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Jan 8,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神何以用慕迪 (D. L. Moody)

by R. A. Torrey 叨雷

在 86 年前 (1837年2月5日),美國北田 Northfield (Massachusetts) 一個窮苦的農家裡,生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子長大的時候,卻成了那一代或那個世紀中最偉大的人物;他的名字,就是「慕迪」 (Dwight L. Moody)。
我們很多有名的大將軍、政治家、文學家,以及一切的科學家;但他們的工作,與他們的生命一同止息;我們再不能得着他們的幫助。惟獨慕迪的工作是沒有止息;他的影響仍舊留在人間;近來自美洲擴大至全世界;各國的人都因着他得着屬靈的供應。我相信他的工作,還將繼續存到永遠。
現在我要說:「神何以用慕迪。」因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不是要誇獎「慕迪」,乃是那榮耀的神怎樣愛他、用他;主耶穌怎樣為他死、為他復活,來救贖他;聖靈怎樣在他裡面運行,使他得着屬靈的能力。我深信當日用慕迪的神,今日也能用我們,若我們肯照慕迪所行的去行!
慕迪所以被主大用,最基本的秘訣是在於《詩篇 62:11》:「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神。 」按我所知道的,他得力的秘訣是在於此。能力的源頭不是出於慕迪;也不是出於芬尼 (C.G.Finney),或是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和其他為主所大用的基督徒。感謝神!我很喜樂,因為能力是出乎神;慕迪所有的力量,也是從祂而來的。
神將能力賜給人,不是隨便的。雖然祂能照着祂所歡喜的去作;祂歡喜誰,就賜給誰;但祂也必看接受的人,能否遵行祂的條件。而這些條件都明明記在聖經里。感謝神!慕迪遵行了,神就把能力賜給他,使他成為那世代中,最有能力的傳道人。
慕迪所遵行的條件是什麼呢?按我所認識的,在他的生命中,有七個特點,所以他配被神大大的使用。

一.是一個完全順服神的人
二.是一個真正禱告的人
三.是一個勤讀聖經且切實遵行的人
四.是一個謙卑的人
五.是一個不愛錢財的人
六.是一個愛人靈魂的人
七.是一個確實得着屬靈能力的人

