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12,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基督徒應該趕鬼嗎?

基督徒不是不能趕鬼,但我們蒙召是要為傳福音不是為趕鬼。趕鬼的能力來自於權柄,但是趕鬼是特殊需要,不是傳福音的必要我們不能說聖經裏有這些事,我們就可以 “全職” 去做這些事。
對於很多 “心不正” 的人來説,趕鬼就是神跡奇事,就好像治病和説方言一樣。人如果是因爲經歷了神跡奇事而相信,有一天也會因爲沒有神跡奇事而離開。我們不應該把人的信心的根基建立在神跡奇事上面。聖經說 “信道是從聼道來的,聼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羅馬書 10:17)。
基督徒蒙召是要傳基督不是傳魔鬼。我們是要去傳福音不是去趕鬼,不是去研究趕鬼,不是去追求趕鬼,也不是去用趕鬼來吸引人。我們的工作是高舉基督,吸引人是神的工作。主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裏來的”,又說:”我若從地上被擧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約翰福音 6:44, 12:32)。
我不是完全否認所有趕鬼的人;我甚至不是反對趕鬼。我說的是我們不要本末倒置了。很多時候不是可不可以做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本末倒置的問題。論點符合聖經不代表沒有本末倒置。聖經裏出現趕鬼不代表我們蒙召是為趕鬼。耶穌說:”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 (路加福音 10:20)。
傳福音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代表什麽方法都沒有問題。我們不能便宜地出賣真理。保羅說 “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訂十字架 ” (哥林多前書 2:2)。保羅說的是耶穌的身份和救贖工作,指的是福音。
約翰一書 4:1-6 說的也是耶穌的身份,因爲當時有異端說耶穌的人性不是真實的。約翰說的不是趕鬼,他說的是要辨別假教師。我們要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誰。
耶穌行神跡是要顯明自己的身份,因爲這些事情只有神才可以做。我們不是信任何一個 “耶穌”,我們信的是聖經裏的耶穌。有些異端說自己也信耶穌,但是他們的 “耶穌” 不是那獨一真神成了肉身的耶穌。

馬太福音 7:22-23
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 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Nov 7,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轉摘:東方三博士

“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 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 (馬太福音 2:1-12)
博士 = Magi (複數),古波斯原文是:占星術士。聖經沒有說是三個人,不過獻上的貢禮有三樣。根據西方教會傳統,東方博士有三人:

Caspar (ˈkæs pər) 卡斯帕
占星學者,同時也是古印度的國王。他就是拿乳香進貢的那位。古代乳香可不是隨便可以得到的東西,通常是拿來祭祀用,非常難得稀少又昂貴,君王或是貴族用得起。乳香標誌着耶穌的神性 (神的兒子)

Melchior (ˈmɛl kee ɔr) 梅爾基奧爾
波斯的國王,他通常被認為是年紀最大的國王,滿頭白髮,然後留着長長的白鬍子。他帶來了黃金給新生王耶穌,謠傳他就是第一個對新生王耶穌下跪的王。黃金標誌着耶穌的王權 (掌權)

Balthazar (bælˈθeɪ zər) 巴爾薩澤
阿拉伯的國王,他通常被描述的黝黑的皮膚,留着黑黑的大鬍子,他帶來了沒藥給耶穌。沒藥也是很珍貴的一種膏藥。沒藥標誌着耶穌的人性 (死亡)

Sep 28,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什麼是十一奉獻?

十一奉獻的意思不是把10%奉獻給神,然後90%歸給自己。
十一奉獻也不是把10%歸還給神,再加上自己要奉獻的。
十一奉獻是把10%的收入獻給教會的事工,再把90%用在自己的家庭和事工;兩邊的目的是一樣的,就是遵行神的旨意。
神創造天地萬物,難道只有10%是屬於祂的嗎?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連我們得貨財的力量,機會、健康、甚至呼吸的空氣,都是屬於祂的。難道祂只應得10%或20%,然後我們應得90%或80%?聖經說我們是神用重價買回來的,就是耶穌基督。神給我們的是祂自己。祂要的也不是我們的一部分,而是整個生命;神要的是我們的心。保羅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着,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羅馬書 14:7-8)
我們既然稱耶穌為主,我們就不是自己的主人了。我們所做的是在地上忠誠地運用神給我們的資源 (時間、金錢、才能) 去完成主所交託我們的事情。(馬太福音 25:14-30, 28:18-20; 路加福音 19:11-27)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 (路加福音 16:10-12)
什麼是那真實的錢財呢?不是那能存到永恆的才算是真的嗎?而且,主說那是 “你們自己的東西”。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馬太福音 6:19-21)
Sep 28, 2019 - Default    No Comments

轉摘:多久養成一個習慣?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
Pages:«1...5354555657585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