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7,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施洗约翰的洗礼 vs. 耶稣的洗礼

预备:施洗约翰的洗礼 (可 1:4; 徒 19:4)
  • 时间:从耶稣事工前到约翰被囚.
  • 目的:为悔改作准备 (可 1:4).
  • 内容:承认罪,预备迎接弥赛亚.
  • 意义:象征性的洁净,不带圣灵内住.
过渡:耶稣门徒的洗礼 (约 3:22; 4:1-2)
  • 时间:耶稣地上事工期间.
  • 目的:延续约翰的悔改信息,并表明对耶稣的信心.
  • 内容:指向弥赛亚本人,但仍在耶稣受死与复活之前.
  • 意义:预表性的,尚未与圣灵的洗相连.
成全:基督徒的洗礼 (太 28:19; 徒 2:38)
  • 时间:从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
  • 目的:与基督联合,表明重生与归信.
  • 内容:信心的外在记号,表明进入恩典之约.
  • 意义:借圣灵施行的属灵洗礼象征,与重生、赦罪、归入教会相关.
Nov 7,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撒马利亚人

撒马利亚人是古代以色列北国灭亡后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迁徙外族入撒马利亚地区后,与留在当地的以色列人通婚所形成的混合族群 (见 王下 17:24-41)。他们接受摩西五经,但拒绝耶路撒冷圣殿,只在基利心山敬拜 (约 4:20)。
在新约中,犹太人与撒马利亚人长期互相敌视(约 4:9)。然而,主耶稣多次借撒马利亚人显明真正的信心与怜悯,例如:
  • “好撒马利亚人” 的比喻 (路 10:25-37),指出真爱邻舍的意义;
  • 十个麻风病人中惟有撒马利亚人回来感谢主 (路 17:11-19);
  • 耶稣主动向撒马利亚妇人启示祂是弥赛亚 (约 4:26)。
Oct 1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什么是 “位格”?

“三位一体” (The Trinity) 的教义常被误解成 “三个神” 或 “一个神扮三角”。其实,这两个都是错的。基督徒相信:上帝是一位,却在三个位格中永远存在——父、子、圣灵。“位格” (person) 这个词帮助我们表达:上帝不是孤单的一体,而是一位有内在关系、能相爱、能相交的上帝。三一论不是哲学推演,而是圣经的启示;我们按着启示承认:在上帝里面既有独一性,也有位格的区别。
本质 (substance) = “是什么” (三位共享的神性)
位格 (person) = “谁” (彼此可说 “我-你-他”)
上帝在本质上是一,却在位格上是三。

1. 位格的构成要素

位格不是由理性、情感、意志所构成,这些是属于本质而非位格。构成 “位格” 的三个要素:
  1. 个体性的自存 (subsistentia individua)
    位格是神性之 “自存者”,并非神性的一部分或三分之一。每个位格都是完整的神。
  2. 自我意识与关系性 (self-conscious relation)
    每个位格皆具自我意识。每个位格都能说 “我”,能与另两位说 “你”。在彼此相交与相爱中显其个人性;此为上帝内在生命的关系结构。
  3. 不可交流的位格特征 (proprietates personales)
    • 父不由谁而出
    • 子由父所生
    • 圣灵由父与子所出
    在救赎历史中,此次序显为 “父定旨、子成就、圣灵施行”。这不是三种分工或三位神,而是一位上帝在三个位格中的工作。
位格之间以关系区分,以本质联合。这种区别不是时间的次序,而是永恒的关系,但没有本体的高下。三位共享一意志、一荣耀、一本质。

2. 上帝只有一个意志

意志属于本质,不属于位格。既然上帝只有一个本质,就只有一个意志。父、子、圣灵不会有不同想法或相互冲突的决定。
自从道成肉身之后,耶稣基督具有一个位格、神人二性、以及两个意志 (神性意志、人性意志)。当耶稣在客西马尼说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 26:39)时,指的是祂作为人的意志顺服神的旨意,而非神子与父的神圣意志相冲突。
  • 在神性上:三位同一意志;
  • 在救赎职分上:子以人的意志顺服那一神圣旨意。
若说三一有三意志,就破坏一神的统一;若否认基督有人性意志,就否定祂的真实人性并摧毁救赎的完整性。

3. 圣经如何启示三个位格

  • 耶稣受洗:父说话、子受洗、圣灵降临 (太 3:16–17)。
  • 主的大使命:奉 “父、子、圣灵” 的名 (单数) 施洗 (太 28:19)。
  • 使徒的祝福:“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 (林后 13:14)。

4. 常见错误的澄清

  1. 形态论 (Modalism)
    错误地认为上帝只是一个位格,扮演三种角色。上帝不是 “戴三种面具”,而是在三种真实位格中永远存在。
  2. 三神论 (Tritheism)
    错误地认为三位格各自有独立意志、能力与存在,成为三个神。位格的区别在关系,不在本质或意志。
  3. 心理学人格论的误区
    错误地把位格当成 “理性、意志、情感” 的结合体,是以人的心灵结构套上帝之本体。

