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Sep 9,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Richard Steele’s Quote

清教徒 Richard Steele (1629-1692)
“無論是多麼虔誠的藉口、多麼美觀的前景、或多麼巨大的壓力,不要被這些理由說服你去擾亂公眾的安寧、羞辱你的政府、或從事任何不合法的計劃… 讓神獨自統治這世界;讓合法的地方官長獨自治理祂的人民;而你要做的是樂意地服從或平靜地受苦。「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 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彼前4:14-15)”
Aug 29, 2018 - Default    1 Comment

传道人的薪酬问题 (姚张明牧师)

传道人可不可以领薪酬的问题,教会中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历来都有。有人认为传道人凭信心生活,要蒙召清楚背十架吃苦,不要拿工资。有人认为工人得工价天经地义。现实生活中有传道人的虽然领了薪酬,也是十分微薄,“在各地所进行的调研中,教职人员的生活反映较强烈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牧人员均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对稳定教牧队伍十分不利。” 教会真的缺钱吗?同时全国各地基督教堂越建越豪华,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许多教会对于社会服务、福利事业很是热衷,但是对传道人的薪酬却斤斤计较。

传道人受薪之据

让我们来看看旧约的祭司利未人、新约的使徒,(相当于如今的传道人)的生活来源,以及耶稣留下了教训和榜样。
1) 旧约的依据:旧约的祭司和利未人因办会幕的事从以色列民中接受十分之一奉献酬他们的劳,作为生活所需。(参: 民18:8-24)神是他们的产业,他们也要奉献十分之一。还有吃祭坛上的祭物,比如摇祭的胸,举祭的腿,(利11:14)初熟的物(民18:12),祭牲的皮(利7:8)四十八座城(民35:7)等等。因为利未人在以色列中的人口最少,相对也是最富裕的,当然前提是以色列人必须守十一奉献。
2) 新约的依据:新约的使徒有权柄靠福音吃喝。这是生活的常理,当兵领饷、农夫得粮、牧人吃奶。也是律法的规定,牛踹谷吃谷物,祭司献祭吃祭物(林前9:3-18)更是耶稣的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9:14),耶稣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路10:7)耶稣到伯大尼马大、马利亚家吃饭,也到撒该家住宿,也接受马太和西门的邀请参加宴席,有些妇女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耶稣也接受了。(路8:3)
3) 圣徒的榜样:圣经人物许多神的仆人未必是专职传道人:挪亚有建造方舟的经济实力,后来种植葡萄。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是很富裕,主要靠牧羊,以撒也耕种(创26:12)。约瑟是当官的,摩西放过羊,基甸打麦子做农活。大卫是君王。尼希米靠俸禄生活,末底改做官的。以赛亚是皇族,生活有保障。耶利米是出生祭司家庭,生活应该还可以,至少有经济能力购置田地(耶32:)阿摩司是牧人,并修理桑树,但却是神的真先知。(摩7:14)
4) 旧约祭司和利未人是靠献祭之物及以色列人的奉献而生活:撒母耳不受贿赂(撒上12:1-5),但是撒母耳接受信仰咨询费用(撒上9:8)并吃祭坛上的祭物而生活(撒上9:23)。以利亚吃乌鸦的饼,寡妇的饼和天使的饼,靠信心生活。以利沙也到爱神的人家里吃住(王下4:8-10)。也接受别人奉献的食物(王下4:42-44)但是没有接受乃缦奉献的巨额财物(王下5:5,15-16)。
5) 保罗的榜样:传道人可以用这个权柄,也可以不用,就像保罗放弃这权柄,免得福音被阻隔,叫人不花钱得福音。保罗辛苦劳碌,昼夜作工(帖后3:8)。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两只手常供给自己和同工的需用(徒20:33-34),甘心为信徒费财费力(林后12:15)。保罗也接受过腓立比教会的馈送(腓4:16-18)。保罗的心态是施比受有福。贫富均知足(腓4:11-13)。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6:10)。犹太拉比必须学门手艺,因为他们的教书讲道均不收钱,拉比用头脑工作,也用双手工作。传道人也可拿工资,但不是一定要拿。

