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31, 2016 - Default    No Comments

唐崇荣: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在看得见的世界中,看见那看不见的另外一个世界。你跟外国人讲话的时候,你讲的他明白,他明白了会说:“Isee, Isee.” 你就问他:“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problem, I see the solution, I see the answer, I see the possibility.” 所以这里面是一种看见,信仰就是一种看见,看见你所没有看见的。你看见的是物质的世界,但是狗也看见物质的世界,猪、猫、牛都看见物质的世界,信是看见了超物质的世界。
       老人家看人比我们更准,因为他看了几千、几万个人了,一个人眉毛一动、手一动,他就知道这个大概坏蛋不坏蛋。他说:「这个人,你不要跟他交朋友。」「爸爸,不要这样主观啊,爸爸不要这样挑剔,我看他很好。」爸爸说:「你听我,我看见这个人不大对。」「你怎么看?你看的眉毛我也看见,你看的眼睛我也看见。」爸爸说:「你不懂。」「爸爸这么骄傲,我大学毕业了还不懂吗?」爸爸说:「大学毕业算什么,你没有人生经验啊。」我告诉你啊,老人家都很聪明的,你不要看不起老人家,但是老人家不好意思告诉你:「我很聪明。」所以他常常装傻。老人家装傻,你不要以为他傻,你以为老人家傻,你是最傻的,因为他们饱经世故。所以,你宁可注意听老人家讲的话,去思考他,然后找出他里面的智慧到底是什么?你一生就减少很多冤枉路了。所以人家说:「家有一老,就有一宝。」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看不起老人家,特别是美国回来,德国回来的,看自己多厉害,看老人家是老老的、傻傻的、个个都快要死了,有什么可爱?我告诉你,不是,他看见了你没有看见的。所以信心是什么?信心就是看见了超物质、没有可能用眼睛看见的那一部分,这个叫做信心。
       有一次在伦敦,大雾来时,很多人不知道要在哪里走。有一个国会议员,剩下十分钟国会要开会,他已经走到开会附近的地方,忽然间大雾笼罩,糟糕了!他不知道向哪里走了,向左、向右、向前,哪一个方向?忘记,他完全失去方向。 「糟了,今天国会重要的会议,到这剩下几分钟的时刻,我竟然没有方向,怎么办,谁能帮助我?我没有办法去啊!」他正在自言自语时,听到有个人说:「跟我来,抓住我的手。」他说:「你要把我带到哪里去?」那人说:「我要把你带到国会去。」「你能带吗? 」「你信我能,只要抓住我、跟着我。」于是他伸出手来抓着那人,一直走,走走走,几分钟以后,真的到国会里面去了。这个人感到很奇怪,大雾,没有人看得见,你怎么这么厉害,你这么熟,而且没有转弯末角,一带就带到了。他就说:「谢谢你,刚好时间到了,谢谢你喔!不过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会么快把我带到这里?」那人回答他一句话,他吓死了:「因为我是瞎眼的。」为什么呢?这个瞎眼的每天走的时候,都不看有没有雾的就知道路,他眼睛不必看,就到了。
       我告诉你,今天有很多人眼睛开大大,心里瞎了。还有一些人,眼睛瞎了,心里开了。你明白吗?哪一个好啊?你们回答吧。眼睛大大心里瞎,好不好?不好。眼睛瞎了,心里开大大,好不好?好。那么,你们要不要眼睛瞎了?你说:「我也不要。」最好是什么呢?眼睛开大大,心里又不瞎,啊!那就是最好的。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方向。如果你的方向错了,那么你多少钱也荒废,多少时间也浪费掉,多少资本也空了。所以,中国战国策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说我要到鲁国去,但是他的车就放在一个相反的方向。所以人家问他:「你的车向那边,你到底要到哪里去?」他说:「我要到鲁国去。」那个人说:「不行啦!鲁国不是这个方向,你的方向错了。」他说:「有什么要紧嘛,方向错了算什么,我的马很有力啊!跑得很快。」那个人说:「不行,不行,你的马有力,你越跑,离开鲁国越远。」他说:「怎么可能?我有很多粮草啊。」