一.是一個完全順服神的人
A Fully Surrendered Man
慕迪為神所用的第一個秘訣,因為,他是一個完全順服神的人。他的身體共有二百八十磅,每磅他都獻給神!他所有的,和他所行的,也都是屬乎主。這不是說,慕迪是一個完全人。我若認真的察看他的生命,至少也能找出不少的罪來。世上實在沒有一個是完全人,我從來也沒有見過的。但完全屬神的人,就是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神的旨意 (wholly God’s, no will but God’s will);完全順服祂,並且為祂的緣故,不顧一切的人;我卻已經看見了。然而,他們也有不純全的地方。
在慕迪晚年的時候,與我是最接近,我想他心裡的事,差不多全都告訴了我。我相信有些事,他只告訴我而不向第二個人說的。我知道他的短處;然而,我曉得他是一個完全屬神的人。
我在芝加哥城第一個月的時候,與慕迪交通一件事,意見不合。慕迪便頂溫和、頂坦白的,對我說:「叨雷!即便神若要我從一這窗口跳下,我也要順服祂!」我相信,他是會跳下去的。無論神要他作什麼,他所曉得的,他都會作。他實在是完全屬主的,沒有為自己再保留一點!
亨利 (Henry Varley) 是慕迪早年最親密的弟兄。他常引慕迪的話語:「我們知道一個完全順服神的人,神要如何用他! 」亨利說這話的時候,慕迪便說:「我要作那一個人!」我想,我們現在不用等着看神如何用那完全順服祂的人,我們在慕迪身上,就可以看見了。若你和我要給神用,就要像慕迪一樣;我們必須要把我們自己,和一切屬自己的,都要完全交在神的手裡,任憑祂怎樣使用我們,獨一遵行祂一切的吩咐。
現今在主的工廠中,有許多僕人和使女;聰明的、有學問的、離棄罪惡的和甘心棄絕一切的,這實在不少。只因對於主沒有「完全的降服」,就沒有得着「完全的能力」!我們要作一個完全順服神的人么?
二.是一個真正禱告的人
A Man of Prayer
慕迪得能力的第二個秘訣,因為他是一個真正禱告的人。我常聽見人說:「我曾走了數十里的路,為著去看慕迪和聽他講道;他實在是一個有能力的傳道人。」我也承認這句話,因他實在是我所曉得的,一個大有能力的傳道人。
我們有機會能聽他講道,實在是有福的。我和他配搭事奉多時,我能作見證,他的禱告比他的講道更有能力!多少的時候,當他遇見難處,好像是無法解決的,但他曉得如何勝過難處;他靈里深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他相信禱告,可以成就一切神所能成的!
每次他要出去為神作工的時候,他常寫信給我說:「我要到某處作工,由某日起,請你和你的學生,為我禁食禱告一天。」我接到了他的信,就在課堂里報告說:「慕迪請我為他禁食禱告一天;使我們自己和他的工作,都可矇著主的恩典。」有時因着他的請求,我們禱告直至深夜三、四點,或一直到天亮不止。我認識了許多的人,都是因着那幾次的禱告而悔改的,他們生命大大改變,且到處為主作工了!
有一日,慕迪特到我那位於北田的家裡,請我和他一同出外跑馬車。我們是向拉不爾地方 Lover’s Lane 跑去。在車上,我們談到了在北田和芝加哥事工中所遇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難,以及一些他很關心的事工。我們正在交通的時候,忽然下起大雨來,慕迪就把馬車驅到可避雨的地方,使馬躲避風雨;既安頓好了,他就對我說:「叨雷!我們一同來禱告。 」我就先禱告,我禱告完了,他仍不住地禱告。
弟兄啊,我巴不得你們能聽見他的禱告!那樣的簡單,有信心的、有能力的,和直接向主的禱告,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雨停了,我們就回家去。我們所交通的難處,都已一一的被我們勝過了!我們學校的工作,以及其他的工作都得着順利的進行,並沒有什麼難處,一直到今天。
我們還在路上的時候,慕迪對我說:「叨雷!任由其他人去評論和批判,我們只要持定神所託付我們的工作,讓祂去處理那些困難和回應那些批判。
有一次在芝加哥,慕迪對我說:「我今日計劃在北田並這裡的工作,應需款兩萬元,沒有兩萬元我們不能繼續進行。我定意靠着禱告,仰望神,求神供給。」他沒有將他的需要告訴別人;連那有能力付一分錢的人,他也不告訴。惟獨的仰望神說:「我的工作上需款兩萬元,求主把這款給我;還要求主,使我曉得這款是從你那裡來的呢!」
感謝主!神到底聽了他的禱告,那錢的來歷,使他明白真是神所預備的。我可以說,慕迪真是一個相信禱告的人。他不但在知識上是這樣相信,在經歷上他同樣是有實際的經歷的。他是凡事藉著禱告,來應付每一種難處;凡事藉著禱告來擔當每一件工作;除神以外,他無別的倚靠!
三.是一個勤讀聖經且切實遵行的人
A Deep and Practical Student of the Bible
慕迪得能力的第三個秘訣,因為他是勤讀聖經且切實遵行的人。現在各處地方的人,多說慕迪不是一個讀書的人;但我說,他實在是一個讀書的人。他沒有讀過「心理學」,也沒有讀過「人類學」,就是「人類學」這名詞,他也不曉得;至於「生理學」、「哲學」、以及各種的科學,他也都不懂得的;甚至現今所謂的「神學」,他也沒有讀過。但他卻讀過一本書,就是「聖經」!那本的聖書,比全世界的書還要寶貴。我相信他平生必清早起來虔讀聖經,至死也沒有改變!他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是約在四點鐘的前後,一起床不作別的事,就讀聖經。
有一次,他對我說:「如果我要專心進入我的學習,我就必須在人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先起床」他讀聖經的地方,在於家中安靜的房子里。在那裡他關上門,獨與他的主和他的聖經相對。
他曾邀請我負責 聖經學院 院長,並且我已經開始了我的工作;當時我正在趕去東邊的一些城市主持 萬國工人靈修會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Workers’ Convention) 。他寫信給我:「會議結束就來北田。」當他知道我快到的時候,他來接我。那一個晚上,慕迪請了所有在 黑門山學院 以及 北田聖經學院 的教師都到他家來見我,談論了兩所學院的問題。一直講到深夜,待各人散去以後,慕迪和我又就那些問題討論了一會兒。
那夜,當我上床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但第二天大清早的時候,大約五點鐘,我聽見房門外有叩門的聲音,說:「叨雷!你起床否?我要與你出去。」我通常是沒有那麼早起來的,但不過那日我起得特別早。後來我才曉得,慕迪已經在一兩個鐘頭前起來在他的房間里學習神的話語了。
現今的傳道人,想要得着講道的能力,卻把神的聖書忽略了,如何能得着能力呢?就是讀了許多屬靈的書,參加了許多名人的聚會,或禱告終夜,以求屬靈的能力,卻沒有常常虔讀聖經,你就不能得着那能力!就是得着了,若不讀經,也不能長久的。因為聖經是神傳遞屬靈能力的器皿;祂的能力,是因着祂的話來賜給人的。
可惜現今一百個基督徒當中,有九十九個沒有天天真實的讀經。他們乃是把讀經的事,當作兒戲!所以一百個的基督徒當中,九十九個在生命和工作上,本當可以剛強的,卻變成軟弱的了!慕迪每次傳道,能使許多人來聽,大半也是因為他對於聖經有徹底的認識和實踐。
一八九三年十月,芝加哥有一大紀念日,叫做「芝加哥日」,那日所有芝加哥的戲院,都停演一天。因為所有芝加哥人,都要到世界公賣場去。但慕迪吩咐我說:「叨雷!為我租了中央音樂院,並通告各處,那天上午九時直至下午六時,我們要在那裡聚會。」我便驚疑的回答說:「那天我們從哪裡得人呢?因為全城的人,都要到世界公賣場去,戲院都不敢開門,沒有人要到城這裡來的!」慕迪說:「你照我所說的去作吧!」因此,我就租定了那個音樂院,並遍發聚會的通告;但是,我的心還是掛慮有沒有人來。
「芝加哥日」到了,按着秩序單,我要在午時的佈道會裡講道,只因許多手續還沒有辦妥,遲至快要到午刻的時候,才赴會。我想人數是不會多的,進入會場時必然十分方便,哪知會場的前廊以及廊階,都滿了人;會場裡面更不必說了!我那時無門可入,若不是從窗口進去,他們將坐到午刻還是沒有講員!這無他,因為他們曉得,慕迪雖然沒有讀過科學以及一切人的學理,然而卻對於聖經十分熟識,所以他們都喜歡聽他講道。
一次,芝加哥所有的傳道人,派我去請慕迪來芝加哥聚會,那是慕迪一生最後一次到芝加哥。慕迪對我說:「你若能把芝加哥城的演講廳租來為聚會的地方,並通告從禮拜一起,一直到禮拜六,每天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為聚會時間,我就應許你去。」我說:「慕迪!你曉得芝加哥是一大商埠,除禮拜日以外,沒有人能於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出來的;你能不能改在晚上,並且是禮拜日聚會么?」他說:「不行,我若改在晚上及禮拜日聚會,對於城裡各禮拜堂平常的聚會,是有妨礙的!」
於是我回到芝加哥,把大演講廳租來,那是城中最大的會場,可容納七千餘人,並發通告給各處的人,按時來赴會。通告一發,反對的函件便陸續寄來;那大商家 Mr. Field 的來信說:「叨雷先生!你曉得那些商人都是喜歡聽慕迪講道的,但我們在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哪裡走得開呢?請你改在晚上好么?」同樣的信,我收到了許多!不得已又和慕迪交通一下,但慕迪說:「你還是照着我所說的去作吧!」
聚會的頭一天上午,我提早半點鐘赴會;但我還是擔憂有沒有人來;哪知道演講廳的門口,以及附近的馬路上,已有許多人站着等候開門了,除電車路外,均都被人塞住。我走到後門,後門口也為人所塞滿,幾乎無路可通。
等到聚會的時候,場外人數與場內是相等的。我們就請了二十個的警員來維持門口秩序,因為人數實在很多,警員幾乎也站立不穩。我想世上再沒有第二個人,在那樣的時間內,能吸引這麼多的人來聚會!這是因為慕迪只認識聖經。這個滅亡的世界所饑渴的,就是神自己的話;所以那些熟練聖經的人,是為世人所喜愛的!
當世界公賣場在芝加哥開幕的時候,也沒有人能吸引人來聚會,如像慕迪那樣多。照着報紙上所記的,當時的人說:「這次的聚會,可算為一次最大的聚會。」
有一才學兼有的人,被請為講員,那個機會,是他一生中最難得的;於是,就先期預備一個動人的講題,叫作「舊教義的新亮光 New Light on the Old Doctrines」。他預備的時候,必十分小心;預備好了,就送給他最知己、最有學問的弟兄看。弟兄為他修改一點;於是他照弟兄所改的,重新抄過,又送給他人看;前後更改共三次之多;在他看來是完全了。日期到了,他就上芝加哥去;他講道的時候,是禮拜六上午十一時,他預先站在門口,等候人入場。等到鐘鳴十一時,他的會場中,只有十一位婦女和兩個男人! 但慕迪的聚會,無論何時,芝加哥沒有一個聚會的地方,能容得下他的會眾!
弟兄姊妹們!你們若要多人來聽道,並使他們因所聽的道得着益處,你們務要虔讀聖經、傳聖經、和教聖經;因為惟獨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是帶着能力的!
四.是一個謙卑的人
A Humble Man

