心裡!真正的基督徒必然有遇見神的經歷,否則,那信仰只是影兒,只是真實的反映,是他人的殘唾,是一本賤賣的古卷,裡面記載的亦只是先賢往昔轟烈的陳跡。在教會中最傷心的事,莫過於看見一些自幼到老在禮拜堂出入卻不認識神的人,他們所知道的,只是人造的、包含哲理和邏輯的神學;他們從來沒有會看的眼、會聽的耳和會愛的心。” (陶恕, 超然的經歷)
Nov 8, 2024 - Default    No Comments

時間觀

珍惜時間
  • 聖經教導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日子邪惡 (弗 5:15-16)。
  • 避免分心,尤其是社交媒體或無關事務,保持專註於當前的任務,以免浪費時間 (林前 10:31)。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 4:23)。
屬靈次序
  • 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優先考慮屬靈的追求和永恆價值,避免被世俗事務和物質追求所捆綁 (太 6:33)。
  • 每天讀經禱告親近神 (詩 90:12; 雅 1:5-8, 4:13-15)
    • 尋求智慧明白聖旨
    • 尋求能力奔走天路
    • 尋求忠心信靠順服
每日規劃:
  • 善用工具安排每日事項:明確目標、設定時限,避免拖延 (箴 14:23, 21:5)。
  • 每天結束時回顧當天的工作:是否達成了目標、是否遵行了神的旨意。
不要憂慮: 不被未來的焦慮拖累,耶穌教導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每一天都有自己的難處 (太 6:34)。
工作與休息: 聖經提醒我們要盡心工作(箴 6:6-8)也要注重休息 (出 20:8-10; 太 11:28-29; 詩 127:2);休息也是一種信靠;很多時候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把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事上面。
Nov 8, 2024 - Default    No Comments

處世之道

編自 ChatGPT
溫柔和耐心:情商高的人往往能夠控制情緒、溫柔待人。聖經教導信徒要有溫柔和耐心,尤其在面對挑釁和冒犯時(加拉太書 5:22-23;歌羅西書 3:12-13)。雅各書 1:19 也提醒我們 “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這是情緒管理的核心要素。
自製與節制:高情商包括自製,不讓情緒主導行為。聖經多次提到自製是聖靈的果子之一(加拉太書 5:23)。箴言 16:32 說 “制伏己心的,強如取城的人。” 這表明控制情緒、避免衝動是智慧的體現。
體貼他人:情商高的人能體諒他人,理解對方的感受。腓立比書 2:3-4 教導我們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羅馬書 12:15 也說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這強調同理心,即理解和關心他人的情緒狀態。
言語的智慧:高情商在於說話得體,避免言語上的衝突。箴言 15:1 說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箴言 12:18 也提到 “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 懂得使用柔和的言辭,能帶來和平與理解。
饒恕與寬容:情商高的人善於處理衝突,懂得寬恕他人。聖經教導我們要饒恕,如同基督饒恕我們(馬太福音 18:21-22;以弗所書 4:32)。這種饒恕與寬容的態度,幫助人們在衝突後重建關係、避免苦毒滋長。
謙卑與不自誇:高情商包括謙卑,避免過度自我中心。箴言 27:2 說 “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 謙卑能使我們更關注他人、減少衝突,這種態度有助於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不記惡,不報復:高情商者不因情緒激動而報復。羅馬書 12:17-19 勸勉信徒不要以惡報惡,要儘力與眾人和睦,將伸冤的事交託給神。這种放下怨恨的態度,有助於維護人際和平,避免因報復帶來的惡性循環。
善於分辨:高情商的人懂得識人、觀察,知道如何與不同的人交往。箴言 13:20 提到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 懂得選擇與智慧人同行,遠離愚昧人,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Oct 27, 2024 - Default    No Comments

世上是否真的有 “鬼” 呢?(譯)

