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Mar 30, 2020 - Default    No Comments

摘要:巴刻訪談 (J. I. Packer)

(原文) 巴刻訪談:我們正被誘入許多世俗追逐中
https://mp.weixin.qq.com/s/W2G9S72kV5Wx9jtkbYWUxQ

問:耶穌基督的生命中有哪些特質激勵您?
答:我認為是愛、謙卑和智慧三種合一的特質。

問:哪些經文對您特別有意義?
答:首先我要提《羅馬書》

接着,我要介紹一種讀經方法給想讀聖經的人。這種讀經法就是一口氣從頭到尾連讀十遍,把自已沉浸在經文中,將經卷的內容完全吸收進去。當然,一次讀半章也能得到益處,但這樣讀法就難以領略全書的宏偉和貫串其中的氣勢。
最後要談《詩篇》。我剛成為基督徒時,感覺很不容易讀《詩篇》,現在才明白原因。原來,詩篇是跳躍的。詩人多半在串聯意念,而不是作邏輯分析。所以,上一節經文和下一節經文之間,好像跨了一大步,這其間似乎也無軌跡可循。結果費了好多年功夫,我才得以登堂入室。主釋放了我的心,使我能夠在神的事上無拘無束,跟着詩人跳躍,同他們一起埋怨,一起歡欣,一起關懷發生在四周的事,一起為偏行已路、失喪靈魂的人哭泣。我越來越愛《詩篇》。

問:除《聖經》外,哪些書影響您最深?
答:我沉潛在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中約有三十年之久。這是一本奇書,你一讀再讀,仍無法盡得其中的奧妙。這本書雖然著於五百年前,但對今天的情況依然極為合適。有時候,上星期才出版的異端邪說,加爾文卻早已在這本書中加以駁斥,令人無法不嘆服他的先見之明。這本書,除了是一種智識的力量外,也有極佳的靈修精神貫穿其中,信徒讀此書能更了解神,因在每一頁中都能遇見神。

剛成為基督徒的最初兩年中,清教徒歐文 John Owen 的一些論文對我極有幫助。這些論文是有關罪和怎樣制服罪,你該如何應付因為罪而不斷產生的問題、試探與爭戰。在處理這些題材上,我以為歐文比任何現代作者都更為實際。
1880年,福音派聖公會主教 萊爾 J. C. Ryle 寫了一本好書,書名為‌《聖潔》。這本書更新了很多歐文的著作,一度對我幫助頗大。
此外,劉易斯和查理·威廉斯 (Charles Williams) 的作品也給我不少幫助。

問:您對帶領查經小組的人有什麼勸勉?
答:如果由我來帶領,我會盡量減少前面介紹的獨白,而提出一些問題,讓組員自已思考和作答,找出經文的精義。如組員說得離題太遠,就提出問題使他們回到本題。最重要的是,教他們思想經文在生活上的應用。

我認為把很多時間花在解釋一節難懂的經文上並無益處,因為我們可以看現成的注釋書。帶查經的人可以說:‌“這是一節有趣和奇怪的經文,你們需要知道一些背景,注釋書告訴我們背景是這樣的,這些是其意義與原則;現在,最需要思想的是如何運用在實際生活上。”
最後,要避免在不知道的地方妄加臆測,人們在缺乏知識時,容易憑空猜測,當然,這也是我們的罪性之一,我們天生就不愛聽謙卑、順服之類的實際教導,所以寧願思考像預定論這樣深不可測的題目,但是,查經小組若常在臆測中度過,想來組員無法獲益。如果在所讀的經文中出現會引起臆測的題材,還是請對這個題材有所知曉的人出來作一個說明比較好。總而言之,讀經還是貴在應用——如何為主而活、如何與主同行、如何信靠順服。

問:傳福音卻未見許多人悔改信主?
答:我們並不能使人悔改信主,只有一位手握無上權威的神才能也着實使人悔改信主。祂甚至樂意使用我們微弱的見證來達到這個目的。在你努力傳福音而看不到任何果效時,想到這一點就會得到無比的能力和鼓勵。