神多年用慕迪的第四個秘訣,因為他是一個謙卑的人。我想在我生平所認識的人中間,他是謙卑的!他常引別人的話說:「有信心的人,是得福最多的人;有愛心的人,是施福最多的人;但謙卑的人,是蒙神保守最多的人!(Faith gets the most; love works the most; but humility keeps the most.)」他自己是一個謙卑的人,所以,他能保守他所得着的人!

我記得,他常常看別人比自己強。每逢聚會,他常請我們這些年青的人,坐在講台上,他自己在台前講道,並用他的指頭,指着我們說:「在我後頭來的,有比我更有用的人!」我不曉得他怎能相信這事,但他確實的相信了,他的後輩要比他自己有用,沒有一點的虛假。他心裡實在輕看自己,重看別人!他實在相信,神要用別人,過於用他自己!
他常喜歡隱藏自己,讓別人前進。每次在北田聚會,他總要請他的同工:如 慕安得烈 (Andrew Murray)、麥顧烈高 (W. M. McGregor)、摩根 (Campbell Morgan) 等講道;他自己在後頭幫忙。我們若要請他講道,只得在大會中報告說:「下次我們請慕迪講道。」這樣,使他難於推辭。他自己實​​在願意作隱藏的事奉!
現今有多少的人,就學問才幹而論,實是教會的盼望;神也曾大大使用他;後來卻因他自高自大,墜入魔鬼的網羅,變成無用的人了!四十餘年以來,我已經見過許多這樣的人了。當初人們都看他們為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已寂寞無聲,被神棄絕了!你們應當曉得,當他們自高自大,以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居的時候,神就不能不棄絕他們!
我記得有一個人,從前在一大會裡與我同工,工作的結果頂好,人都看重他。一日我與他同行,他就對我說:「叨雷!我們兩個人,都是教會中不可少的人!」我回答說:「約翰!你這樣說,使我心裡十分憂愁難過,因我在聖經里,見過多少人,被神重用以後,因以自己為要緊的人物,便被神棄絕了!」自從那個時候開始,神再沒有用這個人了,我想他還在世上,但世人沒有聽見他的名字!
神何以用慕迪,過於其他與慕迪同時的人;但他沒有一點「不與人同」的態度!有一天,他對我說:「紐約有一個傳道人,現在死了;他作了一件頂愚拙的事。我想像他那樣聰明,是不應當這樣作事的;就是一次我聚會完了,他來對我說:「少年人阿!你今天晚上所講的道,十分超絕!」他這麼說是多麼愚蠢!我差點把頭都轉了。
但感謝主!慕迪的心絕不動搖;就是當英格蘭、愛爾蘭,及蘇格蘭所有的會督、牧師,都要跟隨他的時候,他仍然絲毫無所動。他常俯伏在神的面前,承認自己不過是一個人,且求神使他謙卑,不叫他自滿!神實在是聽了他的禱告。
所以,我所親愛的弟兄姊妹!特別是年青的人,要注意你們的前頭,有一個魔鬼最惡毒的網羅。現時神才用你們,人都指着你們說:「這個青年所得的恩賜,是何等寶貴呢!他的能力,又是何等的大呢!」切記:你們要俯伏在神面前 (get down upon your face before God)!因為魔鬼若不能使你們灰心,就要用它更厲害的詭計,在你們的耳邊說:「你是現今世代最難得的傳道人,可比當時的慕迪。」你們若接受了它的話,你們就墮落了!

在基督工人的整個歷史沙灘上,放滿了華麗的船隻殘骸,就是那些在幾年前個個都充滿希望的器皿,這些人後來變得自大起來,結果被他們自傲的狂風引導而撞向了岩石上。
(The entire shore of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workers is strewn with the wrecks of gallant vessels that were full of promise a few years ago, but these men became puffed up and were driven on the rocks by the wild winds of their own raging self-esteem.)

