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 2018 - Default    1 Comment

赵中辉:一篇给传道人的信息

本篇信息之目的乃是特别论到有关神所选召,为神传达并教导其恩言者的一些事:彼等已为寻求人灵魂的永远福气,献上了他们整个的时间和精力,并为那严肃而重大的工作装备自己。他们主要的事工乃是传达神的真理,并将所传的见诸实行,为听道的人树立个人敬虔的模范。他们所传的既是真理,其中就不应当搀杂错误,就应当是纯洁神的话。传讲错谬之道理以代替真理者,非但神受辱,主道蒙羞,且令听者受害,引读者误入迷途。 
   
  传道人之事工系至尊而且最为神圣的选召,此选召享有至大之特权,并应负绝对之责任。他承认自己为主耶稣基督之仆人,至高者所差遣的使者。曲解主的心意,传另一个福音,误解神所交托他的信息,乃是罪中之罪,应被诅咒《加 1:8》,所受的刑罚比任何人更重。圣经明言,神更重的愤怒与刑罚为不忠实的传道人永远存留《太 23:14; 犹 13》。如果我们对所托付的不忠心,那么 “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 3:1》的警告已经发出。每一福音使者都当向那吩咐我们牧养群羊的人交帐《来 13:17》,为主所交托给我们的灵魂有所回答。如果传道人未能警告恶人,则他必要死在罪中,神说“他的血我必要向你追讨”。《结 3:18》
   
  如此传道人的主要责任,乃是 “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 2:15》。在全部圣经中,所给予传道人的劝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不求人的奉承,只得主的赞许。一切目的,均属次要,将自己交托给神——自己的是心意与品格,在神前的行事为人,凡是按着主所启示的旨意行。如果主不喜悦你,你的“工作”、你的 “服事” 还有什么价值呢? 
   
  “作无愧的工人。” 要殷勤、忠实地运用神所给你的时间和才干。要注意 “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传 9:10》的经训。殷勤不可懒惰。传道之工没有给粗心者、懒汉稍留余地,乃是那肯为基督的缘故准备牺牲之人的事工。传道人应当比矿工更加劳苦,比商人在写字间所费的时光还要多。如果传道人想要得到神的喜悦,作无愧的工人,他就当格外劳苦,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 4:15-16》。这是主给他的仆人的另一命令,这命令包括非常广泛。主要求工人当全神贯注在他的工作上,把能力和时间奉献给神。避免一切属世的事业和风俗的任务,勤于所交托的事工。传道人称为主的精兵,表明他们蒙召的正当职务就是努力和劳苦;“监督和守望的”应当留心、关切他的工作。但是最要紧的如果要想他们的工作对别人发生功效,他们必须注意个人在恩典与敬虔上的长进。 
   
  传道人也当特别注意自己的读经,在讲解圣经之前,应当用灵修的工夫读经;那就是说在寻找讲道题材之前,先适用在自己的灵性上,而得到祝福。不能时时刻刻领受新的东西的人,也不能够常把新的东西分给人。传达给别人的,首先必得亲耳听见,亲眼见过,亲手摸过《约壹 1:1-2》。 
   
  在讲台上只一味引证圣经是不够的,信徒可以在家里读神的话:所需要的是解释与应用。“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徒 17:2-3》。但讲解(原文是 “打开”)圣经令信徒得益,需要长久的时间,只在圣经学校读了几个月,或在神学一、二年是不够的。必须在坚苦的经验学校中亲受神的教导,方能有资格解明神的话,以致神的亮光才能临到信徒属灵的难题。因为圣经解释经验,经验解释圣经。“智慧人的心,教训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长学问”《箴 16:23》,这种学问在任何属世的学校中是得不到的。一是从痛苦的经历中获得的,一是藉着更深的认识神而增加的。我们必须先在神而前得安慰,然后我们才能安慰别人《林后 1:4》。 
   
  传道人不光是用灵修的工夫读圣经,也要殷勤读经。如果他要想“拿上好的麦子”牧养羊群,就必得每日殷勤读经,直到一生之末。但可惜有的人,一旦按立牧师,圣经也就束之高阁了!圣经是属灵财宝的无尽矿场,我们愈得到它的丰富(深深地挖掘),就愈知道还有更丰盛的尚未得到,我们所领受的是何等渺小。“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 8:2》。 
   
