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6,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問: “捆綁與釋放” vs. “赦免與留下罪”
【馬太福音 16:19】耶穌對彼得說: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馬太福音 18:18】耶穌對門徒說: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約翰福音 20:23】耶穌在對門徒說: “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
【哥林多後書 2:10】保羅對教會說: “你們赦免誰,我也赦免誰;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的。”
“捆綁與釋放” 或 “赦免與留下罪” 可以適用於教會內,也可以適用於教會外,既可以指福音的宣講,也可以指教會的紀律,要根據上下文來決定。
經文 | 語境 | 捆綁與釋放的含義 | 相關經文 |
---|---|---|---|
太 16:19 | 彼得的認信與天國鑰匙 | 通過福音宣告誰得進入神的國,誰不得進入 | 約 20:23 (赦免或留下罪) |
太 18:18 | 處理犯罪的弟兄 | 通過教會紀律逐出或接納某人 | 林後 2:10 (教會的赦免) |
馬太福音 16:19 發生在彼得認耶穌為基督之後。耶穌說: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這裡的 “捆綁與釋放” 與 “天國的鑰匙” 直接相關,意味着彼得和使徒們 (教會) 通過宣講福音,決定天國的門向誰打開或關閉。這與 約翰福音 20:23 相對應:耶穌復活後對門徒說: “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這裡的 “赦免與留下罪” 並非指門徒個人有決定誰得救的權柄,而是指他們受託宣講福音,宣告神已經定下的赦免或審判 (徒 10:43)。
- 凡信基督的,就被 “釋放” (罪得赦免)
- 凡拒絕基督的,就被 “捆綁” (罪仍存留)
因此,馬太福音 16:19 “捆綁與釋放” 和 約翰福音 20:23 的 “赦免與留下罪” 都是指教會向世人宣告福音的權柄。
馬太福音 18:18 使用了相同的 “捆綁與釋放”,卻發生在耶穌論及教會紀律的語境中,上下文講到如何處理犯罪的弟兄 (18:15-17),耶穌接著說: “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這裡的 “捆綁與釋放” 不再是關於福音的宣告,而是關於教會如何處理信徒的罪,執行紀律,甚至開除不悔改的信徒。
- 如果某人不悔改,教會可以 “捆綁” 他 (逐出教會)
- 如果他悔改,教會可以 “釋放” 他 (恢復團契)
這與 哥林多後書 2:10 相對應,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 “你們赦免誰,我也赦免誰;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為你們赦免的。” 這裡的赦免是針對已經受教會紀律懲戒、現已悔改的信徒 (可能是林前 5:1-5 提到的那人),教會應該赦免並接納他,使他恢復團契。因此,馬太福音 18:18 的 “捆綁與釋放” 和 哥林多後書 2:10 的 “赦免”,主要適用於教會內部的紀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