五.是一個不愛錢財的人
His Entire Freedom from the Love of Money
慕迪所以得着能力,且長久為神所用的第五個秘訣,因為他是一個不愛錢財的人。若是他要作一個財主,這是很容易的事;但錢財在他身上,是沒有力量的;他曾為主的工作積聚巨款,但為自己的緣故,他卻不願積財。
萬國公賣場 (The World’s Affair) 開幕的時候,他售詩歌本所得之版稅,約有當時的一百萬元。但他拒絕觸碰金錢;他取這錢本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詩歌本是他負責出版的,第一次的印刷費也是他自己付的。起初是 Mr. Sankey 有幾首詩歌,慕迪就帶到英國去印,但英國印書公司卻不肯承印,是因為有一個名叫腓力的人,才出版一本詩歌,不甚暢銷。慕迪就把自己的錢貼上,使詩本的價目格外便宜,詩歌就此印好了,出售極多,得利甚厚。照理所得的利,他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不肯接受,所以許多人就對他說:「這些錢實在是屬你的。」
他始終推辭,當時 芝加哥的禮拜堂 (慕迪會幕 Moody Tabernacle) 才立好根基,因款不夠,還未竣工。那會計福倫弟兄 (Fleming H.Revell) 提議,把這款歸為蓋禮拜堂之用,於是這款才有所歸!此後,慕迪還收到各地來款甚多,他一一交出,由眾人決定歸何種聖工之用。
慕迪晚年的時候,在某城裡聚會,有人在聚會中報告說:「慕迪!無論何錢,他都不肯接受。」這實在他的開銷,一部分是由聚會時得來的。當此光景,他就一言不說,且要自備旅費。但還有別的,就是那城裡有一個傳道人在報紙上說:「慕迪要求了他們巨額的款項!」我深信這是一個憑空的故事,完全虛妄的。幾百萬元的款項,曾托在慕迪的手中,卻沒有停滯在他的手裡!
這也是許多傳道人失敗的因由,以致他們的工作如船破一樣;不但使佈道的工作失去了見證,並使後來的傳道人,也受虧損!
有一個可靠的執事,同我談起有一個傳道人,他到了某城裡聚會,所有的費用是由五十三個公會供給的,那個執事就是當時的會計。這個傳道人,在他應得的款以外,還要設法為自己捐款,會計不得已,要求辭職。後來因為省事的緣故,勉強辦下去。聚會結果,只有二十四個人立志歸主。那五十三個公會的委辦,就聯函對這傳道人說:「我們從今以後,永遠在傳道事上與你無往來;且要通告各地的教會,一同抵制你傳道的方法!」這事我們應當引作為鑒戒!
六.是一個愛人靈魂的人
His Consuming Passion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Lost
神何以用慕迪的第六個秘訣,因為他是一個愛人靈魂的人。自從他自己得救以後,他就立志每日至少要對一個人傳福音。他若一日不傳福音,就好似一天二十四小時空過了!他平日很忙,有時上床安睡的時候,才記得他所立的志願;他必得再起來,穿好衣服,走到大街上去,使人曉得人的需要和救主的救恩。
一天晚上,他很遲才回來,因為仍沒有向人傳過福音,便對自己說:「一天空過了,我還沒有向一個人傳過福音;現在已經遲了,到哪裡去找人呢!」但他仍然走到街上去;遇見一個人站在路燈底下,慕迪素不認識他,他卻認識慕迪。慕迪問他說:「你是基督徒么?」那個人回答說:「你太魯莽了!這與你有何相干呢?你若不是傳道人,我要把你輥在泥溝里去了!」慕迪繼續說幾句懇切的話,就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個人把這事告訴慕迪的朋友說:「你的朋友慕迪,在北方作工,不但無益,而且有害;他是有熱心,卻是沒有智慧的;我與他素不相識,他竟問我是否是基督徒,我極不悅。所以對他說:這是與他無關的,他那樣的傳道,實在無益。」
慕迪的朋友聽見這話,便請了慕迪來說:「慕迪,你所作的,不但無益,而且有害;你有熱心,卻沒有智慧;昨晚在街上你得罪了我的朋友!你與他素不相識,竟問他是否是基督徒;他說:若你不是傳道人,他就要把你輥到泥溝里去了!」慕迪頓覺不安,不曉得他所作的是否無益,而且有害。
但此後幾個禮拜,晚上的時候,慕迪已得安睡了,忽然聽見叩門的聲音,來勢甚急。慕迪以為門口起火了,趕緊起來開門,那知叩門的人,就是那天晚上發怒的人!他說:「慕迪先生!自從你那天晚上和我說話以後,我沒有一個晚上是好睡的。所以我在這深夜裡來見你,請你告訴我,怎樣才可以得救。」慕迪便請他到房裡,把主的救恩告訴他,他就接受了耶穌作救主。
弟兄阿!有熱心而沒有智慧的,到底勝過那有智慧而沒有熱心和愛心的。多少的人明白聖經,充滿了種種的知識,坐著論斷別人,自己卻不去救人,全年難得引領一個人歸主,若與慕迪相比,你會有什麼感覺呢?
還有一天晚上,慕迪在床上的時候,忽然記起,他當日仍沒有向人傳過福音,就立刻起來穿衣服,走到街上去。那時正下着大雨,慕迪站在門口,自己說:「雨這樣大,哪裡有人呢?」不久卻看見一個,帶着雨傘來,慕迪說:「可否容我到你的傘下避雨?」那個人表示歡迎,慕迪便問他說:「大風起的時候,你有躲避的地方么?」於是就與他傳講耶穌。弟兄啊,我們若都充滿了愛人靈魂的靈,全國的人何難被神的能力復興呢!
有一天,慕迪與我同在芝加哥,那日就是夏禮遜.卡德被殺的第二日。許多人到城裡來看他的遺體,我們的車不能經過那放屍首的地方。慕迪說:「叨雷!這是什麼緣故呢?」我說:「你不曉得么?這些人要去看夏禮遜的遺體,所以把我們的車攔住了。」他說:「我們豈可讓這許多人走去,而不告訴他們主耶穌的救恩么?你去把這對面的演講廳租來,我們今天要在那裡聚會。」那天,我們從九時起聚會,直到下午六時!
慕迪不但自己樂意事奉,也常常要別人一同配搭事奉。有一次,我在北田學院里作工了一個月,北田河的兩岸,各有一所學院,過河要用船。一天他對我說:「叨雷!載你過河的那個船家,還沒有得救,你曉得么?」他沒有叫我向他傳福音,但我懂得他的意思。後來,他聽見那個船家得救了,便非常的喜樂!
有一天,慕迪在芝加哥路上,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說:「先生!你是基督徒么?」那人立刻回答說:「這不關你的事!」慕迪說:「這正關我的事!」那人後來說:「你必是慕迪! 」因為慕迪無論何時何地,一有機會,就必向人傳福音。芝加哥的人稱他為「瘋狂的慕迪」,所以許多人都認識他!
還有一次,慕迪乘火車赴洛杉磯。一到車上就和坐在他旁邊的人說:「火車到站的時候,我們都要去辦事,現在我們要談談耶穌。你得救了么?」那人說:「沒有。」慕迪立刻把聖經拿出來,和他講論主耶穌的救恩。那人當日就接受了耶穌作救主!