  若不是时常殷勤读经,仔细用祷告的工夫考查其内容,神的话是不易明了的。并不是说圣经难解。乃是说,如果神的仆人要彻底详知神所启示的全部真理,为听众摆设丰盛的宴席,就必须天天考查圣经,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来挖掘神之不尽宝藏。论到那智慧的传道人有话说:“他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传 12:9-10》,因他整个的精神是在发现施教的本质及其优良方式。 
   
  传道人应当是一个最能讲解圣经的人《徒18:24》。但为达此目的,他必须将一切其他的兴趣置于次要地位。时常提醒自己,当拿起圣经时,要问这是谁的书?于是敬虔之心油然而生,也能证明 “我的心畏惧你的言语”《诗 119:116》这句话为真实。他必须以谦虚的心接近圣经,因为神惟独向这样的人施恩。他必须以祈祷的精神来读经,祈求神说:“我所看不明的,求你指教我”《伯 34:32》圣灵光照的恩典常把神的奥秘启示给谦卑的人,对学者却封闭起来。为了领受超自然的真理,圣洁的心也是同样不可或缺的,因为悟性的澄清与心之纯洁是有连带关系的。此外尚须谦卑仰望神的帮助,“要按照你们的信心给你们成全”。 
   
  传道人的主要任务,就是清楚,正确解明神的道。他的工作完全是解经式的——把所论的每段经文中的正意拿出来。正如本格尔所说:“解经者好象一个掘井的人,不是把水放到井里去,乃是叫水从井里流出来,不改变方向,不停止地掘。换言之,他决不可轻忽圣经,也不可将不正当的意思加在圣经上。 
   
  有时由于个人的宗派观念,取悦听者,就避免陈述某段经文的正意。马丁路德说:“我们决不可把神的话按着我们的意思去解。我们决不可曲解(折断)神的话,让神的话来折断我们”。最可耻的是这样的人,用自己的思想发表了一套言论,然后还大言不惭地说“耶和华如此说”。如果药剂师必得按律法照医生的处方正确调剂,士兵必须—字不差地传达命令,否则必受严罚,那么处理属神、永远之事的人,更当如何留意他的教科书?解经者的工作犹如《尼 8:8》所说的:“他们清清楚楚地念神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他的责任就是将正确的意思附加在圣经上,“可以诚实讲说我的话,糠秕怎能与麦子比较呢?这是耶和华说的”《耶 23:28》。

Jan 2,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去是必需的,活不是必需的

一次,有一位士兵决意要向某路前进。他的向导告诉他,这条路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丧命。这位士兵却回答说:「去是必需的,活不是必需的。」
Dec 22, 2017 - Default    No Comments

作贵重的器皿

走上讲台的不少,走入人群的不多。
博览群书的不少,熟读圣经的不多。
向神祷告的不少,与神交心的不多。
说话谦卑的不少,生活圣洁的不多。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 2:21)
Dec 18, 2017 - Default    No Comments

