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
If we teach children that they can love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love God, one day they’ll love the world and leave God.
如果我们教导孩子,他们可以爱世界上的事物又爱上帝,有一天他们会爱世界而离开上帝。
Cong Fang读经祷告、追求圣洁、彻底奉献、传福音 |
If we teach children that they can love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love God, one day they’ll love the world and leave God.
如果我们教导孩子,他们可以爱世界上的事物又爱上帝,有一天他们会爱世界而离开上帝。
历史背景
出处:《历代教会信条精选》赵中辉 译
《迦克墩信经》是在 451 A.D. 召开的第四次教会议会中制定的。当时因为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基督论 (Christology),以致造成东方教会的混乱,其中以涅斯多留 (Nestorius,活跃于428-451 A.D.) 和 犹提干 (Eutyches, 380-456 A.D.) 为最主要的困惑。涅斯多留宣称「基督不单具有神人二性 (two natures),并具有双重位格 (two persons)」;涅氏的本意原是要保持基督人性的完整,但是因为矫枉过正,以致将基督的神人二性分离了。犹提干则站在相对的立场,宣称「基督只有一个位格,但也只有一个性,就是神性」,因为祂的人性已被神性完全吸收了,就好像一滴醋落入大海里消逝一样。因为涅氏已经在431年召开的以弗所会议 (Council of Ephesus) 中被定为异端,所以犹提干就成为这次迦克墩会议 (Council of Chalcedon) 最主要的攻击对象。
两个异端:
这次会议的召集人是罗马皇帝马仙 (Marcian, 396-457 A.D.),参加的成员有来自东方教会的主教500人及教皇代表数位。起初大家一致通过接纳《尼西亚信经》、大利欧 (Leo the Great) 的《大卷》 (Tome),和区利罗写给涅氏的信件,以这些作为基督论的正统,并不打算重新制定信经。但是马仙和政府代表认为如果不重新清楚诠释基督论,就不足以解决教会的纷争,于是极力要求重定信仰告白,会议就决定制定《迦克墩信经》。《迦克墩信经》虽然没有解释基督神人二性的奇特性,但是它制定了一个正统的模范,并且显明救恩 (salvation) 之所以可能,正是因为基督是神也是人;因此这份信经成为基督论正统的准则。
《迦克墩信经》有两个重点:
(一)极力维护基督单一位格的完整,强调祂是三位一体(Trinity)中的第二位,是神与人在一个生命中实在和不断的合一。
(二)完全强调基督神人二性的分别:从神性而言,基督与父神「同体」(就是「本体相同」,或「本质相同」);但就人性而言,基督又与人类同体;这二性,一方面不相混合、不相吸引──「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但另一方面又不可分离──「不能分开,不能离散」,而且这二性存在于同一个位格之内。
「上帝之母」的解释
出处:《迦克墩信经》中的上帝之母:再思基督独一
作者:曾劭恺
正统基督论最重要的信经《迦克墩信经》给予马利亚的称谓「上帝之母」,是经过一番神学激辩后,大公会议作出的裁决,也是历代大公教会所接受的正统。
假如我们说 “马利亚是拿撒勒人耶稣的母亲,但不是圣子上帝的母亲”,我们就等于是把基督的存在分成了两个主体。这等于是在说拿撒勒人耶稣是马利亚的儿子,但圣子上帝没有成为马利亚的儿子。这无非是把基督分割成两个位格。因此,当《迦克墩信经》宣告马利亚是「上帝之母」时,其实是在宣告进入马利亚的母腹、由马利亚所生下的那一位,就是圣子的位格,而不是圣子之外的另一个位格。
我们相信一位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祂是一个位格、一个存在主体;我们所信的不是两位基督。若不明白这真理,那么讨论基督的神人二性的时候,就很容易落入各种异端的思想。在「一位基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接着思考基督的神人二性。
链接:历代教会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