那个人回答说:「很多粮草更不行,你用粮草喂你的马,吃得饱饱跑更远,更不行。」他说:「管他什么,我的车很坚固啊!」那个人说:「你车很坚固更不行,因为你车越跑越快,却离开你要去的地方更远。」那个人不听话,所以他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所以,第一、信仰看见别人没有看见的。第二、信仰找到正确的方向。如果你的方向不对,你多少精力也没有用,你多少金钱也没有用,多少岁月也没有用,你要先把方向搞准了,你才投资;把方向搞对了,你才努力、你才拼命。这是重要的第二个原则。第三样、信仰是什么呢?信仰是抓住那真正可抓住的东西。信仰不是向空气发出去,信仰不是海市蜃楼,信仰不是天马行空,信仰不是自作多情,信仰不是一厢情愿,信仰是真正抓住可以抓住的,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有一个小孩子,在暴风雨的时候,手这样指来指去、指来指去。有一个人说:「你在做什么?你跟着天上起舞,是在做什么?」他说:「不!我不是在起舞,我不是在打拳,我在抓住一条线。」「你抓住一条线?你抓住什么线?」他说:「我的风筝在很高的地方,现在大风来了,使我的风筝飞得更高。我这条绳子是很结实的,很坚固的,所以我一直抓着风筝的绳子。」那个人说:「哪里有风筝?我都看不见。」这孩子说:「风筝已经升到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人说:「我看不见,你看得见吗?」他说:「我也看不见。」那人说:「既然看不见,你怎么知道风筝还在那里?」他说:「里面这个力量使我知道它还在那里,如果风筝已经断了,我就感觉不到任何的力量。」这叫做信仰,信仰是你抓住了可以抓住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当人心惶惶,大家很灰心丧胆的时候,有一些人胸有成竹,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因为他们的神是信实的,他们对神的信仰也是真实的,所以他们不会惧怕,他们不会丧胆,因为那条线给他的力量告诉他,神与他同在。
       一个人需要有结实的人生,有结实的人生是负责任的人生,有责任的人生是有信仰的人生,有信仰的人生是与神发生关系的人生。你看见了别人没有看见的,你找到了别人没有的方向,你抓到了真真实实、很结实,很扎实、很真实的上帝的应许。不但如此,你也找到自己应当尽的责任,这叫做信仰;不但如此,信仰就是对真理的真知识,我深深知道这是对的,所以我相信祂;我真正接受我所相信的,所以我要明白祂。这样,真正的信仰不是杀灭理性的,真正的信仰不是杀害你的思想功能,祂会激发你的理性功能正常化,能够实践化,真正明白真理的时候,你的信仰才是真实的。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走投无路,因为这世界的呼唤太多方向,一个年轻人又健康,又有精神,又很英俊,又有学问,每一方面都要争取你啊。大老板要争取你,社会人士要争取你,会赚钱的公司要争取你。我告诉你,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赚的钱是泗水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教会、最大牧师薪水的两倍。一千多会友的牧师,他赚的钱只有我的一半,我十七岁的时候。所以很多人要争取我,我从工作到现在没有失业过一天,我只要答应,很多人都要我。但是很多人要我,不等于我要很多人啊,因为我有我的立场,我有我自己的方向。当时我就开始列出许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义,我发现宗教太落伍,基督教太过时,宣教士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基督徒都是没有学问的老头,这些人真是不学无术,所以给外国人骗去。所以我追求的时候,我就接受进化论、我就接受无神论、我就接受唯物辩证方法论… 我就接受了辩证唯物论。