威爾遜總統,有一天到理髮店裡理髮。他一進去,就覺得坐在他旁邊的人,是有高貴品格的!但不曉得他是誰,便留心聽他的言談。不久,聽見他和理髮師傳福音。那個人走了以後,威爾遜總統問理髮師說:「那個傳福音的是誰?」理髮師回答說:「他就是慕迪! 」威爾遜總統後來說:「那一天的光景和他所聽見的話,使他一生不忘! 」
又有一次,慕迪看見一個小女孩子,帶着一個桶,站在芝加哥的街邊。慕迪就請她來上主日學,她應許說下個禮拜天來。但到了禮拜天,她沒有來。慕迪就注意她。過了幾個禮拜,又看見她在街邊。慕迪又要去請她,她望見了,就轉身逃去。慕迪就在後頭趕着,她跑到下一條街,慕迪跟到下一條街;她跑到上一條街,慕迪跟到上一條街;後來她跑進一條巷裡,慕迪也跟到巷裡去;出巷後,她又跑過另一條街,慕迪也跟着她過另一條街;最後她跑入一間飯店裡,慕迪也跟到飯店裡去,終於那個小女孩無路可走,便伏在飯店後面的床底下;慕迪也到床底下,拉住她的腳,把她從床底下拉出來!那個女孩子,後來也被他引導而歸向基督!
原來她的母親,是一個寡婦;以前家裡的光景很好,後來因貧窮而衰落,逼不得已才到飯店裡工作。她有許多兒女,慕迪把她全家的人都一一引到主前。她的兒女中,有幾個且成了很愛主的基督徒呢。那從床底下被拉出來的女孩,後來嫁給教會裡一個很愛主的執事。
二、三年前,我在孟斐火車站買火車票的時候,有一個少年跟着我的後頭,問我說:「你是叨雷弟兄么?」我說:「是的。」他說:「我是某某人。」原來就是那女孩的兒子,他也是在教會裡面工作的。所以慕迪那一天,不但拉了那個女孩從床底下出來,他實在拉了女孩一家的人同進神的國去!將來我們到天上去,我們還可以看見他們的後代子子孫孫得救,都是因着慕迪的「一拉」!
慕迪熱心傳道,不是單傳給他所要傳的人,他的愛心是沒有分別的,他是不偏看人的。上至君王,下至黑人無知的小孩子,在他看來,都是一樣!每次工作,他都是一樣的出力。我有一個朋友對我說:他聽見慕迪的名,是由於他的朋友「仁樂」。這位仁樂先生,有一次,看見慕迪在一個極卑陋黑暗的棚里,左手拿蠟燭,右手拿聖經,膝上坐着一個黑人的男孩,正在教他認識聖經!
親愛的年青弟兄和一切同工的弟兄姊妹!我們若有這樣的愛,主的教會難道不復興么?我盼望這樣愛人靈魂的靈,神今天就賜給我們,使我們甘心樂意為主到任何地方,去拯救人的靈魂!
七.是一個確實得着屬靈能力的人
Definitely Endued with Power from on High
神何以用慕迪的第七個秘訣,是因為他被聖靈充滿,真實得着了從上頭來的能力。對於他的經歷,是毫無疑問的。未得能力以前,他雖願意為主作工,但卻無果效。當時他所作的工,是靠着自己肉體的能力。
有兩個愛主的姊妹,常到他的聚會裡。一個是 顧姑 (Auntie Cook) 一個是 雪師母 (Mrs.Snow),聚會完的時候,她們常對他說:「我們常為你禱告。」慕迪聽見她們這樣說,覺得奇怪,就問她們說:「妳們何以為我禱告呢?」那兩位愛主的姊妹回答說:「我們盼望你能得着從上頭來的能力!」慕迪反覆思想,不曉得是什麼意思。後來又問她們說:「妳們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於是,她們就告訴他聖靈充滿的事。慕迪從那日起,就為此事迫切禱告,並請她們跟他一起禱告。
顧姑有一天跟我說:「慕迪禱告的時候,非常懇切,他禱告的話,幾乎叫人不敢重述。」感謝主!神聽了他的禱告。有一天,他正要動身去英國,經過紐約的時候,神的能力就臨到他!他趕緊地跑到他的朋友家裡,向他朋友借了一間房子,就在那房子里幾個小時親近主。聖靈充滿他的時候,是無限量的,他的靈里非常喜樂,使他擔當不了,惟有求神停止祂的手。不然,恐伯他的肉體要死在那房子里 (慕迪不常以此事告訴人)。
此後,他就滿有能力,到英國倫敦的北方聚會,幾百人便得救進入了主的教會! (此事大半也是因着一個卧病基督徒的禱告!) 慕迪一生的事奉,是由此作起點。
慕迪常常吩咐我說:「叨雷!我要你講「聖靈的浸」(參:叨雷著《認識聖靈 The Holy Spirit》)。 」我不曉得他多少次要我講這個題目了。有一次,我被請到 紐約長老會 去聚會 (是慕迪介紹的,若不是他,他們必不請我),快要去的時候,慕迪特意到我家裡對我說:「叨雷!這個聚會是難得的機會,那個禮拜堂是用一百萬元建成的。你到那邊去的時候,我要你講的,就是「聖靈的浸」和「我信聖經為神的話的十個理由」 (參:叨雷著《聖經證據論略》)。 」每次我要出外聚會以前,他總要到我家裡說同樣的話。有一天,我問他說:「慕迪弟兄!你想我只能講這兩個題目么?」他說:「這個你不要問,你講這兩個題目就好了!」
有一次,在 北田學院 里的幾個教員,不信基督徒個人受聖靈的浸的道理;他們信凡是基督徒,都已經受過聖靈的浸。慕迪有一天對我說:「叨雷!你晚上聚會以後,可否到我家裡來,同那幾個教員交通「聖靈的浸」? 」我就立刻答應他。
但那天晚上我們交通了許久,他們還是不能與我們同一見解。他們回去了,慕迪就坐着深思了幾分鐘。以後又對我說:「他們是極難得的教員,在我們學院里極有幫助;他們所需要的,就是「聖靈的浸」,為什麼他們得不着呢? 」可見慕迪何等注意「聖靈的浸」!
一八九四年七月八日,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那一天是禮拜天,是 北田學院學生靈修會 的最後一天。慕迪請我在禮拜六晚上,和禮拜天上午講論「聖靈的浸」。我就先在禮拜六晚講「聖靈的浸」的大綱,禮拜天上午講「如何得聖靈的浸」。我講完的時候,是正午十二時,我就在會中報告說:「慕迪弟兄要我們下午三時,到山上去禱告,專求聖靈的浸;但你們若不能等到下午三時,你們現在就可以在你們的房間里,或是其他安靜的地方,禱告親近主。午後三時,我們要先聚集在慕迪弟兄母親的家裡 (那時他的母親還在),然後我們一同上山。」
那一天共有四百五十六人,因為慕迪把我們數過。到了山上,慕迪說:「你們學生要說什麼話么?」那時,我記得有七十五個人起來說:「慕迪弟兄!我們沒有等到下午三時,已經求主賜我們聖靈的浸。我們信我們已經得着了。」
他們說完以後,慕迪仍請學生跪下求聖靈充滿,如同使徒在五旬節確實被充滿一樣。我們才跪下去,天色忽然變了,四面黑雲起來,大雨隨風而下;但我們的禱告,經過那天空的雲,直到神的面前!聖靈充滿我們,真如霖雨普降無異。
親愛的弟兄姊妹阿!是的,這正是你我今日所需要的!
Jan 7,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Howard Griffin – Black Like Me