世上是否真的有 “鬼” 呢?關鍵在於如何理解 “鬼” 這個詞的含義:若指的是 “靈體”,答案是 “有”;若是 “已故之人的靈魂”,答案則是 “沒有”。聖經明確指出靈的存在,既有善靈,也有惡靈;然而,聖經也清楚地否定了人死後靈魂仍留於世間,甚至糾纏活人的說法。
《希伯來書》9:27 說:”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這審判是世人死後必然經歷的事,而結果則是:信徒進入天堂 (哥林多後書 5:6-8; 腓立比書 1:23),不信的下入地獄 (馬太福音 25:46; 路加福音 16:22-24);不存在中間的選擇,更不可能以 “鬼” 的形式在世上徘徊。簡而言之,若世上真有所謂 “鬼”,那也絕非已故之人的靈魂。
聖經還提到靈體確實能夠顯現於我們的物質世界,並稱之為天使和邪靈 (亦稱污鬼、鬼魔、魔鬼的差役等)。天使是忠心事奉上帝的靈體,公義、良善且聖潔;而邪靈則是曾背叛上帝而墮落的靈體,邪惡、詭詐且具破壞性。根據《哥林多後書》11:14-15節,魔鬼甚至會偽裝成 “光明的天使” 或 “仁義的差役”。由此看來,以 “鬼魂” 之形現身並假扮亡者,正是這些邪靈力所能及且樂於為之的事。
聖經中最接近 “鬧鬼” 現象的例子是《馬可福音》5:1-20節的記載:一群邪靈附在一個人身上,使他在墳塋間遊盪。然而,這裡並非所謂 “鬼魂作祟”,而是惡靈控制正常人,藉此恐嚇當地百姓。魔鬼的本性就是 “偷竊、殺害、毀壞” (約翰福音 10:10),它們會竭盡所能地欺騙、迷惑、引誘人遠離真神。因此,所謂 “鬧鬼” 其實是邪靈的伎倆。簡而言之,無論稱之為鬼魂、邪靈還是幽靈,只要出現邪惡的靈體,那必然是魔鬼的作為。
那麼問題來了,若有 “鬼” 做了好事又怎麼解釋呢?若有巫師通過召喚 “亡靈” 得到了真實且有用的信息,又該作何解釋呢?關鍵在於明白:魔鬼的目的就是迷惑人遠離真神。若結果是引人信鬼或信通靈者而非信神,那麼魔鬼自然樂於其成。即便信息真實有效,若出自邪惡的動機,仍可能引人偏離真理,走向敗壞;事實也往往如此。
如今,人類對超自然現象的興趣愈加普遍;通靈、聚會、遊戲、影視作品逐漸被視為平常,甚至有人或商家宣稱能 “捉鬼”,只需付費便可驅走家中的 “鬼”。其實,神造人天生就能意識到靈界的存在;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不藉着認識神與研讀祂的話語 (聖經) 去探索靈界真相,反而沉迷於奇異現象,任由自己被邪靈誤導;魔鬼心中必定暗笑,世上竟有如此多無知之人被愚弄得團團轉。

【哥林多後書 5:6-8】 所以,我們時常坦然無懼,並且曉得我們住在身內,便與主 (耶穌) 相離;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着信心,不是憑着眼見。我們坦然無懼,是更願意離開身體與主 (耶穌) 同住。
【腓立比書 1:23】 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 (耶穌) 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馬太福音 25:46】 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里去。
【路加福音 16:22-24】 後來那討飯的 (拉撒路) 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 (信心之父) “亞伯拉罕” 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 “亞伯拉罕”,又望見 (那曾經討飯的) “拉撒路” 在他懷裡,就喊着說: “我祖 ‘亞伯拉罕’ 哪,可憐我吧!打發 ‘拉撒路’ 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里極其痛苦。”
【約翰福音10: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哥林多後書 11:14-15】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旦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所以,他的差役若裝作仁義的差役,也不算稀奇。他們的結局必然照着他們的行為。
【約翰福音 8:44b】 魔鬼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
【啟示錄 12:9b】 魔鬼是迷惑普天下的。
Pages:«123456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