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2, 2025 - Default    1 Comment

为什么 “圣约神学” 又称为 Federal Theology?

圣约神学 = Covenant Theology
Federal Theology = 盟约神学 = 圣约神学
其实,Federal Theology (盟约神学) 和 Covenant Theology (圣约神学) 是同一样东西。所以,Federal Theology 也就是圣约神学。那么问题来了,“federal” (联邦) 这个字和 “约” 有什么关系?
原来,federal 源自拉丁文 foedus,意思就是 “covenant” (约)。

Federal 的意思从 “约” 到 “联邦” 的演变过程如下:
  • 原始含义:foedus = 约
    拉丁文 foedus 表示一种正式的约定,常用于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契约或盟约。
  • 政治用法:邦联之间的约
    在中世纪及近代初期,欧洲一些国家或城邦为了共同防御或合作,会立约组成联盟,这种政治上的 “约” 也叫 foedus。
  • 现代政治:联邦国家的建立
    例如美国,原来是13个独立殖民地,它们通过宪法立约,组成一个联邦政府。这种 “由各主权实体通过约定组成的政体” 就称为 federal (联邦的)。
  • 词义演变完成
    因此,federal 从 “有关约的” 逐渐变为 “通过立约组成的政治联合”,即 “联邦” 的意思。
简而言之,联邦的本质是由多个政体立约而成的联合,所以 federal 一词的核心含义没有变,只是应用范围从神学的圣约扩大到政治的国家联盟。

问:既然 Federal Theology 就是圣约神学,为什么又有 “Covenant Theology” 这个名词呢?
因为 Federal Theology 和 Covenant Theology 虽然是同义词,但历史用法略有差异,简要解释如下:
  • Federal Theology 是早期术语:在17世纪改革宗系统神学中,如 Johannes Cocceius、Herman Witsius、Francis Turretin,常用 Federal Theology 表示以 “圣约” 为结构的神学体系。此词强调神与人之间的 “约” 关系,源自拉丁文 foedus。
  • Covenant Theology 是后来的通用表达:随着英语神学的发展,Covenant Theology 成为更直白、现代的说法,便于普通读者理解,特别在讲解系统神学、讲道或普及时更常用。
  • 神学内容相同,仅是用词不同: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套神学体系:上帝通过圣约治理人类历史,核心包括行为之约、恩典之约,有时也包括救赎之约。
总结:Federal Theology 是传统术语,Covenant Theology 是现代常用说法,内容完全一致。
Aug 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牧者心得录

作者:王怡 (2017年1月1日)
选摘自:宗教改革沉思录 (十一):不由自主的自由

1546年2月18日,凌晨三点,路德离世。临终前,他说,“我们的确是一群一无所有的乞丐”。约翰·派博牧师说,这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乞丐,是我们活着的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唯有这种方式,使上帝得着荣耀,我们得着恩典。
1937年元旦,梅钦 (J. Gresham Machen) 离世。临终前,借用现代技术,他拍了一份电报,给西敏神学院的同事慕理 (John Murray)。上面说,“除了基督主动的顺服,我们没有盼望”。这意味着,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只能由上帝造成。创造,拯救,审判,都是如此。[他]引用 约翰·加尔文 关于《以弗所书》的一篇讲章说,“你们必须轻看这个世界的能力、荣耀和好处”,才能 “在上帝的话语上大大张口” (这意味着像一个乞丐),才能明白和遵循上帝至高的话语 (这意味着上帝的主动)。
马丁·路德 说得更直接,他引用《诗篇》119篇,“我未受苦以先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67节),诗人的结论是,“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1节)。因此,一个承认自己不义的人,必须在公义的道路上受苦。这是我们明白上帝话语、领受福音的唯一方式。
Jul 25,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问:如何让神走在前面?

问:“让神走在前面,不要走在神的前面” ?

解释:要顺服神的引导,不凭自己的意思抢先行动。就像羊跟随牧人,不自己乱跑一样。人若走在神前面,就是自作主张,不等神带路,结果容易失败或偏离正路。

WALK 原则
•  Wait 等候 在做决定前不急躁、不凭冲动,而是耐心等候神的时间与安排。
•  Ask 祈求 藉由祷告、读经、请教属灵同伴,谦卑寻求神的引导与旨意。
•  Listen 聆听 专心聆听神的话语与圣灵的感动,顺着祂的话前行。
•  Keep Back 克制 不自作主张、不操控结果,不抢神的荣耀,只甘心在祂背后跟随。

【诗 27:14】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诗 147:10-11】他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
【箴 3:5-6】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罗 9:16】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
【约 10:27】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
Jul 2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简论 Meredith Kline 的圣约神学争议

