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8, 2023 - Default    No Comments

問:基督徒是被道德律捆綁嗎?

耶穌基督已經成全了所有的律法,包括十戒,就是 “道德律”。今天很多基督徒遵行十戒就好像耶穌基督沒有成全所有的律法。他們的頭腦知識是在新約里,可是腳卻行在舊約中,守十戒就好像在律法之下。
其實,基督徒遵行的是 “基督的律法” (加 6:2)。基督的律法就是以愛神的心去 “彼此相愛” (約 14:15; 約一 3:11);以愛神、愛人的動機去遵行神的十戒,討神的喜悅 (加 1:10);”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加 5:14)。
”因信稱義” 就是人不必遵守律法 (包括十戒) 而稱義。基督徒不是被 “道德律” 捆綁,而是被 “神的愛” 所捆綁而去遵守道德律。這是神對人的要求,同時也是重生的人 (順從聖靈的時候) 心裡的嚮往。
基督徒是重生的人,神把祂的律法寫在我們的心裡,新的生命代表有新的性情、新的三觀、新的興趣,這個 “新的興趣” 或 “新的渴慕” 就是對神的愛,這是非基督徒沒有的。愛神的人會追求神的公義、神的聖潔,想要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
【哥林多前書 9:21】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Aug 8, 2023 - Default    No Comments

福音是什麼?

保羅寫《加拉太書》的原因,就是因為有假教師傳一個 “別的福音” (假福音) 擾亂教會。那麼,保羅說的 “真福音” 是什麼呢?有人說《加拉太書 2:15-21》是整本書的主題;第16節說:”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
《創 3:15》是神第一次啟示了福音,被稱為 ”原始福音” (protoevangelion),就是福音的 “原版”,以後的版本都是根據這個原版的漸進啟示。神在《創 3:15》不單向罪人啟示了救主和救恩,更啟示了得勝——從開始就決定了結局。所以,福音的本質是 “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四福音書之所以被稱為 “福音”,就是因為記載了耶穌基督的救主身份以及祂的救贖工作。
約翰派博 (John Piper) 說:“福音的信息,就是耶穌基督,那位公義者,為我們的罪死了,又復活了,並且永遠勝過衪所有的敵人,所以那些相信衪的人如今不再被定罪,而是有永遠的喜樂。這就是福音!“ (參 林前 15:1-4)

問:福音既是 “好消息”,好在哪裡呢?
好在罪人有救恩的盼望,因為福音就是關於神在耶穌基督里為我們成全的救恩。對於罪人來說,有了救主就等於有了救恩。所以,有人說 “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當一個人快死了,突然看見一個能救他的人出現,那就是好消息。沒有耶穌,罪人要靠律法,死在罪中;有了耶穌,罪人就不用死,因為耶穌已經替祂的百姓死了。祂不只是替我們死,還替我們活,使那些信祂的人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 3:16)。

問:福音不是 “因信稱義” 嗎?
”因信稱義” 是罪人接受救恩的方式。信心是從神而來,也是神的美意。神不只是賜下救主,完成救恩,也賜予我們領受救恩的信心,這才是真正的好消息。”耶穌基督” 和 ”因信稱義” 是福音不能缺少的、不能分開的兩個部分。沒有了 “耶穌基督” 信心就沒有了對象;耶穌基督是信心的源頭也是終點;沒有了 “因信稱義”,罪人就無法得到這份救恩,救主就與罪人無關,也就不是好消息。如果救恩是99%相信耶穌、1%相信自己,那就沒有人可以得救。所以,人稱義是唯獨恩典、唯獨信心、唯獨基督。

(參 加 3:8, 24; 羅 4:11, 5:1; 賽 61:1-3; 等)


(文字版:什麼是福音?)


【約翰福音 3: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20:31】記這些事是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創世記 3: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哥林多前書 15:1-4】弟兄們,我如今把先前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告訴你們知道;這福音你們也領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並且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的,就必因這福音得救。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以賽亞書 61:1-3】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 (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Jul 9, 2023 - Default    No Comments

真正的饒恕

“饒恕不該犧牲公義;被強迫的原諒,並不是真正的原諒” (網絡)。

真誠的道歉
1) 願意聆聽 (但不是接受謾罵和人身攻擊)
2) 真誠的悔改
3) 補償行動

Jun 28, 2023 - Default    No Comments

舊約的兩大職分:律法和先知

作者:唐崇榮 – 希伯來書 講座 58 選摘
“律法指出人有罪,先知指出神有赦罪的辦法。”
“律法和先知有消極和積極、拆毀和建立。”
“律法把神的聖潔和人的罪惡講出來,先知把神所應許的盼望也講出來。”
“舊約是從律法和先知兩大職事建立起來的”;但救主還沒來到。 “到舊約結束的時候,這兩個職事 (律法和先知) 還沒有成全,所以耶穌基督說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太 5:17)。耶穌來成全律法所不能成就的;耶穌來成全先知已經預言的。”
Jun 12, 2023 - Default    No Comments

唐崇榮 – 如何讀聖經

作者:唐崇榮 (講道筆錄)
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所以,我讀聖經就打開聖經,用眼睛看聖經,一個字、一個字讀下去,就是這樣讀聖經。但是,我有一個習慣:當一節經文好像在別的地方出現過,我就要去串聯比較;把不同經節里相同的詞句擺出來以後,我要找到關聯在哪裡、重點在哪裡、次序在哪裡,然後我的明白就不會太狹窄了;我是這樣的辦法。你要明白經文與經文之間的關聯;你需要花時間比較、思考、串聯,然後看見:關係、重點、前後 (順序),把這些抓住了,你思考的時候,就不會亂解經。
比如說,耶穌說:”我是好牧人” (約 10:11a);我就想起《詩篇 23》提到 “牧人”,《以西結書 34》提到 “牧人”,還有其他的經文提到牧人;《彼得前書》也提到 “牧養” (5:2),就再查、再查這些關鍵字關於 “上帝是牧者” 怎麼去了解
第一次講上帝是牧者的人是雅各 (以色列)。雅各147歲說:”一生牧養我直到今日的神”——上帝是牧者 (創 48:15)…
真正明白牧人心腸的是大衛;他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詩 23:1),因為他自己是牧羊人;他怎樣照顧羊群、怎樣把羊從獅子的口中搶出來、怎麼樣用杖、用竿來管教、引導他的羊群,他用這個去了解上帝…
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我就) 把全本聖經拿去對照,(對照後發現) 有一句是其他經文沒有 (只有耶穌) 講的:”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 10:11b);我就知道:主的愛大到這個地步!
我從前年輕的時候沒有什麼聖經工具,也沒有現在的 Google,沒有你們現在這麼方便的電腦查書;我就一本一本去找、一本一本去查;聖經就一節一節去背,把它查起來,然後我就連起來…

鏈接:《讀經系列》

Pages:«1...789101112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