別人會細心地去觀察基督徒是不是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樣。因此,今天任何一位有心想把福音傳得有果效的人,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與主親近,與弟兄姊妹、與主里的基督徒交通,以便確定他的生命是對的。你可能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護教者,但是仍有許多人會對你說:‌“你不需要這樣辯護。如果我們在基督徒的生活中,看見了你告訴我們基督徒生命中應該有的東西,我們就能接納你所說的這些事。但是,坦白的說,我們對基督教是否真的使你有什麼特別不一樣,仍然表示懷疑。”

問:什麼東西讓你喜樂、讓你滿足?
第一樣:知道我是神的一個兒女。

第二樣:“彼此相交”——我的意思是指與其他的信徒有真正、真正、真正親密且深刻的彼此相交。這麼多年來,聽見別人悔改信主或聽到有人告訴我主如何顧念他們,我從不感到乏味,而且喜悅之情絲毫不減。這是喜樂的穩定來源。我就是這樣生根滋長於‌“基督徒彼此相交”的生活中。我們原該享受這種溫馨、彼此親近的生活,可是絕大多數都未如此生活。我真願有更多這樣的基督徒。我們實在是太忙了,忙得使我們無法更親密的彼此相交。
第三樣:已經完成的作品當我嘗試寫下一些東西,當我自認為已經用了一句清晰、切題的句子寫出我試着要表達在紙上的東西時,那確是一大喜樂。當然,如果主也一直使用我寫的東西,像我寫的幾本書那樣廣為流傳,這自是樂上加樂。

問:基督徒容易忽略的真理?
答:我不認為有多少的基督徒神的主權有夠深刻的信仰。我們說我們相信神的主權,但是我們的生活卻仍然像每一件事都是靠着我們自己而不是靠神。我不認為我們對得歸入神的家中,得成為神兒子的權柄等這些事有夠多的認識。認清你是那位手握萬有之神的兒女,足使你訝異萬分。沒有幾個基督徒真了解這種喜樂,真懂得其中的尊貴、榮幸。

我也不認為我們肢體相交的了解夠完全。我們不夠貼近,我們分享的心態也算不上真能使人感覺滿足。我們談分享談得很多,而我們也確實告訴別人許多關於我們自己的事。但是我覺得許多的分享都是事先計劃好的。我們告訴別人的通常都是那些他們希望聽到的事以及那些我們不必把自己內心打得很開也有辦法在嘴巴上說說的事。有一些感受我們會說出來,有一些我們仍然藏在內心深處。
我深信敞開的好處——我真的相信——並且我認為彼此相交包含了完全的敞開。我沒有什麼事需要隱藏。我為什麼該隱藏?我清楚知道而且我不在乎別人也知道我是罪人,每天會犯多種錯誤,會有多種軟弱,我正是因犯這些罪,才需要天天活在神的赦免中,我希望我沒有試圖去裝成其他的模樣。如果我這麼做,我必定是個大笨蛋,我也是在消耗我自己的生命,在表明我並不真的相信神在聖經里所告訴我某些事情。但是,就這點而言,我必須誠實地說:有許多基督徒不是如此坦誠生活的。

問:一方面想尋求服事主,又想追求某種世俗的事業?
答:我會對那個人說:如果他有把握他世上的事業是神對他一生旨意的一部份——那麼就讓他全心投入這份事業,並且努力把他這份世上的工作做得更好。

其次我會說:要真實。你只有數量固定的時間可用。你在做的是一份世俗的工作,每個星期花在上面的時間總有40到45小時。如果你有太太有家,你對家庭就有你不能忽視的職責。因此,不要參加太多的基督徒活動。不要認為‌ “數量” 就一定保證基督徒的服事質量好。要花時間成為聖潔;要花時間在家扮演你該扮演的角色;要花時間與主親近。如果你忙得無暇禱告,那麼你一定是忙過頭了——我確定,你也聽過這種說法。
Mar 27, 2020 - Default    No Comments