传道人的受薪之难

可不可领薪酬看法不一,但是传道人也要吃饭生活却是不争的事实。传道人领薪酬虽少,但仍有许多难处:
1) 教堂经济困难:有些教会因为处欠发达地区、教会信徒少、规模小、牧养不足、不够合一等因素,经济确实困难,似乎无力供养。其实只要每个信徒都恪守十分之一奉献,既然信徒能够过日子,传道人也能过得去。理论上十家信徒,就能供应一家传道人的生活。
2) 信徒观念落后:有一次两会会议时提到保障传道人是否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时,有位长辈说:传道人坐牢死的有,饿死的没有。有一次培训上课后,有一位热心的信徒用轿车送我,路上讲起某牧师自己买了保险,还要推动其他传道人买保险,太没有信心了。然后,告诉我自己常常去开培灵会,我从不拿路费的,他很自豪。又告诉我,自己帮助某某名牧,常常给他们钱,问我有没有缺少,我说感谢主,我不缺少。
3) 长执长子心态:中国教会的现状是大部分都是义工,不拿工资。个别负责义工,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侍奉从不拿教会一分钱,这些青年刚从神学院出来就拿工资,觉得心里不平衡。于是想方设法找出种种似乎合理的借口来削减或拖延发放青年教牧的工资。
4) 牧者素质不高:在中国大部分传道人本身能力欠缺,尤其是讲道教导的恩赐欠缺。比如有些传道人奉献之前不爱读书受教育程度有限,有些人奉献之前是社会上难以生存立足之人;或者能力、人品、恩赐欠佳,很难使人尊重,甚至没有重生,蒙召不清楚,又有些懒惰骄傲。牧会者和师母常常骄傲悖逆,是教会中最不易教导的一群,而且缺乏反省。这样的牧者,信徒怎么舍得花钱在他们身上呢?有的传道人是真穷的,也有装穷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灵性的贫穷。素质又和金钱与时间相辅相成,有些传道人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昼夜忙于教会事务,没有时间静心清心学习。“中国教会牧师们在经济上多感拮据,他们无力购买所需要的书籍,来增长自己的知能。另一方面,他们过重的责任负荷,也使他们无暇读书。以致他们的讲道肤浅……” 现今教会的事实是:传道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讲台供应无法满足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需要。
5) 牧者雇工心态:因为你拿钱,有人把你看雇工,长期在不被认可的情况下,自己也有雇工心态。世俗化的神父和牧师为吃饼得饱而看守圣殿之门,至今仍大有人在。……传道人很容易成为一个有特权的懒散者,他没有老板来管辖他,也没有人要求他按时上下班,所以他能自我安排很舒适的生活方式,让自己能随时游玩、打盹、任意地行动。
6) 传道难以评估:传道人的工作是很难衡量的,不能计件,布道会上可能有几十上百的人决志,可是真正留下了的有多少?留下来的重生得救的更少。教会增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时候受洗归主的、没有蒙召归天的多,侍奉上有挫折感。信徒也有欣赏疲劳,再好的讲员多年牧羊同一班人,再好的传道人也成为平凡了。长期在不被肯定中操劳又不见酬劳,以致耗尽,难免有些传道人面对经济危机,或者另谋高就,或者到处开培灵会,或者干脆不再专职,或者沦落为雇工,传道的工作做多了也看不见效果,做少了也不见得怎样。“没有人能够强迫一位牧师在规定的时间工作——除了他的良心。……牧师的工作时间并非八小时,而是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 国内的传道人大多没有休假制度。有时候忙起来一两个月没有休息,有时候空起来偷偷懒也是可以的,一个礼拜讲几篇道其他时间也可以自由支配。有的传道人忙得很,有的传道人闲得慌。
7) 教会要求太高:教会的现状是羊群多牧人少,庄稼多工人少。可是有的教会请不到工人,有的工人没地方去。有些负责人或者长执把自己看成老板,请传道人希望传道人是全能冠军,恩赐全备,又要谦虚。既是人才,又是奴才。有些教会想请传道人,标准是:要讲道好,教唱好,弹琴好,听话好,女的优先考虑,因为女的容易顺服,附加一点,希望穷一点的地方请,因为教会经济比较紧张。
8) 教会内外有别:有的教会不一定给全时间侍奉的传道人发工资或发给必须的生活保障,但在请外来讲员的时候一定要争足面子,让外来讲员坐飞机、住宾馆、吃甲鱼、拿礼品……。

