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Sep 28,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什麼是十一奉獻?

十一奉獻的意思不是把10%奉獻給神,然後90%歸給自己。
十一奉獻也不是把10%歸還給神,再加上自己要奉獻的。
十一奉獻是把10%的收入獻給教會的事工,再把90%用在自己的家庭和事工;兩邊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遵行神的旨意。
神創造天地萬物,難道只有10%是屬於祂的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連我們得貨財的力量,機會、健康、甚至呼吸的空氣,都是屬於祂的。難道祂只應得10%或20%,然後我們應得90%或80%?聖經說我們是神用重價買回來的,就是耶穌基督。神給我們的是祂自己。祂要的也不是我們的一部分,而是整個生命;神要的是我們的心。保羅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着,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羅馬書 14:7-8)
我們既然稱耶穌為主,我們就不是自己的主人了。我們所做的是在地上忠誠地運用神給我們的資源 (時間、金錢、才能) 去完成主所交託我們的事情。(馬太福音 25:14-30, 28:18-20; 路加福音 19:11-27)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路加福音 16:10-12)
什麼是那真實的錢財呢?不是那能存到永恆的才算是真的嗎?而且,主說那是 “你們自己的東西”。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馬太福音 6:19-21)
Sep 28,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轉摘:多久養成一個習慣?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
Sep 23,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神學,哲學,護教,佈道

by 唐崇榮牧師 (2011年7月27日奉獻者團契談話)
我個人事奉中把四件事連在一起:神學,哲學,護教,佈道。用神學的內容作為基礎,用對世界思想的了解作為我們和對方交談預備的心智,用護衛真理的技巧和神給我們的智慧去發揮佈道結果子的功能。
神學 = 認識神和祂的能力;明白上帝的心裡想什麼。
哲學 = 認識人和人的軟弱;明白反對上帝的人的心裡想什麼。
護教 = 明白怎樣用超越文化的神的真理去護衛我們的信仰、去揭發出世界的所有的虧欠;要把真理護衛好,把人帶到主的面前。
佈道 = 遵行神的命令,把人的靈魂帶到上帝的面前;把他們的思想營壘完全攻破,把他們的心帶到十字架的面前。

如果歸正的人不傳福音,我們就是有災禍的人;無論對聖經多麼了解,我們和不信主的人一樣是不明白主的心意。對這種偉大的真理最陌生的人就是所謂的教會裡的基督徒。我心裡有一個很重的負擔,焚燒着的火,有生之年,一定要把真理建立起來,傳講出去,鼓勵全世界的教會一定要傳福音,而且代代相傳。
如果一個教會不傳福音,這個教會就是自殺;如果一個基督徒不傳福音,這個基督徒根本沒有作神兒子的資格。所以,這是神給我們最大的旨意:使萬民作他的門徒。所以,教會一定要傳福音。對福音責任感越深,越敏感的人,更靠近神的心意。
保羅說他不以福音為恥,因為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認識福音的本質,我們所具備福音的能力,就可以把神跡行出來。福音的本質是什麼?從《創世記》到《啟示錄》,福音的本質就是救贖性的本質,凡不是救贖性的就不是福音。所有的宗教文化完全沒有這種事。全本《聖經》的主題就是人的罪跟神的救贖,不是勸善道德運動,不是把人改變成為更有真理的知識人,而是把他從罪的世界中拯救出來,在上帝的計劃和愛子的國度里有份,這就是福音。
Sep 11,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不得赦免的罪

認罪 = 得赦免
不認罪 = 不得赦免

認罪 = 承認自己是罪人,需要耶穌的救恩。

神赦免罪 = 約翰一書 1:9
有至於死的罪 = 約翰一書 5:16-17
褻瀆聖靈的罪 = 太 12:31-32, 可 3:29, 路 12:10

Pages:«1...555657585960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