西敏信条 2. 论神和三位一体
一、只有一位独一永活的真神,祂的本体和完美是无限的,是至纯之灵,眼不能见;没有形体、四肢、情慾,永不改变,广大无边,永远长存,不可测度,全能,至高智慧,至为圣洁,最自由,最绝对;按照自己不变且最公义的旨意,为了祂自己的荣耀行做万事;最有慈爱、有恩惠、有怜悯、长久忍耐、有丰盛的良善与真理;赦免罪孽、过犯与罪恶;赏赐那殷勤寻求祂的人;祂的审判最公义、最可畏,祂恨恶诸恶,断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二、一切生命,荣耀,善良,祝福都在神自己里面,也都属于祂;并且唯独在祂自己里面 (且归于祂自己) 拥有完全的充足,祂不需要祂所造的任何被造之物,也不从他们得到任何荣耀,反倒在他们里面、借着他们、向着他们、并在他们身上,彰显祂自己的荣耀,祂是万有的独一根源,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也归于祂,并且在万有之上有至高主权,可以借他们、为他们、对他们,行祂自己所喜悦的事。万有在祂面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清晰显明的;祂的知识无限,毫无错误,并不依靠受造之物,所以对祂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或不确定的。祂的一切旨意、作为和命令都是至圣的。天使、世人、以及别的受造之物,都应当按着祂的美意所要求他们的,敬拜、事奉、且顺从祂。
三、神是独一的神,但祂里面有三个位格,同属一个本质,权能相同,同样永恒,这三个位格就是:“父、子、圣灵” (三位一体的神)。父不属于、不受生于、也不出于任何其他来源;子在永恒里由父所生;圣灵在永恒里由父和子而出。
(经文省略)
Oct 11,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圣经中的奥秘

“奥秘” (μυστήριον) 在圣经中指上帝永恒计划中原本隐藏 (在旧约中)、后来 (在新约中) 藉基督和圣灵完全启示的真理,不是人类理性能发现的秘密。
主要含义如下:
  • 救赎计划:指上帝在基督里为拯救选民所预定的计划,如 “祂旨意的奥秘” (弗 1:9)。
  • 基督与教会的联合:如 “这奥秘是极大的,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弗 5:32)。
  • 外邦人得救:即外邦人与犹太人同为后嗣、同为一个身体 (弗 3:3-6)。
  • 福音的本身:保罗称传福音是 “上帝的奥秘” (西 1:26-27)。
  • 基督的道成肉身与荣耀:“敬虔的奥秘” (提前 3:16) 指基督的降世、复活、被信、被接升天。

有多少个奥秘?

从圣经整体看,“奥秘” 在本质上是一个,即上帝在基督里完成救赎的永恒计划,但在启示历史中,这一个奥秘有多方面的展开。换句话说,所有 “奥秘” 都汇聚于一个中心——基督。祂是奥秘的内容、启示者与成全者。不同 “奥秘” 只是同一救赎计划的不同侧面。
“神的奥秘就是基督” (西 2:2);“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弗 3:6)。

圣经中的奥秘不是什么?

  1. 不是人类的神秘知识:与希腊宗教或诺斯底主义追求的隐秘启示不同,它不是靠智力或灵修技巧所得。
  2. 不是未知或不可理解的谜:奥秘虽曾隐藏,但已在基督里启示,不再是无法知道的秘密 (罗 16:25-26)。
  3. 不是单纯的预言或象征:它不是指未来事件的谜语,而是上帝救赎计划的启示中心。
  4. 不是多重宗教真理体系:圣经只有一个奥秘,就是在基督里的救赎,不是多种奥秘并存。
  5. 不是人造的灵异经验或启示:凡离开圣经、声称有 “新奥秘” 的启示,都是伪造或异端。

异端如何利用 “奥秘”?

异端常以 “奥秘” 之名,制造假启示或假权威,削弱圣经与基督的中心地位。主要方式如下:
  1. 宣称有特别启示:自称领受比圣经更深的 “奥秘”,引人离开已完全启示的基督 (加 1:8)。
  2. 掩盖教义错误:用 “奥秘” 掩饰无法自圆其说的教义,暗示真信徒才懂,形成权威垄断。
  3. 引入诺斯底思想:把 “奥秘” 解释为灵性阶级的秘密知识,否认救恩唯独凭信心在基督里显明。
  4. 鼓吹属灵精英主义:制造 “明白奥秘” 的小圈子,使人依附领袖而非依附基督 (西 2:18-19)。
  5. 篡改启示次序:将基督的完全启示视为未完成,宣称尚有更高层次的 “启示” 待人领悟 (来 1:1-2 已否定此说)。
Oct 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新约的不同阶段

新约在救赎历史中的重要阶段:
  1. 应许 (Promise)
    先知所宣告 (耶 31:31-34; 结 36:26-27)。
  2. 设立 (Institution)
    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宣告祂的血是所立的新约 (路 22:20; 林前 11:25)。
  3. 生效 (Ratification)
    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所成就 (来 9:15-17)。
  4. 施行 (Inauguration/Application)
    五旬节圣灵浇灌 (徒 2:16-18; 珥 2:28-29)。
  5. 完全 (Consummation)
    基督再来,新约应许在新天新地完全实现 (启 21:3-7)。
Pages:123456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