传道人的受薪之苦

传道人当然是可以拿薪酬的,有句话说:讲道人是欠信徒属灵的债,信徒欠讲道人养生的债。但在不健全的教会和现实的生活中很难做到。有些传道人虽然拿教会的钱,但是感觉压力很大。有些教会对传道人的薪酬装聋作哑,对传道人的工作挑三拣四,对传道人的人品评头论足。陈崇桂指出教会对牧师:(一)望牧师完全如望圣贤;(二)待牧师刻薄如牛马;(三)骂牧师厉害如骂盗贼。
1) 经济上的压力:不要以为拿了钱,就不缺钱了,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教会所谓的工资,只是生活费,往往不够生活开销,或者维持极低水平的生活质量。不少同工至今收入还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些情况是:钱是拿了,教会的责任也没有了,信徒的良心也平安了,但是对于教会是大笔开支,对于传道人到社会上去交换物品的时候,却是少得可怜。传道人常常不愿意对教外的人讲工资,因为说不出口,怕被人讥笑。套用社会上一句话: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多,吃得比猫少,睡得比狗迟。吃的是草,挤得是奶。
2) 心理上的痛苦:作为传道人心理压力很大,信徒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讲给传道人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不会讲给传道人听。有时候觉得像垃圾桶。有时候觉得自己像火柴被烧尽。特别是驻堂的传道人,日常生活仿佛玻璃缸里的金鱼。全透明的。吃的太差,弟兄姐妹心疼。你某天吃的丰盛些,信徒看见眼光就不一样了。你穷受苦,信徒心疼,你生活改善些,信徒就不乐意了。传道人难免因金钱问题被误解,虽然宋尚节放弃北大教授之职,但是还受到伯特利布道团的指责:“说宋尚节贪财,小礼物归公,大礼物归己。” 有许多义工常常在教会里说,我在教会一分钱也不拿,以此来作为自己爱主的有力证据。似乎只要不拿钱,就是真心爱主,只要拿了钱,就是雇工。有些神学生读了多年神学回到农村教会,拿的是很少的工资,也很勤奋,但还是有些人说,一个月讲几堂道,每一堂要几百元啊。
3) 圣职上的滞后:如果神学生的威信在教会中、在牧区中由于工作出色慢慢地建立起来,就威胁到牧区的负责义工,这样干脆有的牧区就不欢迎专职的神学毕业生。这种情况当然也影响到专职传道人的圣职按立问题,也影响到教会的圣礼体制和传承,教会的圣职也很混乱。有两个在同一神学院毕业的同学,两个人能力相当,两人都在同一地区的教会里侍奉,一个是受薪的全职工人,一个是不受薪的。受薪的,连堂委都进不了。没有受薪的,信徒说他太爱主了,我们选他做堂委主任吧。不受薪的后来进了县级两会成了重要同工,还按立了圣职。受薪的同工呢,别人说他是我们请来的,我们养活他,他当然要顺服啦。有同工感慨说读一百遍圣经,不如赚一百万钱啊。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按立圣职,不知猴年马月、遥遥无期,有的同工神学毕业七八年了,连传道身份还未认定。某县正规神学院出来的神学生,近百人,全县多年只有一位牧师,而这个县出去的,到其他地区作传道人,那几位传道人早就按牧师多年了。
4) 权力上的排挤:在中国教会中有不同的形式,有些地方是传道人比较有权力的,往往是两种地方:一是某些大城市,因为历史因素已经形成集权的领导,二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缺少传道人,物以稀为贵,传道人比较有话语权和治理权。但是在有些地方教会利用聘请制希望传道人成为雇工,便于管理。教会因为聘请制产生老板心理,要求传道人言听计从做员工做雇工,是不妥的,传道人不应该为了钱而侍奉,也不应该为了钱而不侍奉。传道人的痛苦是既不想失去权力,以至于没有办法在教会开展工作,又知道集权的危害。记得小时候看了一本电影《钱王拳王》,可是拳王败在钱王手下,因为钱王有钱可以请高人啊。有些教会把传道人请来要么讲道和各样的工作全部推在传道人身上,要么有些传道人主日讲道的机会也不多,难以对信徒的灵命产生巨大和深入的影响。如果讲道机会多了,在还没有得到权力之前是很危险的,要么被调到另外堂点,要么讲道机会与其他同工均分。如果得到权力的传道人,可能会蜕变成为讲台的霸主或者教会的私人老板。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梯队的形成。有些富裕地区产生老板教会,有钱人成为堂委,传道人是聘请的,主日讲道一年不能轮到几次,对于以祈祷传道的人来说也是很郁闷的。对于混日子的传道人倒可以,但是这样就不是神仆人了。有的时候觉得传道人是牛,是上了讲台是奶牛,下了讲台是耕牛,信徒眼中是肉牛,同工之间还作斗牛?你说到底牛不牛?真是看路腿已软,看人心已伤,看事体已疲,看己志已冷,看主得力量。
5) 传道上的制约:有些牧师教会不给买养老医疗保险,但是教会给牧师加工资。堂委的要求是牧师外面少跑跑,每个礼拜天就算不讲道也要在自己教会里。有些传道人到外堂讲道,堂委决定加工资,但是有一要求,礼拜天,不能出去,每月培灵会要限量。逼得传道人自谋职业去了。有教会给传道人加工资,加到超过社会平均工资,但长老有一个要求,你就好好讲道,管好讲台,其他不用操心。言下之意,钱给你,教会的治理权力,你不要碰,只要你听我,我就管好你的生活,你如果不听我的,我给你穿小鞋。有个信徒说牧师:“牧师啊,你是好牧师,但只要你拿教会的一分钱,你就是雇工。” 牧师无语了。虽然不是大多数信徒的看法,但是信徒这样说,牧师也是心里受伤的。牧师有次去看一个信徒,因信徒比较穷所以买了点礼物去看他,病房里的其他病友说,牧师真有爱。信徒说,他的钱也是我们大家奉献给他的,他是拿教会钱的,钱不是他自己赚的,是弟兄姐妹的。日光之下没有新事,这些问题不是新问题,解放前的教会也是如此,当时教会的财政大权操纵在西教士手中,谁要是不听从他们的,就会被撤职。西教士中大多数是新神学派,他们所下的命令,不管是非,都得奉若圣旨去做。如果这样做传道人等于把自己贱卖了。
可见,薪酬与人格气节、神学立场和教会主权都有联系。没有经济的独立,难有信仰的独立。传道人的处境不容乐观。《天风》为此呼吁信徒为传道人代祷,《请为中国教会教牧人员的成长代祷》,提到传道人的现实有五个方面(工人缺少、事工繁忙、灵力透支、待遇微薄、兼职过多等。注:根据代祷信,笔者总结),第四方面就是:

教会由于自养条件所限及信徒认识错位,教牧人员生活待遇常常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沉重的家庭负担造成一些教牧人员生活难以为续,于是,有些人便 “下海打鱼”。有的教牧人员虽然坚守岗位,但由于微薄的收入常使他们在人面前特别是家人、配偶甚至在子女面前产生某些自卑和负疚感。不少教牧人员把全副精神和时间放在教会的工作上,以致婚姻关系缺乏营养、亲子关系有待补救。

传道人的金钱之验

陈终道牧师说:“钱财与养生的需要似乎只是关乎肉身的问题,其实它对个人灵命的操练,以及对学习向神忠心,都是个非常实际的考验。
1) 传道人的金钱观:一是不要贪钱,二是不要怕钱,不做钱的奴隶,而是做钱的主人。传道人是不可能逃避钱的,先知不应该拿着账本,但是先知也要吃饭的。传道人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属于比较清贫的,没有经济的独立就很难有思想和信仰的独立,我自认没有殉道者的心志,就算有也是没有经过考验的。好像传道人一碰到钱就麻烦。贾玉铭牧师不受薪,教会放两个捐箱,一为教堂一为自己。历史上许多名牧也不受固定薪水。道理上传道人得工价受薪水都是说得通的,但是真的拿了钱了,难处不少。有信徒说你只要拿教会的一分钱你就是要服从教会的管理。
2) 传道人晚年生活:有些传道人的晚景凄凉,教会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以传道人为累赘。有些身体欠佳的,或者卧病在床的更加难过。开始弟兄姐妹显出爱心,日久几乎无人过问,就像榨干的甘蔗不再会有多少蚂蚁过来。如果是驻堂的传道人,信徒还会说他生病是因为犯罪,再因为长期在某个堂点服侍,难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更是传得沸沸扬扬。有位很老牧师,在他健康时,信徒常常当面说他好,当他生病以后很多人说他如何如何不好。一代过去,一代又来。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以色列人受了苦害。有新牧者起来,老牧者渐渐被人遗忘。“新客热呼呼,老客站墙角。” 中国人说人走茶凉,许多时候人还没有走,茶已经凉了。教会保障一生为教会侍奉的牧者的晚年并给予真诚尊重的实在不多。
3) 传道人失败例子:“首领为贿赂行审判,祭司为雇价施训诲,先知为银钱行占卜。”(弥3:11)有传道人经不起物质上的诱惑,向信徒借钱炒股票,或者放高利贷等。有传道人把信徒的宣教款项,中途挪作他用。也有些虽然没有原则性的问题,但是在经济上贪心,没有很好的见证,有意无意的诉苦和借钱。圣经中犹大为三十块钱卖主和基哈西贪财。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彼后2:15)。与阿摩司同时代的亚玛谢以做先见为糊口。(摩7:12)士师时代米迦以财立教树偶像,少年利未人为钱侍奉做祭司。(士17)约阿施时代重建圣殿,祭司们管钱收奉献却不修殿,后设立奉献箱,直接交给督工处理,圣殿修好还有余。但是祭司生活所需经费,依照律法规定给予祭司,这是领薪水还不办事的例子。耶稣时代圣殿里充满牛羊鸽子和兑换银钱,耶稣说祷告的殿成为了贼窝,耶稣洁净圣殿。这是宗教腐败,也是传道人失败。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传道人,默默无闻奉献一生,不求回报。

传道人的无奈之举

1) 尼希米的选择:尼希米为了神的工作,在犹大省十二年之久没有领省长的俸禄,因为百姓服役很重。他不求人的记念,只求神的记念。后来看到殿房被侵占,利未人无供应,尼希米恢复教产和召集利未人回来侍奉并提供经济保障。
2) 使徒保罗的选择: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九章讲了一大段传福音的靠福音养生的理由,但是他自己却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主要是哥林多人属肉体的太多,他害怕福音因此受到阻隔,甚至保罗宁可饿死,也不愿接受他们的供应。
3) 葛培理牧师的选择:比如美国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1949年开始出名,1950年起不再接受任何证道酬劳,他所出版的书籍的所有版税都归入一个基金会,用来支付该团所需的费用。葛培理牧师一生致力于布道,年老时仍是葛培理布道团的主席。
4) 宣信博士的选择:宣道会的创办人宣信博士(1843-1919),1865年开始牧会,任多个长老会教堂的牧师,先后在加拿大长老会诺斯教堂,美国长老会肯塔基州路易维尔教堂,纽约市十三街教堂等。他有每年五千美元的高薪,后因教会长执不取消黄昏舞会和不接纳贫民信徒等,宣信辞职离开1881年底,从7人开始聚会,建立福音会幕。他经历因牧会带来的身体透支和神的医治。后来创办两个福音机构,1897年合并为宣道会。年老时宣道会因为灵恩问题,宣信经历机构分离和同工背离的痛苦。宣信后期曾经营很多生意和投资,却样样亏本欠债,宣信很后悔没有专心传道,后因同工和信徒爱心替他还清债务并提供生活津贴。
总之,很多传道人不愿意因为钱的问题影响自己的侍奉。从受薪的专职到不受薪的义工,实际上还是做传道人,但是不愿意再拿钱,可能是不再被人指点,也可能不愿叫软弱信徒跌倒,不是不再需要钱,而是不再愿意被苛求。似乎传道人一旦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少人会选择这条路。但是这些传道人在适当的场合又大声疾呼,教会要善待神的仆人,提高传道人的生活待遇。现在很多传道人原来是义工,后蒙神呼召放下高薪高位做专职传道人,侍立在耶稣身旁,一生一世传扬福音。专职去做义工,义工去做专职,自己拿钱的不再拿钱,不再拿钱的希望别人拿钱,很矛盾,很纠结,也很无奈。

