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Mar 9, 2016 - Default    No Comments

轉載:鍾馬田的講道法

J. I. Packer 一篇未出版的文章,他於多年前應邀評估 Martyn Lloyd-Jones 鍾馬田 的講道,其中一段如此說:

他 (Martyn Lloyd-Jones) 慣用的方法就像以賽亞那樣:先概述人的自命不凡——在道德、宗教、文化上想像出來的偉大與充足——他就揭穿它們,使人威信掃地,暴露他的軟弱、無用、與罪,目的是接著要高舉神為獨一的救主。鍾馬田講章的要旨始終是指出人的渺小與人、神的偉大。
——Clyde E. Fant, Jr. and William M. Pinson, Jr., 20 Centuries of Great Preaching, vol. 11 Maier to Sangster (Waco, TX: Word Books, 1971), p. 270

鍾馬田著,夏蔚譯《Preaching and Preachers 講道與講道的人》 p. 112-113:

講道的主要目的是甚麼?我想是這樣的,講道要使人們感知神以及神的同在。正如我之前所述,過去的一年我一直病著,也就有機會、有榮幸去聽別人講道,而不是自己講。在帶病聽道之時,我所尋找、嚮往和渴望的就是這一點。我可以原諒一個人講道講得很糟糕,我也幾乎可以原諒任何其他事情,前提是這個講道的人使我認識到神、餵養我的靈魂。即使他自身有缺陷,但是他若能讓我感覺得到他正在處理一件非常偉大、非常光榮的事情,若能讓我稍微地瞥見神的威嚴與榮耀、我救主基督的愛以及福音的壯麗,我幾乎可以原諒他的一切。如果他做到了這些,那我就欠了他的債,我深深地感謝他。因著在當下為我們所提供的一切,因著在永恆的未來那美好的無限可能性,講道是人能夠從事的最奇異、最激動人心的事情。

“I can forgive a man for a bad sermon, I can forgive the preacher almost anything if he gives me a sense of God, if he gives me something for my soul, if he gives me the sense that, though he is inadequate himself, he is handling something which is very great and very glorious, if he gives me some dim glimpse of the majesty and the glory of God, the love of Christ my Savior, and the magnificence of the Gospel. If he does that I am his debtor, and I am profoundly grateful to him.” – Martyn Lloyd-Jones

Mar 7, 2016 - Default    No Comments

Jerry Bridges (1929–2016): Five Lessons from a Remarkable Life of Faith

Five Points:
 
1. Specifically apply the Bible in daily life.
2. Union with Christ
3. The Doctrine of Election
4. Daily preaching the Gospel to self
5. Dependent to the Spirit and responsible to growth.

 
http://www.desiringgod.org/interviews/jerry-bridges-1929-2016-five-lessons-from-a-remarkable-life-of-faith?utm_medium=feed&utm_source=feedpress.me&utm_campaign=Feed%3A+ask-pastor-john

Jan 31, 2016 - Default    No Comments

唐崇榮:信仰是什麼?

