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Jun 2,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Study of the Word…

“Study of the Word stimulates love for the Word. Neglect of the Word of God goes hand in hand with neglect of prayer to God.” – R. A. Torrey
May 5,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因為信仰…

因為信仰,我們走在了一條窄路上…
不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包容,
而是我們不懂得妥協;
如果信仰是真實的,
如何能變得不嚴肅呢?
也不是因為我們更加清高,
或者不食人間煙火;
如果因為愛神而去愛人,
又如何能因為愛人去愛世界呢?…
Apr 20,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楊石頭 的 人生哲學

楊石頭 (Stone Yang),1970年出生於上海市,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工藝美術系,現任智立方董事長兼CEO;早年在冶煉廠當了5年的工人,開始上大學的時候已經23歲了,開始接觸工作時已經26歲了,是大器晚成的典範。
楊石頭人生哲學
我見識過天才,極少,智慧程度很高;更多見識的是潛意識認為自己天才的,把怪異當獨特。男人要會享受寂寞;如果沒有才華,就要有氣魄,沒有好的外貌,就要學會有品味;先有實力,才有魅力;學會裝傻,學會漠視,學會忍耐。30歲前你的行為在影響着習慣,30歲後你將越來越會被那些習慣所控制。無論是起居生活、接人待物,行為模式、思維模式等等。而這個階段,你若能突破建立新的習慣,你,就是王。我是論周過日子的,一年就52個星期,三年不過150周,十年不過520周。你抓住了每周,也就能抓住你重要的時間成本與投入。即便你安排計劃,總會有干擾耽誤,但是如果不計劃,就更無法控制。每周看的是你的計劃,每天看的是你的執行。學會珍惜每一天,因為這每一天的開始,都將是我們餘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

1、過去的一周取得的進展
2、過去的一周,發現不足或問題
3、就不足或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4、未來一周詳細工作計劃,並分清先後順序和輕重緩急

Mar 27,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唐崇榮:上帝的永恆 人永遠的家 (轉摘)

       我們的靈魂有永恆的本質,在度過今生幾十年之後,我們進到永永遠遠的裡面。你到永恆去做什麼呢?你憑什麼把握享受永恆呢?上帝的永恆是自我存在、不停止存在的永恆。祂創造人的時候,就把永恆的本質放在人的裡面。我們有一個永恆,我們的永恆不是上帝的永恆,上帝的永恆是自有的永恆,我們的永恆是被造的永恆,不是自我存在的永恆。上帝的永恆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我們的永恆有被造的開始,後來沒有結束。我們存在之後,就存到永永遠遠。

       我們的肉身死了以後,我們的永恆繼續存在,問題是:這永遠存在的我要活在誰的手中?我們要面向誰而活著?我們在哪裡活著?我們因什麼原因與內容而活著?如果人的永恆不是與上帝的永恆結合在一起,回到祂的懷抱,享受上帝永遠的同在,人的永恆有價值嗎?人的永恆還有意義嗎?人需要信仰,信就是歸回上帝,信就是在上帝的懷裡找到我們永遠的家。中國人有句話說:倦鳥思歸,人也是如此。

