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5,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神學推理
編輯自 AI 及其他資料
1 . 歸納神學推理 (Induction)
通過觀察和分析經文的共同點,歸納出神學教義或原則。
- 查找所有相關經文 (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 分析共同點與差異 (詞義、上下文)
- 得出歸納性的結論 (聖經整體如何使用這一概念)
2 . 聖經神學推理 (BT)
關注聖經如何在歷史進程中逐步啟示神的真理,並從文本的前後一致性中推理出神學結論。
- 觀察舊約與新約的關係 (如 律法與福音)。
- 研究神如何逐步啟示這一主題 (如 基督如何成全律法)。
- 理解歷史背景 (如 猶太人與外邦人的稱義觀念差異)。
3 . 演繹神學推理 (Deduction)
從已知的神學原則推導或演繹出具體的神學結論。
- 確定相關的神學前提 (如 神的公義、恩典)。
- 從這些前提出發,推導合理的結論。
- 檢驗推導的邏輯是否與聖經一致。
4 . 系統神學推理 (ST)
整合歸納、聖經神學和演繹推理,使答案符合完整的神學體系。
- 將該教義與其他教義協調 (如 稱義與成聖的關係)。
- 考慮歷史上的神學共識與異端錯誤 (如 天主教的行為稱義)。
- 提供全面的神學回答,而不僅是單一經文的解釋。
示例 A:神是否不變?
1. 歸納神學推理
- 歸納與分析:
- 詩 102:27 -> 神的本質不變。
- 詩 33:11 -> 神的旨意/計劃不變。
- 民 23:19 -> 神的話/應許不變。
- 結論:神的本質、旨意和應許永不改變。
2. 聖經神學推理
- 舊約階段:神在不同時期如何對待人 (如 挪亞之約、摩西之約)。
- 新約階段:神如何在基督里成就舊約的預言和應許 (來 13:8)。
- 結論:神雖然在人類歷史中有不同作為,但祂的本質始終如一。
3. 演繹神學推理
- 前提:神是完全的,完全性意味着不變 (瑪 3:6)。
- 推導:如果神會改變,那祂就不完美。
- 結論:神的屬性必然不變 (雅 1:17)。
4. 系統神學推理
- 整合各方面教義:
- 神的屬性:不變性 (immutability) 是神的完全性之一,與全知、全能等屬性一致。
- 神的啟示:神在不同時代的作為不同,但符合祂的永恆計劃。
- 矛盾調和:神有時 “後悔” (創 6:6; 撒上 15:11),但這些描述是以人的理解方式表達神的行動,並不表示祂的本質變化。
- 結論:
- 神的本質與旨意永不改變 (瑪 3:6; 雅 1:17)。
- 神在歷史中的作為符合祂的永恆計劃 (弗 1:11)。
- 表面 “改變” 的經文應從神的整體啟示來理解,而非字面上的不變性矛盾。
示例 B:預定與自由意志
1. 歸納神學推理
- 歸納與分析:
- 弗 1:11 -> 神按自己的旨意行萬事,祂的計劃不會失敗。
- 箴 16:9 ->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但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
- 申 30:19 -> 神命令人選擇生命或死亡,強調人的責任。
- 羅 8:29-30; 約 6:37 -> 凡父所賜給耶穌的,必到祂那裡來,預定與人意志並行。
- 結論:神在創造世界之前的預定是明確的,神的計劃不會失敗,人仍有責任,需要回應神的呼召。兩者並行,聖經從未將二者分割,而是同時強調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
2. 聖經神學推理
