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Feb 17, 2011 - Default    No Comments

年年岁岁道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们教会曾经来过一对基督徒夫妇。他们从香港出生,后来移民美国生活。可是有一次,他们从生活条件不错的美国移居到十分贫穷的中国广西的南宁定居。因为他们要帮助一群残疾孤儿。给他们爱和关怀,教他们靠手工艺品自力更生,让他们找回信心,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有天父的存在!这一群中国南宁被天父的爱所感动的孤儿。他们不懂音符,不懂乐谱,却能创作,弹奏,唱出一首首感动人心灵的歌。

有很多孤儿连他们的亲生父母一面也没有见过,但是人人都相信自己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而基督徒只不过是相信创造人类和天地万物的那位神。圣经记载在人类历史的开始,人根本不需要去问为什么相信神的存在,就如同我们不需要去问爸爸妈妈的存在……

但是后来人类犯了罪与神隔绝,得不到神所给的一切美好。现在世界所充满的苦难、邪恶和一切的不好都是在告诉我们,它已经不是当初神所创造的那个完美的世界了。我们通常以一个人的行为来定他有没有犯罪,而神却是以人的内心来定罪。我们的罪包括各样的不义、骄傲、贪婪、妒嫉、阴险…;而圣经说罪的报应是最终的死亡(罗马书 6:23),就是永远地离开神……

不过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就是要认罪悔改——相信耶稣基督。现在是2011年,也就是说在2011年前耶稣基督诞生(圣诞节)来到了这个世界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日)。因为祂本来是完美无罪的,所以祂留下的血可以帮我们洗净我们的罪。圣经说:“但基督却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是这样显明了”(罗马书5:8)……

耶稣不单止为我们去死,而且在第三天复活,并且当时有五百多人看见了这个事实,而这就是所流传下来的复活节。从此,相信耶稣的人就可以靠着祂帮我们背起自己的罪,在上帝面前变得洁净。耶稣说:“凡听我的话,又信差我来的神,就有永生,他们不会被定罪,而且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翰福音5:24)我们 “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马书8:15)这样我们在信的那一刻就可以得到喜悦,而将来离开这个世界后也可以回到天父的身边享有永远的生命……

我相信神比我们更想我们回到祂的身边,因为祂做了那么多那么多都是为了这个原因。而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已经做了这个选择去相信耶稣,其中有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太空员、等等。这些人的智商也绝对不比那些不信的人差。难道有什么问题是他们想不到的吗?

如果这个世界是神所创造的,而我们又不遵守神的话(圣经)去做人,就好像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却不遵守规则每个人开自己的方向。这样的做人怎么会不难呢?

你还要不认这位天父到什么时候呢?
Dec 17, 2010 - Default    No Comments

笔记分享:怎样准备查经资料

为什么要查经?

• 传递生命之道(经文)
• 对圣经进行理解:靠神,不是靠个人努力(马太福音 11:25-27)
• 生命成长


带查经的角色

• Leader
• Communicator   • 双轨的,不是一厢情愿
• Moderator   • 主持人,参与者,不是 teacher


查经过程

1. 祷告
• 自己   • 组   • 圣灵的启示

2. 选定经文,掌握要点

3. 思考经文,理解,问 3~4 个问题
• 每次都问这个问题:这段经文要处理什么问题?

4. 领受的要点是什么?
5. 要点(来自圣经)-> 律法信息 -> 福音信息 -> 讨论问题 -> 生命之道

• 律法信息(来自一开始选定的经文,不要离题或分岔到其他地方的经文)
• 好像镜子 -> 反照:黑暗、罪、软弱、苦毒(和我们有关系的)
• 福音信息
• 好消息 -> Solution to 以上的律法信息


先理解经文,再看 commentaries(评论)

• 对的
• 不对的
• 什么没讲的

Dec 8, 2010 - Default    No Comments

灵修分享:基督教是劝人为善的吗?

基督教是劝人为善的吗?
by 义群


有人说,宗教教义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劝人为善的。说这句话的人,是对基督教的教义并不十分了解。基督教主要的目的不是劝人为善,而是告诉人一个事实真相,人靠自己是无法行得好的,人必须在本质上改变才能真正行善。
人无法靠自己行善,并非指我们都是万恶之徒,或是毫无善行可言。而是人常常做许多违背良心,自私自利的事。对于他人所付出的爱心,偶一为之,有限的可怜。人的问题不是不知善,而是不能行善,甚至是以行恶代替了行善。行不出善来,是因为行善要付代价,而自己得不到好处。行恶是因为要满足一己之私,甚至牺牲他人或众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有一个少年官来找耶稣,称耶稣为“良善的夫子”,耶稣说除了神以外,没有良善的。这里的良善是本质上的、属性上的良善,包括行为的、思想的、意念的,甚至潜意识的。耶稣说,人若看见妇女动淫念的,就犯了奸淫的罪;若恨人,就犯了杀人的罪。人必须在思想上不犯罪,才称得起为良善。这样,除了神以外,谁是良善的呢?
劝人为善不只是许多宗教的主要目的,学校的伦理教育,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时时教导或提醒人为善的重要与必要,但是成效似乎很有限。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国王,养了许多只猫。他请专人来训练牠们,做餐桌侍者的工作,如端盘子、递毛巾等。训练了很长的时间,这些猫只各个都成为很熟练的侍者。国王为了炫耀自己的成果,有一天宴请了大批国外的嘉宾,来看这些猫侍者的表现。开始上菜的时候,猫侍者端著盘子鱼贯而出,行动整齐划一,大家都不禁鼓掌叫好。就在此时,有一只老鼠从桌角溜过,被这些猫只看见了,立刻统统丢了盘子,跑去追这只老鼠。这个寓言是说明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
人的本性如果不改,善只能“做作”出来,遇到试探引诱时,就会失败、跌倒。人要变成一个行善的人,必须从生命的本质来改变。如果只有神的生命本质上是善的生命,人唯有得到神的生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
耶稣曾用两个比喻来教导门徒生命本质的改变,三个福音书里都有记载。兹摘录马可福音的记载:(马可二章21-22节)「没有人把新布缝在旧衣服上,恐怕所补上的新布带坏了旧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恐怕酒把皮袋裂开,酒和皮袋就都坏了;惟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
当时,人们用不漏水的羊皮袋子装酒。新酒变陈,便会膨胀,使皮袋拉伸,所以新酒不能倒进已经拉伸的旧皮袋里,否则那又旧又硬的羊皮就会破裂。耶稣的意思是,人在道德上所做的努力,是想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或是把新酒放在旧皮袋里,都是格格不入,没有功效的。新布与新酒都代表着神的生命,如果人生命的本质是旧的,是无法接受神的生命的。
人的本性是祖宗遗传下来的,也就是耶稣说的旧皮囊。人必须把自己从祖宗遗传来的旧皮囊抛弃,接受从神来的新皮囊,才能领受神的生命。但新皮囊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可以赚来的,而是神借着耶稣的钉十字架,赐给我们的。你只要凭著信心接受,就能成为一个新造的人。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五章17节说的:「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当神的生命装在新皮囊里,人的善行才能从心里发出来,不是为了积“功德”,不是为了“上天堂”,更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从他生命的本质发出来的。
所以基督教不是劝人为善,而是劝人接受耶稣的救恩,使生命改变,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