美國有一個白人名叫格里芬(Howard Griffin),在一九五九年故意用藥物,太陽燈,染料將自己的膚色染黑成像一個黑人,藉以體驗一下真正黑人的遭遇。他去美國南部各州走了一趟,結果受到各種非人的待遇:有的車子他不能坐,有的餐館他不準進,的旅館他不能住,有的廁所他不準用;他遭受了不少的 逼害,輕視,欺騙,這些都記載在他的“Black Like Me”的書中,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為了要救我們,無限的神成為有限的人,聖潔的神成了罪身的形狀,永生的神成為替死的囚犯。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was a white man named Howard Griffin. In 1959, he deliberately used medicine, sun lamps, and dyes to make himself like a black man in order to experience what a real African American experienced. 

       He took a trip to the Southern states. He had encountered a variety of inhuman treatments: some cars he could not sit, some restaurants he could not enter, some hotels he could not live, and some restrooms he could not use; He also suffered persecutions, contempt and deceptions, which are all recorded in his book Black Like Me.

       In order to save us, the infinite God becomes finite, the holy God becomes the form of sinners, and the living God becomes the prisoner for death.
Jan 6,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飲鴆止渴

— 摘自 王明道《聖經光亮中的靈恩運動》

       我聽說靈恩派才到某處的時候,有許多信徒離開他們的本教會加入了靈恩派。他們本教會的牧師去警告那些信徒,說他們吃了那毒物。他們回答那位牧師說:“牧師,毒物雖然不好,但這裡還有毒物可吃,在你那裡連毒物還沒有得吃呢!吃毒物不是還比餓死好些么?”

       “飲鴆止渴” 的固然是愚人,然而他們渴得就要死了,負責預備水的人連一滴水都預備不來,他還有臉站在一旁責罵那些飲鴆止渴的人么?請問那些飲鴆的人因為飲鴆死了,罪究竟在誰身上?

Jan 3,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Prayer is…

Prayer is God’s will. God’s will is for us to ask from Him in the name of Christ. It is about relationship. Prayer is neither about we yielding to God, nor God yielding to us, but God yielding to us within His will. As a baby cannot yield to the father, but the father yields to his baby, God yields to His children in their prayers, yet He is still sovereign, and He is also love.
Jan 2,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趙中輝:教會在現今世代中的責任