转载:我如何学习超过一小时的祷告

■ 朱天赐
          一位牧师说过,“很多基督徒无法祷告十分或十五分钟以上,他们当然无法想象祷告半小时、一小时或三小时是什么样子。” 1995 年前,我就是那“很多基督徒”中的一位。
          1988年,我才开始读研究所不久,神的救恩临到了我。因着一位导航会的弟兄,我信了主,并加入导航会这个大家庭。我就在背经、查经、与人分享信仰、每天灵修和一对一门徒跟进的环境下开始成长。圣灵的工作相当强烈,以致一年后我已经开始思想全时间服事的可能性。那时我极爱圣经,每读一句,就有一个感动。常常是边读边流泪,在主面前不住祷告、谢恩。
          毕业后,再次进入社会工作。白天工作,晚上则参加导航会的服事、聚会。工作和服事的份量越来越重,信仰上的感动却越来越少。感动少了,灵修时间跟着少了,批评、论断和不好的脾气也来了,属灵的生命正一点一点地流失。教会事工上依然热心,关怀带领上仍然积极,但内在生命的低落光景,人看不到的,神完全鉴察,“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诗篇 44:21)。
          后来,因着结婚及工作变迁,我搬了家,也换了教会。远离了服事的地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停掉原来的服事及团契聚会。从那时开始,我把重心转到工作上,开始关心升迁及上司的奖赏。那时,我对自己可以说是满意也可以说不满意。满意的是,人对我在工作的表现上有很高的肯定;不满意的是,我对这种以追求自我成就为目的的生命,越来越觉得没意义。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几乎不曾读圣经,没有团契,更没有服事。我心里不断在问为什么,也不断给自己找理由。外表上,我有敬虔的样子;但内心里,却失去了信仰上起初的感动。这段日子,内有属灵的挣扎,外有家庭的担子及工作的需求。记得有一天我的上司从美国来台,找我开会。我当时不到一岁的儿子突然急病,我只好返家和太太往医院挂急诊。医生当场判定马上住院。此时太太的泪水、儿子的哭声及公司催我回去开会的电话声全夹杂一起。望着躺在我怀里高烧不退、有气无力的儿子,我眼泪也掉了下来。后来的日子,连太太的身体也差了,甚至到了也要住院的地步。我日夜向神哭求,“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哈巴谷书 1:2)
          这种内外熬炼的日子有一年多,是我一生难得的经历,颇值得回味。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约伯记 23:10)感谢神,他带领我走过来了。
          日子较平静后,我又开始思索为什么会失去信仰上的感动。起初因着对神话语的渴慕,我不仅日日查经研经,甚至背经,也喜爱团契聚会,分享神的话语;更因热切要看到人因神的话语感动而归向神,所以积极服事,探访关怀,发单张等等。可是当感动逐渐消退,这些种种所谓的听道行道,就变得越来越枯燥,渐渐就成为一种重担。我感觉不对劲,但周遭的见证及教导都告诉我们信仰不是靠感觉,我极端困惑。为什么对神的感动时高时低被认为正常呢?为什么信仰里失去了感觉的部分仍被认为不重要呢?为什么周遭一些服事的弟兄姊妹也常常感觉服事的担子很重呢?难道我们和神的关系上有问题或失去了什么吗?难道是失去了祷告吗?这时我好象听到神的声音说:“是。” 可是我也会祷告啊。查经聚会前一两分钟祷告;任何福音行动前三四分钟的祷告;个人生活中的饭前、睡前、甚至开车前也祷告;灵修中有时为一些自己或别人的需要祷告。
          但是这些只是社交式的祷告(social prayer),只有祷告的样式而已。那什么是真正的祷告呢?
          带着这种渴望,我开始参加教会的祷告会。第一次踏进祷告会时,看到每一个人都跪在地上,对着诗歌不断地唱着,不停地祷告,我也跟着跪下来。突然,眼眶一阵温热,泪水骤然涌出。我对神的亏欠就象幻灯片一幅一幅在面前闪过,我一个一个地认罪,圣灵一次又一次地安慰,隐藏在我心里的重担一个又一个地卸下来。多么舒畅的感觉,好象刚信主时那样轻省!从那时开始,我对祷告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喜爱与感动。后来通过敬拜赞美生活的操练,使我更加渴慕祷告。同时也从教会中几位祷告的人身上看到祷告的能力和果效。我因此开始练习每天固定祷告一个时段。从五分钟开始,增加到十分钟,最后到半个小时。我沉睡的灵渐渐醒了。
          记得那是一个五点多的清晨,在祷告山上,我从床上一跃而起,顺着宏亮又美妙的敬拜歌声,直奔会堂,心想:“我在祷告上已沉睡好多年,不能再落后了。”本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冲进会堂的,想不到,一到会堂,前面几排已经跪满了祷告的肢体,原来好些人已经祷告一整夜了。我俯伏在地,心中一酸,泪水涌流出来,向主说,“主啊,我果真在祷告上迟到了好几年。本以为自己是在前的,现在才知道自己已在后好远好远。”那一早的认罪,对我而言极为深刻。我求神帮助我一天至少能祷告一小时。
          1996年我因公出差到韩国的汉城。有一个主日,抱着好奇心想知道世界最大教会是什么样子,我参加中央纯福音教会的主日崇拜,那一场是赵墉基牧师的讲道。他的讲道简洁有力,我印象深刻,但没有感动。聚会后,我和一团美国来的访客被邀到一个简报室,一位长老为我们简报这个已有七十多万会众、二万五千多个细胞小组的教会的现况,我印象更加深刻,但心里仍无感动。结束后,他提到如果我们晚上有空,可以到会堂来参加隔天晚上的通宵祷告,我心开始摇动。他继续说,“如果今天不行,明晚也可以;明晚不行,后天也行……”原来这教会几乎每晚都有通宵祷告会。教堂外面也有一辆定时的巴士载人上祷告山祷告。我心终于被震撼,原来这教会成长的秘诀在于祷告!这个教会的牧者平均每天有三至五个小时的个人祷告生活。
          会后,我在那里刚好看到一本关于祷告的小册子,我就买了一本,用三天时间读完。最后一天下班回到饭店房间后,我马上用书上的方式跪下来祷告。这一跪就是两个多小时,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自己祷告这么久,心里充满说不出的喜乐。从那时起,我的祷告生活越来越稳定,每天祷告一小时已不再是难事,反而是喜事。祷告已不再是嘴巴上的知识,而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奇妙的是因着祷告生活的建立,这几年来,属灵上的感动,几乎持续不断地成长;对圣经的领悟似乎更深;服事上感觉省力多了,而且果效似乎比以前好多了。圣经的话语常常是那样鲜活地呈现在我眼前。
          再次查考四福音时,我开始注意到一件事:主耶稣花最多时间的事工,好象不是探访、医病、赶鬼,而是祷告。天亮前祷告—天未亮,主耶稣就起身,独自到旷野祷告(马可福音 1:35)。日落前祷告—主走了一天的路,忙完一天的布道,服事五千多人后,并没有休息,而是差走众人,独自往山上去祷告(马可福音 6:46)。通宵祷告—“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路加福音 6:12)。四十天禁食祷告(马太福音 4:1,马可福音 1:13,路加福音 4:2);以及耶稣常常“退到无人之处祷告”(路加福音 5:16)。这是主的祷告,实在令我震惊、稀奇。震惊的是,我以前查经时,怎么只注意主传福音的方式,却把重要也是极其明显的部分—主的祷告—给忽略了。稀奇的是,主的祷告好象是在拼命一样,没有休息;而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主甚至是“极其伤痛”(路加福音 22:44)。圣经里描述看主行神积、听主讲道的人很多,可是愿意同主这样祷告的人,几乎一个也没有,因为门徒都睡了。 “怎么样,你们不能和我一起儆醒一个钟头吗?”(马太福音 26:40,引自现代中文译本) 两千年前的门徒这样被主责备,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教会又有多少进步呢?教会有祷告会,但真正在祷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那更要紧的事,即会众日常的祷告生活是否被看重呢?我们常有一整天的研讨会,但有过一整天的祷告会吗?
          昔日我一直以为只要在研经解经,甚至背经上有些根基,就是真正扎根在真理上。但我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马太福音 22:29)圣经,一本“祷告之书”,我若真明白,就不可能对祷告不热切。倘若不热切,怎能晓得并经历圣灵充满的大能呢?
朱天赐 来自台湾,现就读于芝加哥三一神学院。
Dec 4, 2017 - Default    No Comments

