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救恩論

編輯自 AI 及其他資料
救恩 (Salvation) 是一場從神的預定到最終得榮耀的全備之旅,涵蓋稱義、成聖和得榮耀,完全由神的恩典和基督的工作成就,信徒僅憑信心領受。

1. 救恩的起源:神的揀選和恩典

  • 救恩完全是出於神的恩典,而非人的功勞 (弗 2:8-9)。
  • 神在創世之前在基督里揀選了祂的子民,預定他們得救 (弗 1:4-5; 羅 8:29-30)。
  • 救恩的每一步都是神主動施行的,人被動接受。

2. 救贖的過程 (救恩次序,Ordo Salutis)

救贖的不同階段又稱為 “救恩次序”,是密不可分、前後相連的:
  • 有效呼召 (Calling):神通過福音有效地呼召罪人,使他們重生 (羅 8:30)。
  • 重生 (Regeneration):聖靈賜下新生命,使人能回應福音 (約 3:3-8)。
  • 悔改與信心 (Repentance and Faith):重生之人出於恩典回應福音,相信基督並悔改 (可 1:15)。
  • 稱義 (Justification):罪人因信基督被算為義,脫離罪的刑罰 (羅 3:24-25, 5:1)。
  • 成聖 (Sanctification):信徒在聖靈幫助下,逐漸勝過罪的權勢,活出聖潔的生命 (羅 6:22; 來 10:14)。
  • 得榮耀 (Glorification):信徒在末日完全脫離罪的存在,得享永遠的榮耀 (羅 8:30; 腓 3:21)。

3. 得救的基礎:基督的完全工作

  • 得救完全基於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贖和復活 (約 19:30; 林前 15:3-4)。
  • 祂的工作解決了罪的刑罰、權勢和存在的問題,確保信徒的完全救贖 (來 10:10-14)。

4. 得救的確據與保守

  • 凡真信基督之人必然蒙神保守到底,不會失去救恩 (約 10:28-29; 羅 8:38-39)。
  • 信徒因神的應許和聖靈的印記可以確信得救 (弗 1:13-14)。

得救的三重維度:已然與未然

得救的概念同時涵蓋了信徒在相信的那一刻和將來的救贖完成:在相信的那一刻已經完全被贖,在將來最終得榮耀時,救贖將完全彰顯 (來 9:28)。這體現了救恩的「已然」與「未然」(Already and Not Yet) 的雙重性質

1. 過去 (已然):已然完成的救恩

  • 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救贖已經一次性完全成就,稱義的確據已經賜下 (約 19:30; 弗 1:13-14; 來 10:10)。
  • 信徒藉著信心接受基督的救贖時,就是在相信的那一刻,基督的完全贖罪立即生效。信徒所有的罪 (過去、現在、將來的罪) 都被赦免,不再面臨定罪,並因基督的義被算為義 (因信稱義),與神和好 (羅 3:22-24, 5:1, 8:1;林後 5:21)。
  • 這是救恩的「法理成全」,即稱義的恩典,是救恩在過去的完成事件——基督的代贖和復活——中已經實現的部分。

2. 現在 (部分實現的已然):正在進行的救恩

  • 信徒在成聖的過程中,靠着聖靈不斷得勝罪的權勢,被更新成為聖潔 (羅 6:19; 林後 3:18)。
  • 這部分的救恩是「正在進行中」,信徒在實際生活中經歷神的救贖能力,但同時仍與罪爭戰 (腓 2:12-13)。
  • 這是救恩在時間中的持續性

3. 將來 (未然):尚未完全的救恩

  • 信徒將來會在基督再來時經歷完全的得救,即身體和靈魂的完全救贖,罪的存在和影響將徹底消失 (羅 8:23; 腓 3:21)。
  • 這是救恩的最終完成,信徒得榮耀,與基督永遠同在 (啟 21:3-4)。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