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fault"
Dec 3, 2021 - Default    No Comments

《创世记 6》中 “神的儿子们” 是谁?

创世记 6:1-4
“当人在世上多起来,又生女儿的时候, 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 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Dr. Peter Gentry  |  美南浸信会神学院 SBTS.edu

“神的儿子们” 是谁? 有三种说法:

1) 塞特的后代 (神的儿子们) 与该隐的后代 (人的女子) 结婚
2) 天使 (神的儿子们) 与人类的女子结婚
3) 古代的君王或英雄 = 神的儿子们


第二种说法 (天使) 比较合理。有三个理由:
1) “神的儿子们” 在《旧约》只出现了 6 次。除了《创世记 6》以外,其他都是指天使或神子(伯 1:6, 2:1, 38:7; 但 3:25)。
2) 《彼得后书 2:4-8》中提到两组对比 (连接词 “and”);开始提到的是那些 “犯了罪的天使” 与 挪亚,指的就是《创世记 6》(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地方提到那些犯了罪的天使)。
3) 《犹大书 1:6-7》也提到类似的对比:”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 与 “索多玛、蛾摩拉”;作者说的是淫乱的罪,而在《创世记 6》的那些 “神的儿子们” 所犯的就是淫乱的罪。

如何解释:“天使也不娶也不嫁”?
确切地说,《马太福音 22:30》和《马可福音 12:25》里所用的名词是 “天上的使者” 或 “那些在天上的天使” (the angels in heaven);严格来说并不是指天使没有嫁娶的功能,而是指天使在天上不会发生嫁娶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犹大书 1:6-7》说那些天使 “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 很可能指的是在《创世记 6》的那些天使离开天上的住处而来到地上娶妻生子。

“伟人” 是谁?
伟人 = 巨人 (新译本) = giants = Nephilim

有两种说法

1) 伟人是 “神的儿子们” 和人的女子们的后代
2) 伟人不是 “神的儿子们” 和人的女子们的后代

第二种说法比较合理。按照其原文,其实摩西是说 “当天使与人结合的时候,在那些日子和以后的日子,有伟人在地上,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所以,上古英武有名的人指的是那些伟人,而不是 “神的儿子们” 和人的女子们的后代。
Nov 26, 2021 - Default    No Comments

谁是 “麦基洗德” (Melchizedek)?

创世记 14:17-18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Nov 25, 2021 - Default    No Comments

转:蓦然回首忆 “五月花号”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 2021.11.25
作者:苏文峰

“五月花号” 的船客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漂洋过海到美洲呢?
1620年(中国明末光宗泰昌元年)11月9日,“五月花号” (Mayflower Ship) 抵达美国东北部,在麻州波士顿附近的鳕鱼角 (Cape Cod) 登陆。
1517年宗教改革在欧洲兴起以后,英国许多基督徒对国王亨利八世改革不够彻底,非常失望。他们拒绝顺从英国国教的规定与崇拜方式,被称为 “不从国教者” (Non-Conformists)。他们当中有一派人士认为:“每个堂会都属于主耶稣基督,不受君王或主教管辖,都是独立自主的。”
这一派人被称为 “独立派” (Independentists) 或 “分离派” (Separatists)。他们也主张教会的决策权属于全体会众,而非主教,因此又称为 “会众制教派” (Congregationalists 公理会)。公理会在英国遭遇国教严重的逼迫干预。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被世俗侵扰,过清教徒 (Puritans) 严谨纯洁的生活。因此,决心离乡背井,寻找一个 “新世界”。
1620年从英国搭乘 “五月花号” 到美洲的102位乘客,有40位就是上述的公理会 “圣徒” (Saints),另有62位 “陌生人” (Strangers,殖民探险者)。102人中,包括 51个男人、20个女人、21个男童、10个女童;另有1个婴儿在船上出生。
1620年8月,他们搭乘两艘商船(“五月花号” 与 “顺风号 Speedwell ”)从英国普利茅斯港 (Port of Plymouth) 出发。但由于 “顺风号” 先后两度漏水,他们只好在9月第三度启程,将102位乘客和船员挤在长度只有90-110英尺、宽度25英尺的 “五月花号”。这时已经是大西洋的风暴季节,在狂风大浪下,许多人呕吐晕船,甚至有一个 “陌生人” 被卷进海中。
1620年11月9日,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航程,他们终于到达美洲。渡过第一个严冬后,“五月花号” 只有53名乘客和一半船员存活。
1621年第二年在好心的印第安人帮助下,他们学会如何捕猎野生动物 (包括火鸡) 和海鲜,如何种植玉米、豆类及南瓜类植物。秋收之后,他们用3天庆祝,向上帝感恩。这就是每年11月感恩节的由来。
“五月花号” 这群后来被称为 “朝圣者” (Pilgrims) 的信心之旅,可说是美国初期移民的典范。他们持守清教徒的信仰和生活理念,长期影响了美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据《历史频道》(History Channel)的资料,当今美国人口中,有3500万人是 “五月花号” 乘客的后代,包括美国总统亚当斯、罗斯福等。

默想/应用
《希伯来书》11章8-10节说:“亚伯拉罕因着信……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 这批 “五月花号” 的圣徒,就像亚伯拉罕一样,离开本地本族父家,成为 “朝圣者”。他们的后代终于在美洲新大陆建造了一个上帝主权下的国家(one nation under God)。这信心之旅,是何等的远见 (vision)!何等的壮举!


注: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天下事専栏2018.11.23,是2017年11月10日《教会历史这一周》的视频文字稿,编写自贺宗宁的《五月花号抵达北美》一文,视频发布于橄榄社区网站《教会历史这一周》栏目。

链接:五月花号抵达北美 (贺宗宁) 2017.11.10
链接:感恩节与清教徒 (贺宗宁) 2020.11.26
链接:蓦然回首忆 “五月花号” (苏文峰)
链接:教会历史这一周
链接:從感恩節的由來看我們向清教徒學習甚麼?(林慈信)


Pages:«1...252627282930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