      信仰是什麼?信仰是在看得見的世界中,看見那看不見的另外一個世界。你跟外國人講話的時候,你講的他明白,他明白了會說:“Isee, Isee.” 你就問他:“What do you see?” “I see the problem, I see the solution, I see the answer, I see the possibility.” 所以這裡面是一種看見,信仰就是一種看見,看見你所沒有看見的。你看見的是物質的世界,但是狗也看見物質的世界,豬、貓、牛都看見物質的世界,信是看見了超物質的世界。
       老人家看人比我們更準,因為他看了幾千、幾萬個人了,一個人眉毛一動、手一動,他就知道這個大概壞蛋不壞蛋。他說:「這個人,你不要跟他交朋友。」「爸爸,不要這樣主觀啊,爸爸不要這樣挑剔,我看他很好。」爸爸說:「你聽我,我看見這個人不大對。」「你怎麼看?你看的眉毛我也看見,你看的眼睛我也看見。」爸爸說:「你不懂。」「爸爸這麼驕傲,我大學畢業了還不懂嗎?」爸爸說:「大學畢業算什麼,你沒有人生經驗啊。」我告訴你啊,老人家都很聰明的,你不要看不起老人家,但是老人家不好意思告訴你:「我很聰明。」所以他常常裝傻。老人家裝傻,你不要以為他傻,你以為老人家傻,你是最傻的,因為他們飽經世故。所以,你寧可注意聽老人家講的話,去思考他,然後找出他裡面的智慧到底是什麼?你一生就減少很多冤枉路了。所以人家說:「家有一老,就有一寶。」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看不起老人家,特別是美國回來,德國回來的,看自己多厲害,看老人家是老老的、傻傻的、個個都快要死了,有什麼可愛?我告訴你,不是,他看見了你沒有看見的。所以信心是什麼?信心就是看見了超物質、沒有可能用眼睛看見的那一部分,這個叫做信心。
       有一次在倫敦,大霧來時,很多人不知道要在哪裡走。有一個國會議員,剩下十分鍾國會要開會,他已經走到開會附近的地方,忽然間大霧籠罩,糟糕了!他不知道向哪裡走了,向左、向右、向前,哪一個方向?忘記,他完全失去方向。 「糟了,今天國會重要的會議,到這剩下幾分鐘的時刻,我竟然沒有方向,怎麼辦,誰能幫助我?我沒有辦法去啊!」他正在自言自語時,聽到有個人說:「跟我來,抓住我的手。」他說:「你要把我帶到哪裡去?」那人說:「我要把你帶到國會去。」「你能帶嗎? 」「你信我能,只要抓住我、跟著我。」於是他伸出手來抓著那人,一直走,走走走,幾分鐘以後,真的到國會裡面去了。這個人感到很奇怪,大霧,沒有人看得見,你怎麼這麼厲害,你這麼熟,而且沒有轉彎末角,一帶就帶到了。他就說:「謝謝你,剛好時間到了,謝謝你喔!不過我要問你一個問題,你怎麼會麼快把我帶到這裡?」那人回答他一句話,他嚇死了:「因為我是瞎眼的。」為什麼呢?這個瞎眼的每天走的時候,都不看有沒有霧的就知道路,他眼睛不必看,就到了。
       我告訴你,今天有很多人眼睛開大大,心裡瞎了。還有一些人,眼睛瞎了,心裡開了。你明白嗎?哪一個好啊?你們回答吧。眼睛大大心裡瞎,好不好?不好。眼睛瞎了,心裡開大大,好不好?好。那麼,你們要不要眼睛瞎了?你說:「我也不要。」最好是什麼呢?眼睛開大大,心裡又不瞎,啊!那就是最好的。
       信仰是什麼?信仰是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方向。如果你的方向錯了,那麼你多少錢也荒廢,多少時間也浪費掉,多少資本也空了。所以,中國戰國策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說我要到魯國去,但是他的車就放在一個相反的方向。所以人家問他:「你的車向那邊,你到底要到哪裡去?」他說:「我要到魯國去。」那個人說:「不行啦!魯國不是這個方向,你的方向錯了。」他說:「有什麼要緊嘛,方向錯了算什麼,我的馬很有力啊!跑得很快。」那個人說:「不行,不行,你的馬有力,你越跑,離開魯國越遠。」他說:「怎麼可能?我有很多糧草啊。」那個人回答說:「很多糧草更不行,你用糧草餵你的馬,吃得飽飽跑更遠,更不行。」他說:「管他什麼,我的車很堅固啊!」那個人說:「你車很堅固更不行,因為你車越跑越快,卻離開你要去的地方更遠。」那個人不聽話,所以他越走越遠,越走越遠。
       所以,第一、信仰看見別人沒有看見的。第二、信仰找到正確的方向。如果你的方向不對,你多少精力也沒有用,你多少金錢也沒有用,多少歲月也沒有用,你要先把方向搞準了,你才投資;把方向搞對了,你才努力、你才拚命。這是重要的第二個原則。第三樣、信仰是什麼呢?信仰是抓住那真正可抓住的東西。信仰不是向空氣發出去,信仰不是海市蜃樓,信仰不是天馬行空,信仰不是自作多情,信仰不是一廂情願,信仰是真正抓住可以抓住的,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有一個小孩子,在暴風雨的時候,手這樣指來指去、指來指去。有一個人說:「你在做什麼?你跟著天上起舞,是在做什麼?」他說:「不!我不是在起舞,我不是在打拳,我在抓住一條線。」「你抓住一條線?你抓住什麼線?」他說:「我的風箏在很高的地方,現在大風來了,使我的風箏飛得更高。我這條繩子是很結實的,很堅固的,所以我一直抓著風箏的繩子。」那個人說:「哪裡有風箏?我都看不見。」這孩子說:「風箏已經升到你看不見的地方。」那人說:「我看不見,你看得見嗎?」他說:「我也看不見。」那人說:「既然看不見,你怎麼知道風箏還在那裡?」他說:「裡面這個力量使我知道它還在那裡,如果風箏已經斷了,我就感覺不到任何的力量。」這叫做信仰,信仰是你抓住了可以抓住的東西,這是很重要的事情。為什麼當人心惶惶,大家很灰心喪膽的時候,有一些人胸有成竹,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因為他們的神是信實的,他們對神的信仰也是真實的,所以他們不會懼怕,他們不會喪膽,因為那條線給他的力量告訴他,神與他同在。