       我十七岁时,很少青年像我那样爱哲学,也很少青年人有我那样的程度。我早上念高中三,下午、晚上教两间学校,我上课卅堂,我教课四十堂,是我很年轻的时候,看自己了不起,其实是起不了。我看自己比别的青年更好,人家考书预备两个月,我两天就搞定,所以我感到自己很聪明、感到自己很时髦,很现代化、很科学化,所以我看不起宗教、看不起信仰、看不起上帝、看不起传道人、看不起牧师,感到自己了不起。就在那个时候,我感到我的母亲对我的爱是真的。神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宗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圣经是真的?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但我妈妈对我的爱一定是真的。但是我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无私的爱我?
       她卅三岁作寡妇,丈夫死了,她在上帝面前立志不再嫁。我妈妈很漂亮,但她就跪在上帝面前,立志要把上帝给的八个孩子辛苦养大。中国跟日本打仗的时候,卅三岁的寡妇亲手做工,从早到晚,把孩子一个一个亲身养大。人来求婚,全部给她拒绝,决定不再嫁,决定养大孩子成人,一个一个交给上帝。当我五、六岁的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所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那忠心的母亲祷告的声音:「上帝啊,你照顾我吧!你照顾我的孩子,给我这个清洁的寡妇,可以靠着你把他们养大成人,盼望你给我的八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失败的,盼望他们都是有信仰,都是有人格、盼望他们都是有学问、有道德的。我是一个年轻的寡妇,我没有力量,也没有多大学问。上帝啊!你要帮助我,你要照顾我的孩子,你给我智慧、给我能力把他们养大。」所以我每天早上五、六点起来,听见我妈妈祷告一个钟头,把孩子一个一个带到上帝面前,所以我对她的信仰非常佩服。
       有时候她会把我们带到山上去,参加清晨的祷告会。那个时候我住在厦门,厦门有两个祷告山。我妈妈常常把我们带到山上,跪在上帝面前,祷告上帝,所以我知道我妈妈的信仰是真的,她从来不随便,从来不欺骗,她殷勤做工。每个礼拜五她穿白衣服,下午两点就出门。我就问她为什么每个礼拜五她穿白衣服,下午两点就出门?她说:「上帝这么爱我,给我没有一餐没有饭吃,每一个孩子我都把他们养大起来,所以我现在每个礼拜五就拿一点米、糖、油去帮助比我更穷的人,我传福音给他们。」我很受感动。到下午六、七点回来的时候,她就告诉我们,今天帮助了哪一个寡妇,今天照顾了哪一个穷人,我们就受激励。
       当我十五、六岁时,慢慢地我开始讨厌基督教,看不起牧师,怀疑传道人,鄙视宣教士,我觉得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走狗、这些都是文化的侵略者,所以我不要跟他们在一起。当我对什么都怀疑的时候,我对妈妈的爱没有怀疑,因为我的母亲无论如何是清洁的,无论如何是伟大的,她的爱是真实的。从小看她清早起来,跪在那边祷告一个钟头,就感动得不得了。所以我心中就起了个争战:「如果有上帝,为什么世界充满痛苦?如果有上帝,为什么好人短命,坏蛋长寿?如果有上帝,为什么很多做好事的人没有好报?如果有上帝,为什么这么多贪官污吏飞黄腾达?但我再反过来想:如果没有上帝,为什么我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如果没有上帝,怎么活下去?她如果没有信仰,怎么会把孩子养大?她如果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人,早就嫁了,把我们丢到孤儿院算了。那么,为什么我的母亲会这样伟大?所以我就在挣扎中,思想什么叫做信仰?什么叫做宗教?什么叫做上帝?什么叫做相信祂?但是我不能啊,我不能信上帝啊,我相信人应当是猴子变的,我相信大自然是自己演化成功的啊!」所以在挣扎的中间,我试试看客观一点,所以我就说:「上帝啊,你在吗?如果你在,你在哪里?上帝啊,我现在在叫你的名字,你听见没有?如果你听见,请你注意听啊!你回答我。上帝啊,我有很多疑问,进化论的疑问,唯物论的疑问、辩证法的疑问、无神论的疑问,所有的疑问,你听见了没有?如果你回答我,你真正回答我每个问题,我立志到全世界去回答所有人的问题。如果你不回答我,就证明你根本不存在,我一生一世反对你。」我在上帝面前这样立约。我没有办法有信仰,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完全丢弃信仰,因为坏人很多,但是真正爱上帝、很好的人有,就是我妈妈。所以我挣扎、我祷告,我挑战、我发问,结果我交托给上帝。
