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Aug 6,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一个必须警惕的属灵危机

AI 生成文章:
当我们思考 AI 能否替代某些职业时,许多人会立刻回答:“AI 永远不能替代心理学家。”这回答表面上看似安慰人心,强调心灵的不可复制性。的确,AI 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理解人类内在痛苦、情感、悔改或敬畏的心理学家,它无法共情、无法关怀、无法从灵魂深处回应一个人的罪与哀伤。但人们忽略了:AI 可以模仿。而这种模仿,有时甚至会让人信以为真。
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表象真实足以欺骗”的时代。连动物的一些拟人行为都能令人产生“万物皆有灵”的结论,更何况是专门以模仿人类语言、情感、逻辑结构为目标的 AI 系统?当 AI 具备庞大的语料训练、精准的语言生成与高度人类化的互动风格后,它在心理学上的拟真已经不容小觑。
同理,这种“模仿真实”的能力也出现在神学领域,甚至更值得警惕。因为神学并不只是知识的问题,它关乎永生与永死,是“关乎神的事”。如果 AI 能在表面上模拟一位神学家的语言、逻辑、论证方式,甚至敬虔语气,那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一个问题:AI 是否已经能够在外表上成功模仿一位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神学家,从而让人误以为它真的“懂”神学?

AI 在表面模仿上的真实能力

AI能模仿改革宗神学的语言习惯、引用经典、拉丁术语,甚至用问答体式重现图赖丁式的逻辑节奏。这种语言拟真能力远超一般模板复制。它能根据系统神学的内在结构,模拟“教义—理由—经文—应用”的传统流程,并在多个教义之间保持术语一致,显得逻辑自洽。它能调用加尔文、巴文克、《西敏信仰告白》等经典神学文本,甚至附上原文、语法分析与历史背景,使人误以为这是出自一位博学且敬虔的神学训练者。AI 可以使用敬畏、悔改、荣耀、圣约、顺服等术语,使内容表面上充满“灵性分量”,但实际上,这些只是语料的抽象排列。在这些层面上,AI 生成的神学内容已经足以骗过读者的第一层属灵直觉,尤其当读者更注重术语完整、逻辑清晰而非作者生命时。

AI 模仿能力带来的属灵危机

从前我们担心的是“异端伪装成真理”,如今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算法模仿成智慧”。当神学不再通过属灵生命来分辨,而是通过语言表现来判断,教会将被带入一场表象与实质的混淆危机。如果信徒开始将“神学逻辑清晰”误当作“敬虔的智慧”,那么属灵的判断力将被语义的精致性取代。这正是属灵麻木的开始。一个没有圣灵的机器,用敬虔的术语说出没有悔改的内容,这样的现象将逐步塑造一种“无神而敬虔”的氛围,使人习惯于没有生命的真理表达。AI 可以训练成看起来完全改革宗的风格,却在核心教义上植入悄无声息的偏差。例如微妙否定基督代赎的范围,或模糊圣约与行为之约的区别。在包装之下,错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难识别。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假神学智慧更难识别”的时代。AI 无法敬畏、无法相信、无法认罪、无法祷告——这是它不能成为神学家的根本原因。但它却可以模仿这一切的外壳,并做到足以欺骗未警醒的读者。
因此,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对 AI 的信任,也不是对 AI 的惧怕,而是对敬虔生命的重新强调。判断一段神学内容的可靠性,不仅要看逻辑清不清楚,更要问:这是否出自一个敬畏耶和华的灵?这是否传递出圣洁的分量?这是否叫人更渴慕神、讨厌罪?
神学不是语言装饰品,更不是逻辑竞赛。它是“在神面前的真实敬拜”。在真假模仿越来越难分的日子里,唯有属灵的生命与分辨力,才是抵挡假冒智慧的防线。
Aug 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为什么 “圣约神学” 又称为 Federal Theology?

圣约神学 = Covenant Theology
Federal Theology = 盟约神学 = 圣约神学
其实,Federal Theology (盟约神学) 和 Covenant Theology (圣约神学) 是同一样东西。所以,Federal Theology 也就是圣约神学。那么问题来了,“federal” (联邦) 这个字和 “约” 有什么关系?
原来,federal 源自拉丁文 foedus,意思就是 “covenant” (约)。

Federal 的意思从 “约” 到 “联邦” 的演变过程如下:
  • 原始含义:foedus = 约
    拉丁文 foedus 表示一种正式的约定,常用于人与人或国与国之间的契约或盟约。
  • 政治用法:邦联之间的约
    在中世纪及近代初期,欧洲一些国家或城邦为了共同防御或合作,会立约组成联盟,这种政治上的 “约” 也叫 foedus。
  • 现代政治:联邦国家的建立
    例如美国,原来是13个独立殖民地,它们通过宪法立约,组成一个联邦政府。这种 “由各主权实体通过约定组成的政体” 就称为 federal (联邦的)。
  • 词义演变完成
    因此,federal 从 “有关约的” 逐渐变为 “通过立约组成的政治联合”,即 “联邦” 的意思。
简而言之,联邦的本质是由多个政体立约而成的联合,所以 federal 一词的核心含义没有变,只是应用范围从神学的圣约扩大到政治的国家联盟。