传道人的收支之况

1) 关于经济来源——收入
因为长期以来传道人的工资微薄,而传道人又要生活,生活处处需要钱,于是产生其他各种经济来源,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传道人的经济,有以下几个来源:
①教会工资:教会的固定工资(包括养老医疗等)有的是以本教会或本牧区奉献款项中支付,有的是从上一级两会统一安排支付。一般两会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教会支付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资,只是生活费。
②信徒奉献:信徒的爱心馈赠(包括菜蔬、礼物、红包等)。甚至一个或几个热心而富裕的信徒发给传道人工资,(有些教会传统不愿意发工资,信徒实在看不下去。)有些地方的传道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教会或两会不买,是某个或某些基督徒企业家奉献的。这里面实际上也是对教会的无声反抗。
③家庭支持:靠家庭其他成员(包括啃老、父母的遗产、靠配偶的收入和信主亲族的支助、或者老年传道人靠子女赡养等)。有些人可以依靠家族的支持。
④讲道写作:培训、讲道、培灵会等中的课时费、讲道费、路费等收入。有些写文章、书籍出版等收入。国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教内更是如此。我们传道人的文档和讲义都是免费的,一般去上课讲道,全会拷贝或者复印给学员信徒。
⑤自力更生:专职侍奉之前的积蓄、做些理财和风险较小的投资、房产出租,也有人抽出一部分时间务农或者经商等。
⑥社会福利:有农民户口的可以藉着搬迁和拆迁取得一点补偿等。有城市户口的,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大部分传道人够标准,但是许多传道人或者拍给教会丢脸,或者就算申请到也买不起,不愿意申请)…
⑦团队支助:某些福音机构、传道人基金会或其他团体的支助。比如中国基督教两会社会服务事工有 “资助农村贫困传道人项目”。这些一般是无偿的。常常是大城市的传道人不差钱,贫穷地区的传道人有人照顾,受薪的传道人反而被人忽略。
⑧政府补贴:政府部门、宗教局等对教职人员的补助(有些地方每月,有些年终),数量各地不一,一般等于车费和电话费补贴,基本是根据你的职位,不一定每个传道人都有。在团体有职务的,有机会参加各种政府的一些会议,往往会有些小礼物。
⑨其他收入:可能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可能是白色的,可能灰色的,可能是黑色的。
虽然有这样多的名目,实际上传道人总收入还是少的,因为不是一个传道人同时拥有上述各种经济来源,另外,有些项目,实际上没有多少经济来源。除了极个别占据大城市大教堂的传道人,有权力的传道人,和恩赐特别突出的传道人。一般传道人的生活是:饿不死也发不了财。传道人的付出和收入是极不对称的,不能划等号的,绝大多数的传道人做了传道人,经济收入大大减少了。某次开培灵会遇见一位学长,他们正好开同学会,他告诉我,全班同学一半在社会上工作,一半还在公开教会全职,有几个到家庭教会或者自立门户成立家庭教会。同学们都在侍奉,只是有人不做专职,做义工。做全职的传道人大多还是穷的,做义工的个个经济条件都不错了。还有一个是 “马太效应”,传道人的贫富差异也很大。恩赐有了,馈赠也有了。权力有了,圣职也有了。名声有了,福利也有了,而绝大多数的传道人生活很清贫。传道人不是从任何一个人那里领受供应,乃是从上帝那里领受供应。传道人不是人的仆人或者教堂的雇员,乃是基督的仆人。上帝借着教会或信徒供应传道人的生活,但是一切都是上帝的。我记得小时有位传道人每逢到我家,我父母总会强留他吃饭,传道人的谢饭祷告总是少不了一句:我明处所吃的,求你暗中加倍祝福。
2) 关于开支费用——支出
①日常开支:传道人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钱。牧会中的手机电话费、油费、车费等等。
②人情开支: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主内肢体彼此交往。
③奉献开支:传道人所有收入必须奉献十分之一以上。
④学习开支:买书、买电脑、上网等,学习成本也很高。
⑤爱心支出:关心弱势群体,给贫穷信徒一些帮助等。
⑥孝敬父母:不管父母有没有钱,逢年过节,传道人孝敬父母是本分,父母年老了,要赡养父母。
⑦养育儿女:传道人也要生儿育女,再穷不能穷奉献,再苦不能苦孩子。特别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传道人的孩子教育不好,是自己最大的失败,也是教会的损失。如今,教育成本真的很高。
⑧医疗费用:上帝没有应许传道人不生病。传道人可以凭信心得医治,但有病花钱看医生是常识。
⑨其他开支:我们是天上的公民,也是地上的公民,活在地上处处要用钱的。