- 舊約階段:神如何揀選以色列,但以色列人仍需順服神 (申 7:6-8; 申 30:19)。
- 新約階段:神在基督里成就揀選,而人仍需信靠耶穌 (羅 9:16; 約 3:18)。
- 結論:預定與人的自由選擇在啟示歷史中並存,神的主權不排除人的責任。
3. 演繹神學推理
- 前提:神是全能的,祂的旨意必定成就 (賽 46:10)。
- 推導:如果人的選擇能推翻神的旨意,那神就不是全能的。
- 推導:但如果人只是完全受控的機器人,就無法解釋聖經中神對人的呼召和審判。
- 結論:人的自由意志是真實的,但必須在神的主權之下 (箴 16:9)。
4. 系統神學推理
- 整合各方面教義:
- 神的主權:祂預定一切事,並按祂的旨意成就 (弗 1:11)。
- 人的責任:人必須信靠基督才能得救,不能推卸責任 (約 3:16; 約 3:18)。
- 矛盾調和:
- 人的選擇是真實的,但最終符合神的計劃。
- 人選擇神是因為神先在他心裡動工 (約 6:44)。
- 人因罪的捆綁不能自己選擇神,唯有聖靈重生才能願意歸向神 (弗 2:1-5)。
- 結論:
- 預定與自由意志的協調是神的主權高於人的選擇,但人的選擇仍然具有真實意義。
- 人的責任是真實的,但不會推翻神的旨意。
- 神預定人得救的方式本身就是藉著人的回應和信心,因此人的責任不是與神的預定相對,而是預定的實現方式。
示例 C:天使何時被造與墮落
1. 歸納神學推理
- 歸納與分析:
- 西 1:16 -> 萬有都是藉著基督造的,包括天使。
- 尼 9:6 -> 天地萬物,包括天上的萬軍,都是神所造的。
- 出 20:11 -> 六日之內,神創造了天地和其中的萬物。
- 伯 38:4-7 -> 神立地根基時,晨星歌唱,神的眾子歡呼,表明天使在創造之初已存在。
- 創 1:31 -> 神看一切甚好,說明天使在此時尚未墮落。
- 彼後 2:4;猶 6 -> 墮落的天使被拘留,表明他們有一次叛逆的事件。
- 結論:天使在創世六日內被造,可能在第一日;他們的墮落髮生在創 1:31 之後,創 3:1 之前。
2. 聖經神學推理
- 舊約階段:
- 天使在神創造天地時已存在 (伯 38:4-7)。
- 撒但原是受膏的基路伯,後來因驕傲而墮落 (結 28:12-17)。
- 天使的墮落髮生在人類墮落前,因為撒但在伊甸園引誘人 (創 3:1)。
- 新約階段:
- 墮落的天使成為撒但的從者,與神為敵 (啟 12:7-9)。
- 他們的最終結局是被扔入永火 (太 25:41)。
- 結論:天使在創世之初被造,墮落髮生在創 1:31 之後,人類墮落之前。
3. 演繹神學推理
- 前提:
- 神創造的起初一切甚好 (創 1:31)。
- 撒但在伊甸園試探人類時已墮落 (創 3:1)。
- 推導:
- 如果天使在創世六日後才被造,那麼伯 38:4-7 就不成立,因此天使必須在六日內被造。
- 如果撒但在創 1:31 之前已墮落,那麼神不可能稱一切甚好,因此墮落必發生在此之後。
- 結論:
- 天使在六日創造內被造,可能在第一日 (伯 38:7)。
- 墮落髮生在創 1:31 之後,創 3:1 之前 (創 3:1)。
4. 系統神學推理
- 整合各方面教義:
- 天使的本質:他們是受造之靈,沒有與神同等的永恆性 (西 1:16)。
- 天使的墮落:撒但因驕傲而墮落,帶領眾天使反叛 (賽 14:12-15; 結 28:12-17)。
- 天使的審判:墮落天使已受神審判,最終將被扔入火湖 (太 25:41; 啟 20:10)。
- 結論:
- 天使在創世六日內被造,可能在第一日 (伯 38:7)。
- 天使的墮落髮生在創 1:31 之後,創 3:1 之前 (創 1:31; 啟 12:7-9)。
- 墮落的天使因驕傲悖逆神,被神定罪 (彼後 2:4; 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