       一個人需要有結實的人生,有結實的人生是負責任的人生,有責任的人生是有信仰的人生,有信仰的人生是與神發生關係的人生。你看見了別人沒有看見的,你找到了別人沒有的方向,你抓到了真真實實、很結實,很紮實、很真實的上帝的應許。不但如此,你也找到自己應當盡的責任,這叫做信仰;不但如此,信仰就是對真理的真知識,我深深知道這是對的,所以我相信祂;我真正接受我所相信的,所以我要明白祂。這樣,真正的信仰不是殺滅理性的,真正的信仰不是殺害你的思想功能,祂會激發你的理性功能正常化,能夠實踐化,真正明白真理的時候,你的信仰才是真實的。
       當我很年輕的時候,我走投無路,因為這世界的呼喚太多方向,一個年輕人又健康,又有精神,又很英俊,又有學問,每一方面都要爭取你啊。大老闆要爭取你,社會人士要爭取你,會賺錢的公司要爭取你。我告訴你,我十七歲的時候,我賺的錢是泗水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教會、最大牧師薪水的兩倍。一千多會友的牧師,他賺的錢只有我的一半,我十七歲的時候。所以很多人要爭取我,我從工作到現在沒有失業過一天,我只要答應,很多人都要我。但是很多人要我,不等於我要很多人啊,因為我有我的立場,我有我自己的方向。當時我就開始列出許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主義,我發現宗教太落伍,基督教太過時,宣教士都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基督徒都是沒有學問的老頭,這些人真是不學無術,所以給外國人騙去。所以我追求的時候,我就接受進化論、我就接受無神論、我就接受唯物辯證方法論… 我就接受了辯證唯物論。
       我十七歲時,很少青年像我那樣愛哲學,也很少青年人有我那樣的程度。我早上念高中三,下午、晚上教兩間學校,我上課卅堂,我教課四十堂,是我很年輕的時候,看自己了不起,其實是起不了。我看自己比別的青年更好,人家考書預備兩個月,我兩天就搞定,所以我感到自己很聰明、感到自己很時髦,很現代化、很科學化,所以我看不起宗教、看不起信仰、看不起上帝、看不起傳道人、看不起牧師,感到自己了不起。就在那個時候,我感到我的母親對我的愛是真的。神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宗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聖經是真的?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但我媽媽對我的愛一定是真的。但是我媽媽為什麼會這樣無私的愛我?
       她卅三歲作寡婦,丈夫死了,她在上帝面前立志不再嫁。我媽媽很漂亮,但她就跪在上帝面前,立志要把上帝給的八個孩子辛苦養大。中國跟日本打仗的時候,卅三歲的寡婦親手做工,從早到晚,把孩子一個一個親身養大。人來求婚,全部給她拒絕,決定不再嫁,決定養大孩子成人,一個一個交給上帝。當我五、六歲的時候,我每天早上起來所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就是那忠心的母親禱告的聲音:「上帝啊,你照顧我吧!你照顧我的孩子,給我這個清潔的寡婦,可以靠著你把他們養大成人,盼望你給我的八個孩子,沒有一個是失敗的,盼望他們都是有信仰,都是有人格、盼望他們都是有學問、有道德的。我是一個年輕的寡婦,我沒有力量,也沒有多大學問。上帝啊!你要幫助我,你要照顧我的孩子,你給我智慧、給我能力把他們養大。」所以我每天早上五、六點起來,聽見我媽媽禱告一個鐘頭,把孩子一個一個帶到上帝面前,所以我對她的信仰非常佩服。
       有時候她會把我們帶到山上去,參加清晨的禱告會。那個時候我住在廈門,廈門有兩個禱告山。我媽媽常常把我們帶到山上,跪在上帝面前,禱告上帝,所以我知道我媽媽的信仰是真的,她從來不隨便,從來不欺騙,她殷勤做工。每個禮拜五她穿白衣服,下午兩點就出門。我就問她為什麼每個禮拜五她穿白衣服,下午兩點就出門?她說:「上帝這麼愛我,給我沒有一餐沒有飯吃,每一個孩子我都把他們養大起來,所以我現在每個禮拜五就拿一點米、糖、油去幫助比我更窮的人,我傳福音給他們。」我很受感動。到下午六、七點回來的時候,她就告訴我們,今天幫助了哪一個寡婦,今天照顧了哪一個窮人,我們就受激勵。