       然后有人介绍一些书,介绍我去听道,我就试试看用谦卑的心、受教的灵,好好去听,好好去看。结果一路来看这些书、听这些道的时候,我好像有光照射到我心灵最深的地方,我感觉到应当有上帝存在,我感觉到真理虽然很难找,真理离开我们不远,但是祂的声音很弱、声音很小,我不能够因为世界暄嚷这么厉害,就不注意祂;我更不能因为祂的声音太小我就离开祂。有时候晚上我自己一个人祷告:「真理啊!向我说话,光照我的思想。如果我是傲慢的青年,你要击打我,使我苏醒过来。如果我是无知的愚昧人,你用大光照耀我、启发我,使我明白过来。」
       感谢上帝,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里,上帝的真理慢慢改变我,改变我,改变我,改变我,改变我,到十七岁那一年,我突然觉悟到神的存在,上帝的爱,基督的牺牲,祂圣洁生活、祂圣洁的道德、祂圣洁的公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耶稣基督,祂过完全、绝对圣洁的生活,没有一个宗教家的生活比耶稣更圣洁,没有一个宗教的创办人比耶稣更公义。我慢慢慢慢就发现信仰就在基督里面,所以有一天,当我听道的时候,上帝的灵深深感动我,后来我发现耶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突然间恍然大悟。当听完道的时候,我没有想到眼泪流到整个衣服都湿了,那一天我就打开我的心,接受基督进入我生命。
       我不是迷信,我也不是盲从,我不是讨人喜欢,因为我自己定下心,我不可以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基督教就是对的。我要反过来,如果基督教是对的,我才要相信耶稣基督。我不要因为生在基督徒的家里,就说基督徒好。如果一个人生在佛教家里就说佛教一定对,我是不会尊重他。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生在回教家里就说回教一定对,我不要这样做人。我要作一个因为真理就在那里,所以我就相信祂,不是因为我已经相信,所以这个是真理。这个原则搞清楚以后,我变成一个很负责任的勇敢青年,感谢上帝。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慢慢明白上帝,建立了信仰,而这个信仰变成我的力量,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不逃走;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我不惧怕;威胁来到的时候,我不妥协。我宁可死,我要坚守信仰;我宁可死,我都要站在真理的一方。就用这样的人生精神,我再活了五十多年,从十七岁那一年,到今年我七十岁有余,我过一个很坚强人生,我过一个很有内容的人生,我已经跑过全世界六百多个城市,我已经绕了地球一百零三次,我已经讲道超过三万两千次,已经对三千三百万人次讲道,为什么呢?因为信仰带来的能力是不能抗拒的。
       今天,我要奉主的名挑战你,问你:「你的灵魂在哪里?你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你在谁的手里过日子?你是不是花天酒地?你是不是醉酒邪恶?你是不是每一次遇到情欲都跌倒犯罪?你是不是纸醉金迷,每天就在酒、欲、钱的中间打滚?或者你今天要找到你人生的价值?找到创造你的上帝给你的应许,给你的真理,给你的救赎,给你的信仰?」我愿意为你们祷告,因为那一位爱我的上帝今天差遣我对你讲话。爱我的上帝也是爱你的上帝,祂把真的信仰给了我,祂也把真的信仰给你。有哪一个人你说:「我愿意把我心打开来,相信、接受上帝所给我这样的信心。」你愿意吗?你愿意这样的信仰,与我一同祷告,我们一同到上帝面前。
Dec 27, 2015 - Default    No Comments

