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 20,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聖約神學 的不同路線
主流的聖約神學 (大多數歸正神學院)
- 三大聖約架構:救贖之約、行為之約、恩典之約
- 摩西之約 屬於 恩典之約 的施行階段
- 強調聖約的統一性和恩典的延續性
- 嬰兒洗禮是對聖約子民的標誌。
- 代表:加爾文、伯克富 (Berkhof)、巴文克 (Bavinck) 等
Meredith Kline 的聖約神學 (加州西敏神學院)
- 三大聖約架構:救贖之約、行為之約、恩典之約。
- 摩西之約是行為之約的 “再頒布” (Republication),主要針對以色列的屬地國度。
- 強調 “宗主條約” (Suzerainty Treaty) 結構,突出神是宗主,以色列是附庸,順服則蒙福,不順則被逐。
- 聖約之間強調不連續,摩西之約不是恩典之約的延續。
- 保留嬰兒洗禮,但其意義不同於傳統路線
- 代表:Meredith Kline (克萊恩)、Michael Horton 等
浸信會的聖約神學
- 接受救贖之約與行為之約的概念
- 認為恩典之約在新約才正式設立
- 否認摩西之約是恩典之約的施行階段,視其為與行為之約相似的國度性約
- 拒絕嬰兒洗禮
- 強調舊約與新約的斷裂性與實現的漸進性
- 代表:Conrad Mbewe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