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7, 2025 - Default    No Comments

圣餐的四种看法

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

核心:化质说 (Transubstantiation)
  • 饼与酒的 “本质” 变成基督真实的身体与宝血,外观还是饼和酒。
  • 基督 “按人性” 在饼与杯中,以物质方式临在。
  • 弥撒被视为 “祭” (sacrifice),是基督牺牲的非流血重呈。
  • 领受圣餐本身施恩,即使没有信心,也能发挥效力 (只要无大罪阻隔)。

路德宗 (Martin Luther)

核心:圣餐联合 (Sacramental Union)
  • 否认化质说,但主张基督身体与宝血在饼和酒 “同在、伴随、之下” (in, with, under)。
  • 基督人性可以多处显现 (因基督论的 “位格联合” 推论)。
  • 基督临在是 “物质性的真实临在”,信徒口中真实吃到基督的身体。
  • 不把圣餐称为 “祭”。
  • 有信心才得益处,但不信者也 “吃到基督身体”,但为审判。

改革宗:慈运理 (Zwingli)

核心:象征纪念说 (Memorialism)
  • 圣餐完全是象征性的纪念,饼酒不带来基督真实临在。
  • 基督身体仅在天上,因此饼杯只是对十字架的纪念与信心的告白。
  • 圣餐无施恩的 “管道性”,仅是教会的礼仪与记念行为。
  • 圣灵不藉饼酒施行特别的滋养,只在信心中使人思想基督。

改革宗:加尔文 (Calvin)

核心:属灵真实临在 (Real Spiritual Presence)
  • 反对天主教的化质,也反对路德宗的物质临在。
  • 认同纪念的意义,但圣餐远不止纪念,还包括与基督的实际相交与属灵滋养。
  • 基督按人性在天上,但藉圣灵,使信徒真实、属灵地领受基督的身体与宝血。
  • 饼与杯是实际施恩的管道,不是空符号。
  • 不信者领受饼酒,却不能领受基督,因为需要信心藉着圣灵上升到基督那里。
  • 强调圣餐是约的印记,是实际的属灵滋养与联合。

四者对比 (最简表述)

基督是否真实临在?
  • 天主教:真实、物质地临在 (化质)。
  • 路德宗:真实、物质地临在 (伴随在饼酒中)。
  • 加尔文:真实、属灵地临在 (藉圣灵)。
  • 慈运理:不临在,只是记念。
饼酒是否改变?
  • 天主教:本质改变。
  • 路德宗:不改变,但基督身体 “并存”。
  • 加尔文:不改变,但被圣灵分别为圣成为施恩管道。
  • 慈运理:不改变,纯象征。
圣餐是否施恩?
  • 天主教:本身自动施恩。
  • 路德宗:施恩,但信心影响益处。
  • 加尔文:施恩,需信心藉圣灵领受。
  • 慈运理:不施恩,只是纪念与宣告。
圣餐是否是 “祭”?
  • 天主教:是祭。
  • 路德宗:否。
  • 加尔文:否。
  • 慈运理:否。

问:什么情况下是吃喝自己的罪?

【林前 11:27-29】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简单总结:
  • 圣餐是基督属灵真实临在的圣礼
  • 必须带着信心与悔改参与
  • 不省察=藐视基督的死
  • 不分辨=把圣的当成俗的
  • 无悔改参与=是假冒的约行为
  • 结党与分裂中参与=违背圣餐的一体性
  • 最终结果=吃喝自己的罪

留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