传道人的薪金之制

许多传道人迫于经济压力离开禾场,或者名为专职(全职),实为不专,从事其他产业。大部分传道人在贫困线温饱线上徘徊。当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西方国家中对传道人多有优待,如坐飞机、火车、公车时都享有折扣,使传道人容易自认为特殊阶级。比如韩国的教会牧师退休时可以拿到大套住房、豪华轿车、充足退休金、定期养老金等。大中型教会的年老牧者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简直让虔诚信徒伤心。
有些教会,特别是城市大教会或者工资由两会支付的地方,信徒只知道传道人是拿钱的,但是到底拿多少钱不知道。这个问题历来已久,丁光训主教在1995年金陵协和神学院毕业典礼上讲:不少基层教会经济多少年都不公开,不报告,人事也没有改选,全由牧师委任,而这些牧师实行的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的人事路线。教会既然发工资就要发得光明正大,不要偷偷摸摸的,好像见不得人一样。有的教会自诩传道人凭信心生活,后来才知道,教会的账目是不公布的,传道人年终是有补贴,钱的数目,绝不比每月领工资的传道人少。有些教会传道人不拿工资,负责人到信徒处为传道人游说,有人说 “不是对神的信心,而是靠人的爱心。” 戴德生曾经说:“神的工作,在神的时间,按神的方法去做,永远也不会缺乏神的供应。” 戴德生所创办的内地会在经济来源及支配:

内地会完全藉着祈祷,凭着信徒自动捐献。所以在演讲会中不募捐,或向人劝捐。捐款人收到记明日期和编号的收据,但捐款人的姓名从不公开发表,而只在年报上将捐款人的编号及日期发表。一切支出,照收入多少而分配用途,包括传教师的薪资在内;且绝不借款,负债。工作扩大后,人才经济二者都来自基督教兴盛的各国各宗。

作为内地会的经济来源靠信心,信徒自愿捐献,而作为传道人,内地会也有 “薪资”。
教会和两会要尽快制定并落实专职传道人的工资、福利、退休、休假等保障制度,但愿神家有粮,但愿神仆忠心,但愿神道广传,但愿神旨畅行。在考虑传道人的工资待遇时,可以综合几方面的因素:
1) 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好的教会可参考所在省份的本地区的年平均工资标准来制定,经济欠佳的教会可参考月最低工资标准。传道人的工资等同当地中等生活水平更好。
2) 根据家庭需要:传道人也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敬老爱幼天经地义,传道人不能够因为作了各耳板而不赡养父母(可7:11),传道人不抚养好儿女,怎能照管好教会呢?传道人的儿女或者信徒的儿女,以后谁还愿意奉献作传道人呢?历来不少具才智的年轻人因待遇不佳而拒绝献身,牧者的儿女大多不愿步上父母的后尘。
3) 根据教会收入:在教会奉献款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传道人的薪酬占的比例过高,无论是信徒、堂委和传道人都有心理压力。但不能作为克扣工人工资的理由,因为从理论上讲十家信徒能够供应一家传道人,教会要反省奉献款为什么少。在教会奉献款绰绰有余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资标准,给贫穷地区和教会作出表率。
4) 根据教师标准:传道人是灵魂的工程师,与学校的老师从事的教育相似,付出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培养一个合格的传道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传道人得到教师的平均工作和待遇不为过。
5) 根据加倍原则:圣经说:“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提前5:17)可以领受高出社会工作的薪酬,最起码要与信徒平均生活差不多,甚至可以是双倍的薪酬。比如韩国有教会主任牧师的工资比韩国总统的工资还要高一元。认为牧师是神的仆人,总统是众人的仆人。
总之:按时、足量发放工资待遇,给得爽快也算给了双培。要加倍敬奉,不可亏待。