华人基督徒对 “圣约神学” (Covenant Theology) 比较陌生,即使是持守改革宗信仰的基督徒也很难分清圣约神学的不同版本。在广义上,圣约神学大致可分为三类:传统主流路线、Meredith Kline (克莱恩) 的 “重颁行为之约” 路线、改革宗浸信会的 “属灵化恩典之约” 路线。更少为华人所知的是,在圣约神学的圈子里,多数人对 Kline 的部分神学立场持有谨慎或保留的态度,往往敬而远之。
Meredith Kline 的立场
Meredith Kline (1922-2007) 是受人尊敬的牧者与神学教授,曾任教于西敏神学院 (WTS)、Gordon-Conwell 神学院、以及加州西敏神学院 (WSC),影响深远;同时也是美国 “正统长老会” (OPC) 的成员。Kline 的圣约神学体系庞大,其中较具争议的一个核心概念是 “Republication” (重新颁布),意指 “摩西之约” 是 “行为之约” 的某种形式的重新颁布。所谓行为之约,是指亚当在堕落之前与神所立的约,是藉由完全顺服而蒙神悦纳。Kline 认为,当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神在西奈山通过摩西与他们立约、赐下律法,此约在国度层面上带有行为之约的性质:个人得救仍是本乎恩典、因着信心,但以色列国是否能承受并继续居住在应许之地,则取决于集体对律法的顺服——顺服就蒙福,悖逆则被逐出地土。
主流改革宗的立场
主流改革宗教导,摩西之约本质上是恩典之约的一个施行阶段,不是行为之约的重新设立。因为神是先将以色列人从埃及救出来,再赐下律法:
【出 19:4-6】“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神的意思不是 “你们若顺服就可以在万民中成为我的子民”,而是 “你们已经是我救赎出来、归我的百姓;若实在顺服,就在万民中显明你们是属我的子民”;就像主对门徒说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 13:35)。律法中虽有顺服得福、悖逆受罚的条款,但这些属于恩典之约下的赏罚,用以管教神的子民,而非靠行为得救。律法的功能一方面使人知罪归向基督,另一方面教导已得救的百姓如何在恩典中活出圣洁生活。

问:后来以色列国确实因不顺服而被咒诅,结果被赶出迦南地,不是吗?
答:这些属地奖惩虽真实发生,并非出于行为之约的功德机制,而是恩典之约施行中的国度性管教,目的是显明人的无能,并指向基督。换言之,顺服带来祝福、悖逆招致咒诅的事实,并不意味着这是一种靠行为维持的功德性关系。恰恰相反,以色列是在恩典之下仍悖逆,因而受到神按着圣约的父爱去管教,以显明罪人在行为之约下无法完美地遵行律法 (加 3:10-12),因此指向唯有基督能成全律法的要求 (太 5:17; 罗 8:3-4)。若将这些顺服要求理解为能换取奖赏的功德条件 (即便仅限国家层面),就是违反《西敏信条》所否定的 “靠行为赚得神任何奖赏” 的教义。
原则上,只有基督满足行为之约,全人类都只能靠恩典。神不会在堕落之后再赐下真正的行为之约,无论是给个人还是国家,因为堕落的人已无力满足行为之约的要求 (罗 8:7-8; 加 3:10-12)。即使为了预表基督,神所设立的制度也必须在本质上维持恩典之约的性质。因此,任何将摩西之约本质视为行为之约的观点 (无论是否限定于国度层面) 都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律法中可以有预表性和施行层面的赏罚,但不可赋予功德性的条件与回报。

OPC 委员会报告
在2016年,OPC 针对 “Republication” 特别成立委员会进行研究。该委员会提出了两种区分:
  • Substantial republication (实质再版 / 本质性的重新颁布):认为摩西之约本质上是行为之约,靠遵行律法以获得救恩、得地为业,或维持国民地位,此观点与《西敏信条》明确冲突。
  • Administrative republication (施行再版 / 管理性的重新颁布):认为摩西之约本质上仍是恩典之约,但在施行上引入了顺服得福、悖逆受罚的赏罚机制,用以治理以色列国家,只要不把行为视为换取救恩的条件,即不违背《西敏信条》。
AI 总结:该报告否定在任何层面 (包括国家层面) 以行为作为功德条件来换取神的奖赏,因为堕落之人无法靠行为赚得神的任何回报,不论是属天的救恩还是属地的产业;一旦将顺服视为功德,就已违背《西敏信条》。
OPC 报告:英文 | 中文:前言 1 3 4 5 6 7 8 9 10
Jul 20,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圣约神学 的不同路线

主流的圣约神学

  • 三大圣约架构:救赎之约、行为之约、恩典之约
  • 摩西之约 属于 恩典之约 的施行阶段
  • 强调圣约的统一性和恩典的延续性
  • 婴儿洗礼是对圣约子民的标志。
  • 代表:加尔文、伯克富 (Berkhof)、巴文克 (Bavinck) 等

Meredith Kline 的圣约神学

  • 三大圣约架构:救赎之约、行为之约、恩典之约。
  • 摩西之约是行为之约的 “重新颁布” (Republication),主要针对以色列的属地国度。
  • 强调 “宗主条约” (Suzerainty Treaty) 结构,突出神是宗主,以色列是附庸,顺服则蒙福,不顺则被逐。
  • 圣约之间强调不连续,摩西之约不是恩典之约的延续。
  • 保留婴儿洗礼,但其意义不同于传统路线
  • 代表:Meredith Kline (克莱恩)、Michael Horton 等

浸信会的圣约神学

  • 接受救赎之约与行为之约的概念
  • 认为恩典之约在新约才正式设立
  • 否认摩西之约是恩典之约的施行阶段,视其为与行为之约相似的国度性约
  • 拒绝婴儿洗礼
  • 强调旧约与新约的断裂性与实现的渐进性
  • 代表:Conrad Mbewe 等
Pages:«123456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