The Principles of Worship 敬拜的原則

All that we do must be governed by the Scriptures as God’s Word. 我們所做的都必須按照聖經,就是神的話語。
God-focused 以神為對象
  • 我就俯伏在他腳前要拜他。他說:“千萬不可!我和你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同是做僕人的,你要敬拜神!因為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 (啟示錄 Rev. 19:10)
Christ-centered 以基督為中心
  •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 John 14:6)

Spirit-moved 以聖靈的感動

  •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約翰福音 John 16:13)
Word-based 以聖經為基礎
  •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做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馬太福音 Matt. 15:9)
Heartfelt 真心真意的
  •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 (馬太福音 Matt. 15:8)
Orderly 規規矩矩的
  •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着次序行。(哥林多前書 1Cor. 14:40)
With instruction 有帶領的
  •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誡,心被恩感歌頌神。(歌羅西書 Col. 3:16)
Shared as a church 教會團體的
  •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掰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使徒行傳 Acts 20:7)
Under oversight 有監督的
  • 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致憂愁,若憂愁就於你們無益了。(希伯來書 Heb. 13:17)
On the Lord’s Day
  •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掰餅的時候,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使徒行傳 Acts 20:7)
Mar 27, 2020 - Default    No Comments

唐崇榮:什麼是真正的教會

唐牧師講道的筆記摘要:

歸正福音教會:
– 持守使徒所遺傳下來的信仰
– 順從基督施行聖禮
– 用上帝公義的能力懲戒犯罪的人
– 彼此相愛
– 勇敢作見證
– 多結果子

Mar 25, 2020 - Default    2 Comments

美國基督教重建神學五大特色 (轉載)