Grant Horner – 读经系统

这是来自于 Grant Horner 教授的读经系统(文件)。他在1983年以一个初信者的身份去尝试这个读经系统。他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对圣经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当25年过后,整本圣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没有神学文凭,也没有圣经学院或基督教学校的学历。当年他甚至是一个被大学辍学的毒品瘾君子,自然也没有去主日学学习。他仅使用一张椅子、一盏台灯…还有他的圣经。如今 Grant Horner 已是出色的神学院教授(The Master’s College)。这套读经系统现在已经被人广泛使用并且因之受益。
Grant Horner 教授的读经系统是将圣经书卷分为10组,然后每天按顺序各组读1章,一天下来共读10章经文。因为圣经里每本书的长短都不一样,所以理论上你从不会遇到相同的组合。每一年你将完成阅读:

• 福音书 4 次
• 摩西五经 2 次
• 保罗书信 4-5 次
• 旧约智慧书 6 次
• 诗篇 2 次
• 箴言 12 次
• 使徒行传 12 次
• 旧约历史书 1.5 次
• 旧约先知书 1.5 次

当你读的次数越多,速度也会增快。最理想的速度是5-6分钟读一章,35-40分钟读完10章。太快和太慢都不好。比方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速度:快速略读、正常阅读、研读经文、细心冥想。而你应该有的速度是第一和第二之间。
这样的读法不是要快速读经,也不是要研读圣经,其目的很简单:第一,让人充分地阅读神的话语,对圣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以此更好地明白经文;第二,更加爱和顺服神。
10组的分类
• 第一组(89 天)
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
• 第二组(187 天)
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
• 第三组(78 天)
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希伯来书
• 第四组(65 天)
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大书、启示录
• 第五组(62 天)
约伯记、传道书、雅歌
• 第六组(150 天)
诗篇
• 第七组(31 天)
箴言
• 第八组(249 天)
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母耳记上、撒母耳记下、列王纪上、列王纪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
• 第九组(250 天)
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
• 第十组(28 天)
使徒行传
成功的秘密
• 选好一本圣经,不要经常换圣经,不然你很难爱上你的圣经。
• 每一天按顺序每组各读1章。当一本书读完后就继续下一本,当一个组里所有的书读完就重新读这个组里的第一本书。
• 尽量读得快些(但不是速读),要抓住整体的概念。读完一组就立刻到下一组。
• 阅读经文时不要磨蹭,也不要翻阅附带的参照经文。
• 不要停下来查找你不懂的经文。真正的理解来自于对圣经有一个整体的熟悉,而这需要大量的阅读经文。
• 如果你错过了一天两天,不要放弃,要继续坚持。多数人在2-3个星期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Grant Horner 读经系统:改良版》

Dec 5, 2015 - Default    No Comments

神的震怒(钟马田)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箴 9:10
     反对神的震怒这一项教义的人,多半是从功利的观点出发。他们说老式的讲道会吓跑人。反之,多强调神的爱就能够吸引人来。对于这种讲法,最简单的反驳就是摆出事实。当教会将神的审判和震怒推到后面去时,教堂的空位子就多了出来。
     时下流行的思想就是神的爱足以盖过一切,不管我们所行的是什么,神的爱终会叫一切都喜庆团圆。但是,教会越迁就人的口胃,到教堂来敬拜神的人数也越少。其实最严重、最不妙的打击还不是在人数而是在对神的信仰。当人不再相信神是全地的主,再以祂为永恒的审判者,当人对神的印像只不过是个笑口常开的好好先生时,人实际上已经不再相信神,也不再以为自己要向神交帐了。说什么单单强调神的爱,人就会信;宣讲神的震怒、公平、公义,人就会反感,根本与事实不符。人之所以继续相信神,乃是因为他知道 “敬畏耶和华” 是怎么一回事。
The Wrath Of God” by Martyn Lloyd-Jones
Oct 6, 2015 - Default    No Comments