问:既然 Federal Theology 就是圣约神学,为什么又有 “Covenant Theology” 这个名词呢?
因为 Federal Theology 和 Covenant Theology 虽然是同义词,但历史用法略有差异,简要解释如下:
  • Federal Theology 是早期术语:在17世纪改革宗系统神学中,如 Johannes Cocceius、Herman Witsius、Francis Turretin,常用 Federal Theology 表示以 “圣约” 为结构的神学体系。此词强调神与人之间的 “约” 关系,源自拉丁文 foedus。
  • Covenant Theology 是后来的通用表达:随着英语神学的发展,Covenant Theology 成为更直白、现代的说法,便于普通读者理解,特别在讲解系统神学、讲道或普及时更常用。
  • 神学内容相同,仅是用词不同: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套神学体系:上帝通过圣约治理人类历史,核心包括行为之约、恩典之约,有时也包括救赎之约。
总结:Federal Theology 是传统术语,Covenant Theology 是现代常用说法,内容完全一致。
Aug 2,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牧者心得录

作者:王怡 (2017年1月1日)
选摘自:宗教改革沉思录 (十一):不由自主的自由

1546年2月18日,凌晨三点,路德离世。临终前,他说,“我们的确是一群一无所有的乞丐”。约翰·派博牧师说,这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乞丐,是我们活着的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式。唯有这种方式,使上帝得着荣耀,我们得着恩典。
1937年元旦,梅钦 (J. Gresham Machen) 离世。临终前,借用现代技术,他拍了一份电报,给西敏神学院的同事慕理 (John Murray)。上面说,“除了基督主动的顺服,我们没有盼望”。这意味着,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只能由上帝造成。创造,拯救,审判,都是如此。[他]引用 约翰·加尔文 关于《以弗所书》的一篇讲章说,“你们必须轻看这个世界的能力、荣耀和好处”,才能 “在上帝的话语上大大张口” (这意味着像一个乞丐),才能明白和遵循上帝至高的话语 (这意味着上帝的主动)。
马丁·路德 说得更直接,他引用《诗篇》119篇,“我未受苦以先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67节),诗人的结论是,“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1节)。因此,一个承认自己不义的人,必须在公义的道路上受苦。这是我们明白上帝话语、领受福音的唯一方式。
Jul 25,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问:如何让神走在前面?

问:“让神走在前面,不要走在神的前面” ?

解释:要顺服神的引导,不凭自己的意思抢先行动。就像羊跟随牧人,不自己乱跑一样。人若走在神前面,就是自作主张,不等神带路,结果容易失败或偏离正路。

WALK 原则
•  Wait 等候 在做决定前不急躁、不凭冲动,而是耐心等候神的时间与安排。
•  Ask 祈求 藉由祷告、读经、请教属灵同伴,谦卑寻求神的引导与旨意。
•  Listen 聆听 专心聆听神的话语与圣灵的感动,顺着祂的话前行。
•  Keep Back 克制 不自作主张、不操控结果,不抢神的荣耀,只甘心在祂背后跟随。

【诗 27:14】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诗 147:10-11】他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快。耶和华喜爱敬畏他和盼望他慈爱的人。
【箴 3:5-6】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罗 9:16】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
【约 10:27】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
Jul 23,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Kline 的神学争议概览

Meredith Kline 的神学争议概览:
(仅供参考,未能逐一详审)

  1. 行为之约的重新颁布 (Republication of the Covenant of Works)
    • 将摩西之约视为行为之约的重新颁布,与《西敏信条》所强调的恩典之约贯穿旧新约的立场存在张力。
    • 以色列人的得救属乎恩典,与所有时代的选民一样,唯独因信称义。但以色列国作为一个属地国度,其得地为业的应许是建立在国民整体顺服之上,失地则是因违约受罚。显出行为之约的特征。
    • 认为摩西律法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以色列国的属地国度秩序,而非作为恩典之约中引导信徒归向基督的手段,因此在传统归正神学中引发争议。
  2. 双层国度观 (Two Kingdoms)
    • 将属地国度 (以色列) 与属天国度 (教会) 的严格区分,延伸为教会与国家职能分离的 “自然法” 治理观,与一些归正传统 (如 加尔文 对神治国的看法) 存在张力。
  3. 末世预设性 (Intrusion Ethics)
    • 旧约中如迦南灭绝、律法刑罚等,是将末世审判暂时 “入侵” 历史的例外性施行,作为属天国度审判的预演。这种解读被一些学者认为削弱律法的一致性与普遍性。
  4. 对创世记的框架解释 (Framework Hypothesis)
    • 创世六日为文学结构而非历史性顺序,强调神学意义多于时间顺序,这一立场在许多保守归正群体中引发强烈争议。
若严格跟随 Kline 的圣约神学,在某些关键解释上将与《西敏信条》存在张力,特别是以下几点:
  1. 关于摩西之约的性质:《西敏信条》第七章明确强调恩典之约在旧约与新约中的统一与延续 (WCF 7.5–7.6),而 Kline 的实质性再颁布理论将摩西之约部分实质性地等同于行为之约,可能被视为偏离信条。
  2. 关于律法的功能:《西敏信条》第十九章将摩西律法视为在恩典之约中持续发挥教义与规范功能;而 Kline 主要强调其国度治理角色,可能削弱这一传统理解。
  3. 关于创世的解释:《西敏信条》第四章以历史性语言描述创造秩序,Kline 的框架理论与此存在不同解读角度。
Pages:123456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