因為他們自己已經報明我們是怎樣進到你們那裡,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侍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就是他從死里復活的,那位救我們脫離將來憤怒的耶穌。(帖前 1:9-10)
  我們首先要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教會?大約一千九百多年以前,在巴勒斯坦(即今日之以色列)發生了一個令人矚目的運動。最初這個運動並不為人所注意;但在一百年以內,它在羅馬帝國各大城市中根深蒂固,並在未來約三百年中征服了整個羅馬帝國。此後,這個運動已經遍布在地球的每個角落。
  這個運動就是基督教會。這個運動在最重要開始的階段像什麼呢?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在歷史家中(不拘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有些同意:基督教會起初在友敵的眼光中都清楚的顯示出她的某些特性。
  第一,基督教會根本是屬於教義的,這是為人所共知的。教義不僅僅是基督徒生活的表詞,正如今天實用主義懷疑論所想象的,正相反的是教義在先,生活在後。生活是以信息為基礎,而不是信息以生活為基礎。
  在原始教會的文件中,都可以清楚看到教義是基督徒生活的根基。例如在帖撒羅尼迦前節中,使徒保羅就給了我們一個他所傳信息的總綱。保羅在帖撒羅尼迦,腓立比以及各處所傳的信息,可以說使當日的世界天翻地覆。保羅所傳的信息是什麼呢?在他所傳的信息中包括整個的神學系統。保羅說,“你們是怎樣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他兒子從天降臨,就是他從死里復活的那位救我們脫離將來忿怒的耶穌。”(帖前l:9-10)根據保羅所傳的基督教的教義,它並非是在得救以後產生出來的基督徒經驗的表白,乃是基督徒得救所必須的條件。根據保羅來說,基督徒的生活是以信息為基礎的。
  我們考察最初耶路撒冷教會的情形也是如此,耶路撒冷教會根本也是屬於教義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論到他從原始的耶路撒冷教會所領受的,給了我們一個歸納性的說明。他所領受的是什麼?原始耶路撒冷教會所傳給他的又是什麼?那僅是一種勸勉嗎?僅是生活計劃的提供嗎?在耶路撒冷最初的基督徒僅僅說:耶穌曾經度過一個高尚自我犧牲的生活,我們也受了他的感化,要像他那樣的生活,並且呼求我們的聽眾和我們一同享受這樣的生活嗎?絕對不是的。請聽那些初代基督徒所說的:基督按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並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他復活了。”那不是勸勉,乃是事實的重述;那不是一個生活的方案,乃是一項教義。
  第二,基督教會根本上是不妥協的。原始的基督教會絕不容忍當時的宗教上的一夫多妻制,基督教會要求信徒完全對神敬虔與崇拜。人不能崇拜基督徒的上帝同時又拜別的假神。他不能接受基督所提供的救恩而同時承認為別人可能還有別的救法。那就是我們所說原初的基督教會根本上是不妥協的。
  第三,原始教會根本是屬於倫理的。當日的宗教除了猶太人之外與善良絕對沒有密切的關聯。但原始的基督教會與這種非倫理的宗教無關。根據原始的基督教,上帝是聖潔的,不潔之物不能在神面前站立。耶穌基督在世上過了一個完全美善的生活,只有那些饑渴慕義的人才能屬於他。當然這並不是說基督徒是完全的,他們只是靠賴救主基督的功勞才能站立在神面前,並不是靠賴他們自己的功勞,但是他們得救是要成為聖潔,而在今世生活中也必須表現出聖潔。一個人說他得救了而又繼續在罪中生活,根據原始教會來說,不拘他對基督有什麼樣的信仰,他也是一個假牌貨。
  原始基督教的特徵在基督教會長期的歷史中從未完全喪失。可是,這些特徵必須在教會內外去抵抗仇敵而自衛。這個衝突在使徒時代已經開始了。在新約教會中是不能夠避免衝突的,一個人不能只宣傳真理而不去攻擊錯謬。在第二世紀還有一個衝突發生那就是抵抗諾斯底派的教訓,另外尚有—個衝突就是奧古斯丁在基督徒對罪的看法上,抵抗伯拉糾派的主張。(注一)
  在中世紀的末葉,基督教似乎終於戰敗了——似乎最終教會要與世浮沉了。當馬丁路德去到羅馬的時候,異教主義已在控制一切。但聖經已被發現。九十五條抗議文已經釘在韋敦堡教堂的大門上,加爾文約翰已經寫下了他的《基督教要義》,在羅馬教會中有反宗教改革的運動。於是基督教會的基本的性格得以保存。宗教改革運動正如原始基督教一樣,根本是教義的、不妥協的、倫理的。宗教改革在抵抗勢力的面前保守了這些特性。她宣布了聖經中的信息,就是唯一的得救之法。
  基督教會在現今時代中又面臨一個衝突。正如以前的衝突一樣,這個衝突並不是基督教兩個方式之間的衝突,乃是基督教與另一個宗教之間的衝突。然而,這項衝突正在教會中進行着。非基督教的勢力引用基督教的名詞企圖控制教會的組織。
  對基督教的現代攻擊曾採取了許多不同的方式,但不拘在什麼地方它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有的時候它公開的表示自然主義的態度,否認基本神跡的歷史性,即如耶穌基督的復活。有時它攻擊基督教信息的必要性。嚴格說來,攻擊信息的必要性,就是攻擊該信息的真理,因為信息的必要性乃是信息本身的中心。往往它對基督教的攻擊完全是出自實用主義的懷疑論,這種攻擊說基督教是生活而非教義,教義是基督徒經驗的表詞。一項教義可以表白基督徒在此一世紀的經驗,在未來的世紀中可能同樣表白一個相反的教義。當然這不僅是說這一項或那一項的真理受到攻擊,乃是說真理本身受到了攻擊。這樣一來我們根本就得不到什麼真理了。
  這實用主義懷疑論,這人類自足的樂觀宗教,今天已經取代了救贖的宗教,這救贖的宗教就是基督教,她的教義就是神的超越,人類失喪罪中的絕望,以及神在耶穌基督降世受死與復活中的偉大的救贖作為,神彰顯了他奇妙的恩典。教會中大多數的人以及許多個別的教會團體都是真正的基督徒。但是有許多教會的中心組織在各方面已經逐漸的停止了對基督教義的宣揚,並且已經成為一個虛偽宗教宣傳的代理者,這個虛偽的宗教是根本與基督教相反的。