传道人的自勉之思

作为传道人自身也要反思:
①要凭信心生活:教会的薪水不够用,上帝的恩典够用。上帝的供应是很奇妙的,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传道人要从心里面依靠神,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要在信徒面前有意无意流露缺钱的事情。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是可怜可悲的,“腐烂的百合花气味比稗草还难闻”。另外,传道人不要具体经手教会的钱财为好。
②要有感恩之心:不要觉得弟兄姐妹爱你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都是从神领受,不起贪心,不失去感恩之心。何况,弟兄姐妹的钱也来得不容易。
③学会知足常乐:幸福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在乎得少。小教堂的传道人似乎一无所有,也可能一无所缺;大教堂的传道人却是样样都有,也可能样样不足。专职受薪如果能清心侍奉,只要你爱神,有知足,房子买不起,饭总有得吃。
④学会助人为乐:传道人不要说自己穷,就不帮助别人,不做死海,做加利利海,有进有出。
⑤持守十一奉献:传道人必须守十一奉献,最好超过,因为十一奉献只是 “当纳”。
⑥专职未必受薪:传道未必专职,专职未必受薪,主要看上帝的带领,不要违背从天上来的异象。有专职呼召的,就专心做好专职传道,神会负责你的需要,去做义工,对不起主。没有专职呼召的,就做兼职,其实做义工也挺好,以不影响主要圣工为原则,业余的兼职,可以使他们主要的工作保持高效,且在教会事工上比较容易放得下。
⑦要有受苦心志:受苦心志不一定苦,不肯受苦,外面不苦,心里也苦,个别传道人奉献不彻底,后悔了,满肚苦水,满嘴怨言。
⑧不给他人十架:自己媳妇熬成婆,不要虐待媳妇。不要成为亏待传道人的人,公家的牛抢着耕地,公家的牛谁也不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亏待别人与同工,用制度保障,讲道不避讳不说,有实际行动。(参徒20:20,27)
⑨不断追求长进:传道人的高度,往往成为信徒的限度,传道人停止成长,对自己和教会是损失,也对不起神。为了做好教会工作,必须天天学习,唐崇荣牧师六十岁还读第三个博士。生命有经历,生活有见证,圣经有研究,讲道有供应,学问有长进的传道人,上帝不会亏待的。
愿神祝福中国教会善待工人,不要过度消费传道人;愿神祝福传道人靠神而活,不要为钱做雇工;愿神祝福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教会尊主为大。愿神恩待中国的传道人,耶和华祝福满满。
Aug 22, 2018 - Default    No Comments

林信偉 – 看牧者“陣亡”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 2018.08.22
作者:林信偉