       當我十五、六歲時,慢慢地我開始討厭基督教,看不起牧師,懷疑傳道人,鄙視宣教士,我覺得這些都是帝國主義的走狗、這些都是文化的侵略者,所以我不要跟他們在一起。當我對什麼都懷疑的時候,我對媽媽的愛沒有懷疑,因為我的母親無論如何是清潔的,無論如何是偉大的,她的愛是真實的。從小看她清早起來,跪在那邊禱告一個鐘頭,就感動得不得了。所以我心中就起了個爭戰:「如果有上帝,為什麼世界充滿痛苦?如果有上帝,為什麼好人短命,壞蛋長壽?如果有上帝,為什麼很多做好事的人沒有好報?如果有上帝,為什麼這麼多貪官污吏飛黃騰達?但我再反過來想:如果沒有上帝,為什麼我有這樣一個偉大的母親?她如果沒有上帝,怎麼活下去?她如果沒有信仰,怎麼會把孩子養大?她如果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女人,早就嫁了,把我們丟到孤兒院算了。那麼,為什麼我的母親會這樣偉大?所以我就在掙扎中,思想什麼叫做信仰?什麼叫做宗教?什麼叫做上帝?什麼叫做相信祂?但是我不能啊,我不能信上帝啊,我相信人應當是猴子變的,我相信大自然是自己演化成功的啊!」所以在掙扎的中間,我試試看客觀一點,所以我就說:「上帝啊,你在嗎?如果你在,你在哪裡?上帝啊,我現在在叫你的名字,你聽見沒有?如果你聽見,請你注意聽啊!你回答我。上帝啊,我有很多疑問,進化論的疑問,唯物論的疑問、辯證法的疑問、無神論的疑問,所有的疑問,你聽見了沒有?如果你回答我,你真正回答我每個問題,我立志到全世界去回答所有人的問題。如果你不回答我,就證明你根本不存在,我一生一世反對你。」我在上帝面前這樣立約。我沒有辦法有信仰,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完全丟棄信仰,因為壞人很多,但是真正愛上帝、很好的人有,就是我媽媽。所以我掙扎、我禱告,我挑戰、我發問,結果我交託給上帝。
       然後有人介紹一些書,介紹我去聽道,我就試試看用謙卑的心、受教的靈,好好去聽,好好去看。結果一路來看這些書、聽這些道的時候,我好像有光照射到我心靈最深的地方,我感覺到應當有上帝存在,我感覺到真理雖然很難找,真理離開我們不遠,但是祂的聲音很弱、聲音很小,我不能夠因為世界暄嚷這麼厲害,就不注意祂;我更不能因為祂的聲音太小我就離開祂。有時候晚上我自己一個人禱告:「真理啊!向我說話,光照我的思想。如果我是傲慢的青年,你要擊打我,使我甦醒過來。如果我是無知的愚昧人,你用大光照耀我、啟發我,使我明白過來。」
       感謝上帝,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裡,上帝的真理慢慢改變我,改變我,改變我,改變我,改變我,到十七歲那一年,我突然覺悟到神的存在,上帝的愛,基督的犧牲,祂聖潔生活、祂聖潔的道德、祂聖潔的公義,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來沒有一個人像耶穌基督,祂過完全、絕對聖潔的生活,沒有一個宗教家的生活比耶穌更聖潔,沒有一個宗教的創辦人比耶穌更公義。我慢慢慢慢就發現信仰就在基督裡面,所以有一天,當我聽道的時候,上帝的靈深深感動我,後來我發現耶穌為我死在十字架上,突然間恍然大悟。當聽完道的時候,我沒有想到眼淚流到整個衣服都濕了,那一天我就打開我的心,接受基督進入我生命。
       我不是迷信,我也不是盲從,我不是討人喜歡,因為我自己定下心,我不可以因為我是基督徒,所以基督教就是對的。我要反過來,如果基督教是對的,我才要相信耶穌基督。我不要因為生在基督徒的家裡,就說基督徒好。如果一個人生在佛教家裡就說佛教一定對,我是不會尊重他。如果一個人因為他生在回教家裡就說回教一定對,我不要這樣做人。我要作一個因為真理就在那裡,所以我就相信祂,不是因為我已經相信,所以這個是真理。這個原則搞清楚以後,我變成一個很負責任的勇敢青年,感謝上帝。就在這樣的基礎上,我慢慢明白上帝,建立了信仰,而這個信仰變成我的力量,面對困難的時候,我不逃走;面對強大敵人的時候,我不懼怕;威脅來到的時候,我不妥協。我寧可死,我要堅守信仰;我寧可死,我都要站在真理的一方。就用這樣的人生精神,我再活了五十多年,從十七歲那一年,到今年我七十歲有餘,我過一個很堅強人生,我過一個很有內容的人生,我已經跑過全世界六百多個城市,我已經繞了地球一百零三次,我已經講道超過三萬兩千次,已經對三千三百萬人次講道,為什麼呢?因為信仰帶來的能力是不能抗拒的。
       今天,我要奉主的名挑戰你,問你:「你的靈魂在哪裡?你生命的價值在哪裡?你在誰的手裡過日子?你是不是花天酒地?你是不是醉酒邪惡?你是不是每一次遇到情慾都跌倒犯罪?你是不是紙醉金迷,每天就在酒、欲、錢的中間打滾?或者你今天要找到你人生的價值?找到創造你的上帝給你的應許,給你的真理,給你的救贖,給你的信仰?」我願意為你們禱告,因為那一位愛我的上帝今天差遣我對你講話。愛我的上帝也是愛你的上帝,祂把真的信仰給了我,祂也把真的信仰給你。有哪一個人你說:「我願意把我心打開來,相信、接受上帝所給我這樣的信心。」你願意嗎?你願意這樣的信仰,與我一同禱告,我們一同到上帝面前。
Dec 27, 2015 - Default    No Comments