選自王志勇《雅和博經學證道十二頌》
美國基督教 “重建神學” (Christian Reconstructionism) 是 “新加爾文主義” 的美國的翻版,注重 凱波爾 (Abraham Kuyper) 所提倡的世界觀神學,同時 范泰爾 (Cornelius Van Til) 的前提論為重建神學提供了獨特的方法。可以說,重建神學就是把 范泰爾 所主張的 前提論護教學 (Presuppositional Apologetics) 徒,弗雷姆 (John Frame) 也公開地承認他們是 范泰爾 前提論思想的真正繼承者。
“重建神學” 有五大特色:
1) 大公性改革宗:基督教重建主義者是加爾文主義者,持守歷史性的、正統的大公基督教與偉大的改革宗信條。他相信的宇宙內外的中心,是上帝,而不是人;主宰將來一切的是上帝,而不是人;必須取悅並順服的是上帝,而不是人。他相信上帝拯救罪人。上帝並不幫助人拯救自己。基督教重建主義者相信,信仰應當運用到生活 的所有方面,並不僅僅是 “屬靈” 的方面。信仰適用於教會、禱告、宣教、查經,也同樣適用於藝術、教育、技術和政治。因此,這種 改革宗神學 所注重的並不是宗派主義式的分門別類,而是不斷地改變自身,攻克己身,把上帝的聖言應用在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改革宗的大公精神就是不斷改革,當仁不讓,盡心盡 性盡意愛上帝,並且愛人如己。
2) 神法論倫理學:“神法” (Theonomy) 就是 “上帝的律法”。重建主義 秉承聖經的啟示和改革宗的傳統,高舉上帝在聖經中所默示的聖潔、公義、良善的律法。作為公義的標準和治理的工具,上帝的律法並沒有廢止。但是,對於接受基督之救贖的人而言,律法不再具有指控和定罪的作用,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了他犯罪應受的刑罰。上帝的律法所反應的是上帝的性情和旨意。上帝不變,律法不變。上帝的律法有三大用途:首先,驅使罪人單單信靠基督,惟有基督是完美的遵行律法的人。其次,為基督徒提供順服的標準,基督徒由此可以判斷他在聖潔方面的長進。第三,維繫社會秩序,抑制社會犯罪。與神法論相對應的就是“自法論”,就是罪人以自己為最高權威,根據自己的理性、 經驗和意志為自己制定標準。
3)前提論方法論:前提論者並不試圖 “證明”上帝的存在,或聖經的真實可靠。他之所以持守真道,因為這是聖經說的,並不是因為他能夠 “證明”,而是因為聖靈與他的心同證這是上帝默示的無謬的聲言。前提論者並不試圖說服未歸信的人相信福音的真實可靠。當他們聽到福音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是真實可靠的。他們所需要的是悔改,並不是證據。當然,基督教信仰是有證據的,事實上,一切都在見證基督教的信仰。問題在於未歸信者 雖然不缺乏證據,但缺乏順服。重建神學不僅深信聖經的無謬性和權威性,並且深信上帝的主權和大能,我們自己不能說服別人,不能改變生命,但在於上帝則沒有 難成的事。
4) 聖約性千禧年論:守約蒙福,背約受禍。重建神學繼承清教徒所強調的聖約神學 Covenant Theology,並把這種神學擴展到家庭、教會和國家三大聖約組織,深信敬畏上帝、信靠基督、 愛主愛人、守約守法的人已經得蒙上帝的祝福,也必然繼續得蒙上帝的祝福,而那些無法無天的狂妄之輩本身就沒有經歷真正的心靈悔改的經歷,他們始終生活在上 帝的咒詛和審判之下。重建神學相信只有在聖靈恩膏教會,使教會有能力在歷史上拓展基督的國度之後,基督才會再來地上。聖潔歷史的結局就是:“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 11:15);全地都要得到更新:“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 11:19)。重建主義者並不是烏托邦主義者,他不相信基督的國度會迅速地毫無痛苦地得以拓展。他知道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度要經歷很多的苦難。他知道基督徒是在為 “遙遠的將來” 爭戰。他相信教會迄今可能仍然處在她的嬰兒階段。但他相信基督教信仰終必得勝。總體而言,雖然具體的教會在歷史過程中會多有起伏,但在在聖靈的大能之下,作為一個整體,耶穌基督的教會只會在這個世界上不斷得勝,不會失敗。
5) 文化派治理論者:重建神學繼承以凱波爾為代表的荷蘭新加爾文主義對文化使命的重視,強調基督徒當認真對待聖經中所吩咐的義人治理全地的使命。這是福音和大使命的目標。基督教重建主義者相信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屬於主的:被罪所轄制的每一領域都將根據聖經的啟示得以 “重建”。這包括,首先是個人;其次是家庭;第三是教會;第四是廣義的社會,包括國家在內。所以,基督教重建主義者堅定地相信基督教文明。他堅信教會與國家的分立,但這種分立並不是國家或其它任何事物與上帝的分離,而是教會與國家各有自己的組織和功用,當彼此尊重,不可互相轄制。他不是革命者;他並不相信用軍事、暴力推翻人類政府。他有無限地超越槍支和炸彈的強大武器,他所有的是不可戰勝的上帝之靈,絕對無謬的上帝之道,無與倫比的上帝的福音,這些都是不會失敗的。
參考:Gary North and Gary DeMar, Christian Reconstruction: What It Is, What It Isn’t (Tyler, Texas: Institutes for Christian Economics, 1991).Gary DeMar, The Debate over Christian Reconstruction (Atlanta, Georgia: American Vision Press, 1988).
Mar 17, 2020 - Default    No Comments

小野二郎 的 “匠人精神”

小野二郎 (1925-) 日本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
才讀小學一年級就有人告訴我。你已經無家可歸了。所以你必須努力工作。我就知道一切得靠自己了。而我不想成為流落街頭的遊民。為了生存,我不得不工作。這一點我從未忘記過。就算老闆拳打腳踢我還是工作。現在的父母會告訴孩子。不行的話就回來吧。父母說這樣的蠢話。孩子就會一事無成。
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 (純粹地培養自己的技能,並在工作中獲得愉悅和成就感);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你的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敬重的關鍵。
我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我總是嚮往能夠有所進步。我會繼續向上,努力達到巔峰,但沒有人知道巔峰在哪裡。
我從來不曾厭惡這份工作,我愛我的工作, 一生投身其中,縱使我已經85歲了,我還不想退休。即使到我這年紀,工作了數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 ,但我每天依然感到欣喜,我就是愛捏壽司,這就是匠人的精神。
Pages:«1...5354555657585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