身為傳道人,筆者見到不少其他牧者在一個服事工場一兩年就 “陣亡” —— 離開了。有些因自己陷入金錢、婚外情、酗酒、作假等罪的試探而陣亡,這是咎由自取,當事人應該從中好好學功課;但同時還看見一些牧者愛教會、熱心服事,很想給教會帶來拓展和改變,卻也速速陣亡,很是可惜!以下是筆者所見的一些例子和反思:
當仁不讓
有的牧者一到新的教會,就看到教會問題多多(也確實是這樣)。所以,大有感動馬上提出改革方案,要求長執聽從而行。沒想到雖然教會的確有問題,然而長執們還在觀察新牧者的教導為人,尚未準備好完全順服新牧者,而且覺得新牧者的計劃是對他們過往服事的全盤否定,因此產生情緒,導致衝突。新牧者年輕氣盛,沒有經過磨煉,忍耐不了這些衝突,往往沒多久便自己離開——陣亡了。有些牧者年紀大些,能夠忍耐,自己堅持了下來,結果許多會眾領袖帶人離開,牧者變成孤家寡人,這是另一種陣亡。
有的牧者並不知道牧者職份不等於有了讓別人甘心順服的權柄。想擁有屬靈的權柄,需要自己先謙卑服在神手下、也謙卑服事人,到了時候就必得升高。沈保羅牧師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不要跟人爭權柄,好好講道行道,時候到了,別人就會聽你的。新牧者需要好好禱告,求神啟示什麼時候自己可以開始帶領教會改變、要先改變什麼,如此漸進而行。若不清楚神的帶領急躁而行,不但自己容易陣亡,還讓教會受損。
操之過急
有的牧者人生閱歷多些,自認有一套辦法。對教會改革大有感動,卻見領袖們光是口頭附和,卻委身不夠,不緊不慢,許久沒有太大動靜。於是牧者心急,繞過長執自己帶領一些有感動聽話的信徒就往前沖了,結果把長執落下。牧者服事或親力親為或全家上陣,安排一切,開始新的事工。自己非常辛苦,但卻因缺乏領袖們的共識與同工,結果是吃力不討好,因領袖們跟不上,沒有參與,在旁觀望,而且還招致很大的批評與反對聲浪。最後牧者不但自己服事勞累過度,婚姻與家庭常又繼之出狀況,不久枯竭陣亡。
牧者需要學習與人溝通、禱告等候的功課,等待聖靈的感動,慢慢帶動領袖們,領袖再帶領大家,這樣才有整體健康的發展。
我行我素
一個牧者新到一個教會就像結婚。夫妻結婚之後,雙方都需要調整改變,成為合神心意的丈夫和妻子,才能夫妻恩愛,彼此配合,白頭偕老。同樣,牧者新到一個教會也需要調整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的教會,教會領袖和弟兄姐妹也需要調整自己與新牧者建立配搭服事的關係。不過相對於牧者,要弟兄姐妹改變往往需要很長時間,還不一定會有顯著效果,所以牧者自己改變來適應新教會更容易些。除非是牧者親自植堂建立的新教會,否則每個教會都有行之有年的習慣與傳統、規章、做法。在新牧者上任的短暫蜜月期之後,會眾就可能開始對牧者的講道教導、為人處事,甚至穿著飲食看手機等細微之處都會提出意見、建議和期待了,而且常會將新牧者 與以前的牧者相比較。有的牧者這時仍在“蜜月”之中,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講道教導和領導滿滿自信。一聽到意見情緒就犯了,不僅不能接受,而且產生負面情緒對會眾領袖們大加責備。我曾聽過有教會領袖說,牧者聽不進意見,而且發脾氣、說傷害人的話,以講台當炮台自己還不知道。不少牧者就是在這種惡劣情況下被迫離開的。
一葉障目
有的牧者沒有意識到自己與羊群有文化差異,港台背景的牧者喜歡強調自己在大陸出生或籍貫是大陸,以淡化和大陸群體會眾的差異,但卻沒有意識到其實兩方在生活方式、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家庭教育背景、工作社會環境上都有很大差別。現在許多國語教會的會眾大多為大陸背景,而牧者仍然多為港台背景,牧者在牧養中產生的困惑與難處與此有很大關係。以前聽過蘇文峰牧師分享他為了服事大陸學人,不僅下功夫了解大陸的社會與思潮變遷,更仔細觀察認識大陸學人的言語表達、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家庭模式、生活與飲食習慣、甚至地方方言等,使他能夠很好地服事他們,真是“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其實,無論什麼情況下,每當大家提出意見甚或產生衝突時,牧者都需要先省察自己是否有問題和虧欠,若有必要則向大家認錯道歉,表達願意與大家一起學習、改變和成長的心志。領袖和弟兄姐妹可能靈命不夠成熟,有時會提一些出格的意見,那是再正常不過的。若是牽涉到真理,牧者當然要堅定不妥協,但據我觀察,其實大多都不是這種情況。牧者的自我意識很重要,所謂有自知之明。加爾文說:「只有先認識自己,我們才能真正認識神;只有先認識 神,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因多認識神,才照出我們自己的不潔不義。我曾聽有位老牧者說過,他以前總為自己在服事中一直受到各樣攻擊傷害而不平,現在才知道那都是神對他生命的雕琢。神用各樣的人和處境修理塑造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更合乎主用,這是神在每個被呼召牧者身上的旨意和計劃。
峰迴路轉
總而言之,牧者最需要的是親近神、學習聆聽神、明白並按神的旨意而行、等待聖靈動工的時間。教會裡有許多我們人不好出手、不能開口的事情,牧者應以膝蓋服事,懇切祈求,等候神作工。
我學到的教訓是,當一個牧者新到一個教會,首先最重要的是多花時間為教會領袖和弟兄姐妹禱告:帶領興旺禱告會、帶動大家各種方式的禱告、鼓勵禱告聚會特會、禱告主日等。
其次,好好專心在講道教導上下功夫,特別要按書卷釋經講道,從福音書或書信開始,讓聖靈藉著神的話作鼓勵、激動、責備、提醒的工作,使弟兄姐妹在全備的真道中扎根,也為神要帶領的改變作預備。經文講到哪裡,就傳講什麼,而不要急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用講道忙於應付問題,使人產生情緒,聽不進神的話。更有的牧者為了自己推動的事工或針對教會出現的問題,什麼樣的經文都可以講到這個事工和問題。另外講道中也不要動不動批評別的牧者和教會。這些都是不良範例。
第三,體貼主的心腸,盡力關懷服事有需要的弟兄姐妹,多探訪慕道友傳福音,而不是先急著看望領袖與資深會友、發展人脈。特別不要進入拉關係、建立自己地盤和勢力的世俗作風,因其最後必然帶來結黨紛爭,導致教會分裂與牧者陣亡。
第四,培養造就領袖。今天教會最缺乏的是有異象、有委身、有使命、有靈命、有恩賜、願奉獻、能謙卑服事的領袖。領袖興旺起來了,教會才能興旺成長;領袖聖潔了,教會才能聖潔。領袖不易培養,特別是新牧者要帶動培養領袖十分困難。需要耐心花時間陪著他們服事,在關係中以生命影響他們、也以神的話語教導他們,並給他們機會和空間在錯誤中學習成長。領袖的培養不是一套培訓課程、或幾次退修就能建立起來的。
最後,如《彼得前書》5章2-4節所說:“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的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牧養是要按神的旨意牧養,甘心樂意背十字架為主受苦、作群羊的榜樣——特別在謙卑、溫柔、忍耐、寬容、憐憫、受苦上成為榜樣——這樣才會有持久和美好的服事。

作者是福建人,曾研究生物,在北美信主,現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