Grant Horner – 讀經系統

這是來自於 Grant Horner 教授的讀經系統(文件)。他在1983年以一個初信者的身份去嘗試這個讀經系統。他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對聖經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當25年過後,整本聖經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裡。他沒有神學文憑,也沒有聖經學院或基督教學校的學歷。當年他甚至是一個被大學輟學的毒品癮君子,自然也沒有去主日學學習。他僅使用一張椅子、一盞檯燈…還有他的聖經。如今 Grant Horner 已是出色的神學院教授(The Master’s College)。這套讀經系統現在已經被人廣泛使用並且因之受益。
Grant Horner 教授的讀經系統是將聖經書卷分為10組,然後每天按順序各組讀1章,一天下來共讀10章經文。因為聖經里每本書的長短都不一樣,所以理論上你從不會遇到相同的組合。每一年你將完成閱讀:

• 福音書 4 次
• 摩西五經 2 次
• 保羅書信 4-5 次
• 舊約智慧書 6 次
• 詩篇 2 次
• 箴言 12 次
• 使徒行傳 12 次
• 舊約歷史書 1.5 次
• 舊約先知書 1.5 次

當你讀的次數越多,速度也會增快。最理想的速度是5-6分鐘讀一章,35-40分鐘讀完10章。太快和太慢都不好。比方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讀速度:快速略讀、正常閱讀、研讀經文、細心冥想。而你應該有的速度是第一和第二之間。
這樣的讀法不是要快速讀經,也不是要研讀聖經,其目的很簡單:第一,讓人充分地閱讀神的話語,對聖經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並以此更好地明白經文;第二,更加愛和順服神。
10組的分類
• 第一組(89 天)
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 第二組(187 天)
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 第三組(78 天)
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希伯來書
• 第四組(65 天)
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一書、約翰二書、約翰三書、猶大書、啟示錄
• 第五組(62 天)
約伯記、傳道書、雅歌
• 第六組(150 天)
詩篇
• 第七組(31 天)
箴言
• 第八組(249 天)
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撒母耳記下、列王紀上、列王紀下、歷代志上、歷代志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 第九組(250 天)
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
• 第十組(28 天)
使徒行傳
成功的秘密
• 選好一本聖經,不要經常換聖經,不然你很難愛上你的聖經。
• 每一天按順序每組各讀1章。當一本書讀完後就繼續下一本,當一個組裡所有的書讀完就重新讀這個組裡的第一本書。
• 盡量讀得快些(但不是速讀),要抓住整體的概念。讀完一組就立刻到下一組。
• 閱讀經文時不要磨蹭,也不要翻閱附帶的參照經文。
• 不要停下來查找你不懂的經文。真正的理解來自於對聖經有一個整體的熟悉,而這需要大量的閱讀經文。
• 如果你錯過了一天兩天,不要放棄,要繼續堅持。多數人在2-3個星期就得到了明顯的改變。

《Grant Horner 讀經系統:改良版》

Pages:«1...9495969798991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