       今年我七十九歲,我想起我外祖母七十九歲才信耶穌,我我小時候常在她身旁聽她講故事,我外祖母特別愛我,兄弟之中只有我常常坐在她旁邊。她原本是一生吃齋、虔誠的鄉下人,她七十九歲那年聽耶穌的道信主。她聽我們講耶穌的道,她睜著眼睛說:「真的有上帝愛我嗎?我也要信耶穌。」一九四九年,她八十二歲的時候,我媽媽對我外婆說:「我們要帶孩子全部回印尼去了。」她說:「妳離開我,什麼時候才回來?」我聽媽媽回答說:「我去三個月,如果那邊沒有前途,我再把孩子帶回來。」後來我媽媽把五個孩子帶去印尼,看樣子可以活下去。過了兩個月,共產黨解放了廈門,打仗得很厲害,有廈門來的信叫我們不要回來。我就在印尼住下來,那時我很想念外祖母。
       我的外祖母八十三歲時離開世界,離開世界前她看到有一道光向她照來,當時很多人在她旁邊禱告,她突然說:「不用禱告了,因為耶穌來了,他來帶我去,我非常喜樂」,她在大光之中看見主來帶她,不久後就閉上眼睛離世了。她離開世界那天,我母親在泗水,她不知道這件事,那一天我母親一直唱「願主使我們以後再相見」,她很奇怪整天一直唱那一首詩,過了十多天之後接到一封信,信中寫她媽媽死了,死的那一天就是她一直唱那首歌的那一天,她不知道那一天發生什麼事,她就是一直唱那一首詩歌。我母親算了日子,原來就是那一天,她大哭起來。
       五十年後,我第一次回到廈門看我們祖宗傳下來的墳墓,是全廈門最大的墳墓,我祖先,我祖父,我的父親,我父親的孩子們的墳墓全部在一起。我去了,有很多的感想。我現在已經七十九歲,我想起是我祖母信主的年歲。信主的人有盼望,這世界的日子不是永遠的。我跟她不同的地方,她年老的時候不知道要做什麼,我不一樣,我知道我有一個計劃,我最後要在印尼一百個城市傳福音,最少每個城市一天,一年可能跑三十多個城市,三年跑完一百個城市。在這幾年中間,我盼望在世界各地最少五十個城市佈道。今年十月開始,我會在美國與加拿大等五個地方舉行佈道大會,以後再回來,在印尼再做幾個城市,再到澳洲,再到歐洲,再到世界各地。如果上帝許可的話,我可以再跑二百五十個城市,或者一百五十個城市。我三年以內做完這些,就像我的祖母,大概八十三歲去見上帝。但我比她更有盼望,我知道上帝的應許。
       應許、永恆與盼望三件事不能分開。上帝是永恆的,我是有永恆本性的。上帝是應許的,上帝把盼望賜給我。因為上帝的永恆,我才有永遠的家;因為上帝的應許,我的盼望才有目的。神的永恆,人的永恆,神的應許,人的盼望,這四件事連在一起,面向永遠的家,面向永遠的盼望。神的應許不是虛謊的,神的應許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在上帝面前對祂的盼望不是虛空的,永永遠遠地跟隨祂。
Mar 1,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選摘: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一天的睡眠時間在10小時以上;並經常小憩。
       當我們睡着後,大腦會進入一系列循環。每90至120分鐘,大腦在輕度睡眠、深度睡眠,以及一個與做夢有關的階段之間波動;這一與做夢有關的過程被稱作”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REM),直到最近科學家才認為該過程對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
       另外,我們在夜晚60%的睡眠時間都在非快速眼動過程中度過。非快速眼動睡眠的特徵是大腦的間歇快速運動,也被稱作”紡錘波事件”(spindle events),因為腦電圖(EEG)上會留下紡錘形鋸齒波形的波跡。一晚上的正常睡眠包括了成千上萬次非快速眼動睡眠過程,每一次持續的時間最長几秒鐘。
       有趣的是,那些經歷了更多”紡錘波事件”的人往往會擁有更多”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解決新問題、在新情況下使用邏輯,以及識別規律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那樣。福格爾認為這種智力與記憶事實和數字等其他智力無關,它僅僅與這些推理能力有關。這正好讓人聯想到愛因斯坦對正統教育的憎惡,以及他的那句忠告——”不要背誦任何你能夠查得到的東西“。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女性夜間睡眠和男性白天打盹兒都可以提高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智力提升與”紡錘波事件”有關,而”紡錘波事件”僅會發生在女性的夜間睡眠中,以及男性白天打盹兒期間。
愛因斯坦非常重視每日散步。
       他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時會走路去上班,全程 1.5 英里 (miles)。散步不只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大量證據表明,散步還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室外散步至少對於提升創造力是更有效的。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深信腳趾運動的功效——稱腳趾運動有助於刺激大腦細胞。
       散步將大腦的注意力從腦力勞動中轉移出來,迫使它專註於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以免自己摔倒的過程,進入”順時腦前額葉功能低下”(transient hypofrontality)的狀態,通俗來說,即大腦的某些功能暫停活動,特別是與記憶、判斷和語言等更高級大腦思維過程相關的前額葉部分。通過把大腦活動調低一級,大腦會採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可能給你帶來坐在辦公桌前無法產生的靈感。
Pages:«1...5859606162636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