Highlights: Pastor, Aim to Preach Simple Sermons

Simple Preaching
“A sermon should be a bullet, not a buckshot.” — Dr. Haddon Robinson
“Faithful preaching is marked by simplicity. And simple preaching best serves others by communicating the point of the passage in a clear and Christ-centered way.” — Jeff Wiesner
“A sermon should contain one ‘big’ idea in a simple,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In other words,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 should be the main point of the message.” — Jeff Wiesner
“Unless you are simple in your sermons, you will never be understood.” — J. C. Ryle
“Are you able to summarize every sermon in a sentence?” — Jeff Wiesner

Know Your Congregation
“The preacher must labor to clearly explain and apply it to his own context and congregation in language they can understand. What might this look like practically?” — Jeff Wiesner
“Know your congregation. Don’t preach in language of the congregation you wish you had.” — Jeff Wiesner
“Short sentences and full stops will allow your congregation to thoughtfully keep up with your sermon.” — J. C. Ryle
“Avoid cleverness and smartness. The people will detect this, and they will get the impression that you are more interested in yourself and your cleverness than in the truth of God and their souls.” — Martyn Lloyd-Jones

Exalting Christ and Him Crucified
“The New Testament describes only three things as being ‘the power of God’ — ‘the gospel’ (Rom. 1:16), ‘the cross’ (1 Cor. 1:18), and ‘Christ’ (1 Cor. 1:24).” — Jeff Wiesner
“All the simplicity in the world can do no good, unless you preach the simple gospel of Jesus Christ so fully and clearly that everybody can understand it. If ‘Christ crucified’ has not his rightful place in your sermons, and ‘sin’ is not exposed as it should be, and your people are not plainly told what they ought to believe, and be, and do—your preaching is of no use.” — J. C. Ryle
“When divorced from the grace of Christ, knowledge and obedience regress into wearisome moralism.” — Jeff Wiesner
“Simple sermons that are useful to souls always aim to clearly proclaim ‘Christ crucified’ (1 Cor. 1:24).” — Jeff Wiesner
“The primary goal in preaching simple sermons—in exposing the point of a passage and employing simple language—is for God’s people to see Christ more clearly and to love him more dearly.” — Jeff Wiesner
Pages:«1...65666768697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