  當我們說到基督教會在現今世代中的責任的時候,我們乃是說到真正基督教會的責任。現存的教會組織在世界中或許有些用途,但是她的功能絕不是真正基督教會的功能。問題是有少數的人在控制着教會的組織。教會的存在大部分是基於信條的,根據他們的信條,在過去他們才邀請人予以支持。可是,教會的中心組織已經悄悄的把這些信條推到背後,而從事其他的活動或與教義無關的宣傳。從世界的眼光來看,他們這樣做或許有些成就。但一般說來,他們所站的錯誤立場已經干犯了教會最高尚的目的。
  有些現存的抗羅宗教會組織(有幾個顯著的例外),在真基督徒之前被認為必須經過根本的改革。與這些組織不同的真正基督教會的功能又是什麼呢?
  第一,真正的基督教會在根本上說來總是屬於教義的。她絕不引用實用主義懷疑論的暗語,它絕不說教義是經驗的表詞,它絕不把凡是有用的就當作是真實的,乃以真理當作生活中一切追求的根基。真教會對於變幻無常的人類意見,對有關現代人生意義的失望,都給予清晰與迫切的信息,那信息是在聖經中。聖經並非包含人類宗教經驗的記錄,聖經乃是從神啟示而來的記錄。
  第二,真正的基督教會根本是不妥協的。可是在這一點上需要解釋。教會的偏執並不包括任何與自由的衝突,相反的,乃是保守自由。在民事的與宗教的自由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自動參與的權利,教會是一個自動參與的會社,沒有人被強迫做一個教會的會友,也沒有人被強迫做該會的代表。基於同樣理由,我們反對教會聯合,我們反對現在所夢想的一元化的教會組織,把整個的抗羅宗教會置於幾個委員會的管制之下。如果這個夢想實現,那就是一個不可容忍的教會專政。那也意味着真教會聯合的死亡。
  但是我們所說真正基督教會根本上是不妥協的,我們只是說教會必須主張她的信息的絕對排他性與普遍性。教會所提供的耶穌基督的福音不僅為一項救法,乃是唯一的救法。那就是說基督教會絕對不能以其他宗教信仰在人得救上主張殊途同歸。真正基督教會主張異教徒必須改宗歸向基督。教會的呼召是普遍性的,並且承認沒有任何人是例外的,眾人都失喪在罪中,若不藉著福音中所闡明的救法,就沒有一個人能得救。人們不歡迎基督教的地方就在這裡,但這也是她的光榮與能力。一個容忍其他宗教的基督教,根本就不是基督教。
  第三,真基督教會在根本上是倫理的。所謂教會是屬乎倫理的並不是說她希望在凡事上都體貼人的意思,也並不是說她認為本身是完全的,雖然這教會的信徒都已經靠着神的恩典得蒙救贖。乃是說這真教會在另外的一個世界中懷抱着希望與真正的善良,甚至現今可以顯示新生命的開端,這新生命就是神的恩賜。
  這新生命要在愛心上有所表現。毫無問題的,這愛要向眾人,不拘是否是基督徒,揚溢出來。這新生命要把許多的福益提供給人,不像那位祭司利未人一樣,看見有人在急難中,冷冰冰的從旁邊走過去。但真教會也不以滿足人的肉身需要為滿足,乃是在各處,把所有的人,(不論尊卑、富貧、智愚)帶進信心之家的溫暖與喜樂中。
  有些事情是你不能從這真基督教會有所期待的。第一,你不能期待這個教會與任何作基督教的宗教合作,或參與非基督教的倫理的文化活動。有人說為要建立人的品格,應當研究聖經。真基督教會是不參與這項計劃的。一個若不接受聖經中所宣布的藉著神兒子的偉大救贖,而僅根據人類經驗來建設品格,則可能是品格的毀滅。這種思想與聖經中的罪觀是相對立的,聖經中的罪觀是所有基督徒信念及基督徒生活的根基。
  聖經的中心就是救贖,只以聖經為建立人格的憑藉是靠不住的,以此為標榜的宗教也是虛偽的宗教,以人類經驗為基礎而非以神的律法為基礎的道德不是真道德,真正基督教會反對這種宗教教育與品格建立的方案。我們要按照神的話來教育兒女,同時要勸勉其他的父母相信基督,並用同樣的方法來教養他們的子女。
  第二,你不能期待真基督教會就有關當時政治的與社會的問題作正式的宣布,教會的功能完全是另外一件事,她用以抵抗罪惡的武器是屬靈的而非屬肉體的,教會的使命就是宣傳基督的福音。
  此外,還有些事情你能夠期待真基督教會做到的,如果你對世上所謂的善良不滿足,如果你感覺到心中有罪,饑渴慕義。如果這世界不能滿足你的心,並且你想尋求一位真活神,那麼你就應該轉向耶穌基督的教會。這個教會在今日往往不易分辨,因為有許多假偽的教會,魚目混珠。真教會往往未能以強大的組織以及壯觀的人數來表現她自己,她總是隱藏在這裡或那裡,以個別會所的姿態單獨出現,拒絕集權中央的教會組織,這真教會有大小不同的團體,這些人就是脫離罪惡得蒙救贖的天國子民,不拘你在哪裡找到這個教會,你一定要歸向這耶穌基督的真教會,為求得從神來的信息。你必需要聽從這信息,如果你聽從並留心這信息,你就擁有了這世上最大的財富。
  不要以為假如你聽從了這信息,你就對社會的問題漠不關心,不要以為你成了天國的子民,你就不配來解決這世界的難題。你以為接納了基督教的信息就會攔阻社會的進步嗎?絕不是的。那些只把這個世界當作他們希求對象的人是永遠也不能解決這世界的難題的。如果你想這個世界只此而已,這世界永遠也不會變好。為要推動這個世界,你必須在世界以外有一個站腳處。
  這就是我們對目前問題的答案,教會在現今世代中的責任,正像她在每一個世代中的責任一樣。她見證這個世界已經喪失在罪中,人的生命也可以說人類歷史的期限,在永世的深海中乃是一個極渺小的海島。有一位奧妙的、聖潔的真活神,就是宇宙萬物的創造主宰,他托住萬有,他是無限的,在萬有之外,他藉著他的話將自己啟示給我們,他願意藉著主耶穌基督叫我們與他自己有交通,為個人為國家,除此以外並無救法,但這救法是充份的,是白白的,不用付任何代價,任何人有了這救法就是獲得了寶藏,不但他自己獲得這寶藏,連那些聽他見證的人也照樣可以獲得這寶藏,這寶藏是世上的萬國,甚至連天上的眾星的光彩也不能與之比擬的。
  有人說這信息是不時髦的,是不能兌現的。但它卻是基督教會的信息,忽視它你就要滅亡,聽從它就得生命。
注一:伯拉糾派乃是異端,為第四世紀英國的修道士伯拉糾所倡導該派否認原罪與完全墮落的教義,並主張人得救不是靠神主權的恩典,乃憑自己的自由意志。(人得救不是出於神,乃是出於自己。)這古老的異端又被上了現代的法衣——即阿民念派的異端。
  (摘自作者《福音講道集》)
Pages:«1...6869707172737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