Alexander Whyte 怀特 (1836-1921)

Portrait_of_Alexander_Whyte苏格兰的怀特牧师 (Alexander Whyte, 1836-1921) 生前曾享盛名及受人崇敬达半世纪之久。他的父母出生微寒,他自己受的教育有限,所有的机会,多半由他自己创造。他靠着做鞋匠学徒用微薄的收入雇另一个孩子读书给他听。1870年,他成为圣乔治教会 (St. George’s, Edinburgh) 的康德礼博士 (Dr. Robert Canddish) 的助手。三年之后,康德礼博士在去世之前,为怀恃按手,封立他为他的承继人。
怀特在圣乔治教会50年之久,他的讲道吸引人大排长龙,为要等候教堂开门听他讲道,甚至宁肯站着淋雨,也要到教堂听他讲那平常众人不喜欢听的救恩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他一次在苏格兰高地度假时的一次经验中深深印入他心中的。他描写那一次的经验说:“对我来说,好像上帝的声音,大力地命令我的良心,极清楚地说:‘…不要继续向前,不要退却,你要回去;勇敢地去完成交托你,要你去完成的工作。要开口讲,不要怕:要不惜任何代价,叫他们以上帝的律法作镜子,去看明自己的景况,你要作这个工作,因为别人不会去作。没有人愿意冒生命及声名败坏的危险,去作这项工作,而你这两方面都不必冒太多的险。你要回去,用你剩余的生命在指派给你的工作上,就是指出我百姓的罪,让他们看明,他们需要我的救恩。’”

“你要作这个工作,因为别人不会去作。没有人愿意冒生命及声名败坏的危险,去作这项工作,而你这两方面都不必冒太多的险。”

怀特常常引用一句讲到政治家葛莱司东的话:“他的勤勉,乃是他一半的天才! ” 这句话也可同样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在他不休止,也不匆忙的一生中,他作成了一个巨人所能完成的工作。
1884年,怀特被邀请在大总会中讲道。他的题目是:“传道的效率”;所用的经文是:“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 (雅歌 1:6)。他呼吁传道人追求最高的传道效率,才可使教会免于不育症。二十年之后,他说:“我宁肯所有懒惰的传道人都退出教会。所有的教会若要在这大家都辛勤工作的世界中兴盛,不久,就都必须如此行。”
像他那样每周讲道五次,是需要专心读书的习惯的。每周星期一,早上九时 (Mon, 9 AM),他一定到书房。他的传记作者麦加拉康说,他曾详细地描写他一日的生活:“上午,他会小心避免任何打扰;上午九时之后的四小时 (9 AM – 1 PM) 是他保留为研读的神圣时刻… 除非午餐时必须奉陪客人,通常他只是在书房用清淡的午餐。午餐后不久。他即开始他的牧养工作,拜访,及其他工作,直到午后六时 (6 PM)。虽然,晚上若有工作,他会稍早一点回来,其他的晚上,他会在书桌上及祈祷中消度。
到了周六下午一时 (Sat, 1 PM),他要在周日讲的两篇讲道就都已准备好了;下午及晚上都与朋友们一起度过,一直到晚上九时四十五分晚祷 (Sat, 9:45 PM) 的时候。在周日,他早上六时 (Sun, 6 AM) 就开始工作。他在早餐之前要先花两三个小时在书房中祈祷及修改讲章。显然,其他日子的上午,也是用在灵修上。
巴博在其所写的怀特传记中, 有一帧照片,照的是怀特一本加活页纸的圣经,打开在《约翰福音 第十四章》。他说,怀特在四十年中,每天都写一两条注释在这本圣经中,这本圣经成了他的档案资料系统怀特讲到他必须记录下来一些材料时说:“没有人知道,我的记忆让我损失多大! 因为他没有像司布真 (C. H. Spurgeon, 1834-1892) 那样的装备帮助他记忆,他就在他最常用的圣经中写下他的笔记,因此,这些资料总是在他的手边。
怀特在七十几岁时写的一篇论文《传道人的报偿》中说:

“传道人在传道工作中最大的报偿是可以让自己研读上帝的话。他人偶尔去行的,可能对我则是经常的事”;他说:“早、午、晚,圣经都必须在我手中。”

其他书籍对怀特也有强烈影响。由于他研读了劳威帘 (William Law) 的作品全集,他的人生有了新方向。“当我第一次打开劳戚廉的作品时, 那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大日子,我感到他的手在我的心上,在我的头脑中,在我的良心里,并且在我活着的日子,每一天影响我里面整个的人。”
以后他说:“我若在死前还有时间准备我自己,我知道我要将一些救恩的杰作放在最靠近我床边的书架上。你要知道这些是甚么书吗? 我的新约圣经,我的 ‘乐园’,我的 ‘本仁约翰’ (John Bunyan的天路历程),尤其是末后在约但的场景:我的 ‘圣徒的安息’ (The Saints’ Everlasting Rest),‘作信徒的好处’ 卫斯理及他的赞美诗。因为我随时可能死,让我每一天都有几分钟将手放在这天国的书架上吧,尤其是每天晚上,免得忽然之间,在我的案情中,公鸡啼了。”
怀特确是在1921年一月在他的睡眠中去世。除了圣诞及复活节短暂的假期之外,他至少用暑期的两个月,在晚年,则用三个月,离开爱丁堡 (Edinburgh) 去度假。但这些度假的日子,都是用在读书,默想,及写作上。他的时间,第一优先是用在准备冬天所举办的训练班上。他先为训练班列出整个大纲,这些训练班包括 《伟大的圣经人物》,《伟大的福音派继承者》(三卷到他时代为止的福音派伟人传记)。他为了度假预备了特制的木箱,装满了书籍。到达目的地之后,他就将箱盖取下来,成为他临时的书架。
怀恃所著《使徒保罗》一书中,有一段十分动人的论到读书的话:“他活拨的灵性,以及他能活在圣经中的能力,使他的讲道具有特殊的风格.” 怀特的一位助手讲到他在 “年轻的官” 讲章中所讲的一段道说,他使会众看见那位年轻的官回旋著掉入地狱的幽冥之中,回旋著,回旋著,正要消失在无底坑之时,他在讲台上弯下身来,用熊熊的眼睛望着他,喊著说:“我听到了!那是宇宙的讥笑声,哈!” (cf. 太19:16-22; 可10:17-22; 路18:18-23)
怀恃出名的作品有:《圣经人物》、《使徒保罗》、《劳威廉》、《人物与特征》、《雷德福及他的信函》。
怀特的日常工作极有条理。早上、中午、晚上,他都手持着他那本活页加白纸的圣经。至少,每个夏天,他都将两个月的假期,用在读书,默想,写作及一 年中的每个聚会的计画上。这些条件,使这些原先只是鞋匠学徒的他,最终成为该会总会的会长,一所大学的校长,并且无疑地,也是他那一代苏格兰最伟大的传道人。
Sep 30, 2015 - Default    No Comments

你遇见主了吗

多少人在变相出卖福音
多少人把教会当成玩乐
多少人嫌路窄无奈退去
多少人没有真福音可听

是自己的手放下了世上的享受,
是自己的脚甘心到苦难的道路上来奔走!

当你把贫穷的行装背上了肩膀,
却想到了还该去看看年老的爹娘!
你原打算同样地
用勇敢的微笑去告别他们,
但还未曾笑出的时候,
热泪,却早已漱漱地流到脸上……

Pages:«1...888990919293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