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3, 2014 - Default    No Comments

摘錄:讀神學

       聖經非常注重“次序”,規規矩矩按次序行。如果沒有紀律,沒有次序,所有的次序完全可以不遵守,那麼你再讀多少的“神學”,仍然是失敗的,甚至毫無意義。沒有連靈修也沒有時間這個說法,沒有靈修,親近神,一切的服侍都是在依靠自己,讀神學也就沒有意義。不僅僅要看重知識,更要看重生命!

       接下來要進入最現實的問題,我想神學院的教育其實在訓練二件事情:第一是閱讀,第二是表達。表達又分寫作與講演(講道)。閱讀與表達的訓練完全沒有捷徑,是一點一點累積下來,換句話說,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完全在於「量」的累積。

       學生必須獨立深入而大量的閱讀和思考。就是閱讀一本經典的高質量的好書勝過閱讀一般泛泛而談的書籍。而這個閱讀決不是,“我知道內容了” 的閱讀,也不是我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的閱讀。而是閱讀到,成為你自己的知識。這也就是為什麼閱讀的分數會佔差不多一半的道理。

       有三條路我可以告訴你:第一條路是下苦工,第二條路是下苦工,第三條路還是下苦工。

       不過我們不要忘記,我們這個世代閱讀與寫作能力都大幅下降,所以不要以為你口才不錯,口才和能不能寫作其實沒有太多關連,所以只有一句話,多練習。我不客氣的講,就是因為傳道人表達能力的下降,所以教會才會把禮拜的焦點從講台移轉到舞台上面,反正聽不懂,又沒內容,所以唱唱跳跳要好的多。 要講得好,在於你寫得好的基礎上。

       如果我們都同意閱讀與表達的重要性,接下來我要談談研究報告寫作的常見的問題。

       下一個要談的寫作技巧,或者說是現在大多數人的問題就是,「連結性不夠」。常常有些人的講道篇,內容豐富,表達力強,但是聽起來就是覺得怪怪的,常常問題就是出在沒有連結性。我的經驗發現,除非你對議題本身已經有十分的掌握,不然前言放最後寫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以免停滯在前言,影響後面的進度。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寫作的效率問題。我的建議是,當你在閱讀的時候,就一定要開始做讀書筆記。而且這讀書筆記最好是一開始就打進電腦。我的作法是一個科目(一篇報告)開一個檔,然後所有的讀書筆記都全部打進同一個檔中,(不過建議你要做記號,標明主題,書名、頁數,以免到頭來找不到)。等到要真正開始動筆時,真正的工作只是在視窗上面移動你的讀書筆記(剪貼、複製),然後再加上自己的觀點。 讀書筆記,不是抄書,有在校的學生,寫讀書筆記只是抄一下書中的內容,教授批改的時候,看都不要看,而讀書筆記的成功,其實也就是你報告寫作的成功 。

       有的人會埋怨說,常常讀書筆記打進了二十頁,最後整理出來的報告只有五頁,但那有什麼關係,反正電腦檔案還在,以後不論是寫相關的報告或者是做專題演講,你就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使用。

       最後在結尾的地方要做一個提醒,好的研究報告應該在本文的地方做論述,結尾千萬不要出現新論點。如果你參加過奧瑞崗辯論比賽,你應該知道在比賽計分規則中以一條,如果結辯的時候出現新論點,是完全不計分的,裁判應該忽略新論點的存在。所以不要想說我有秘密武器要留在最後使用,如果真是這樣,那就糟糕了。

       這個部分最後要來談談其他參考資料的選擇。首先容我強調,參考資料之所以你能夠拿來參考,把它放在註釋及書目上,其前提是:「它有被參考的價值」,而不是「我看的懂」。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在以前,因為知識不普及,所以知識份子很少,大概只有知識份子有能力且有機會出書。但今天不一樣了,大家都可以寫書,即使是聖經註釋,或是聖經神學類的著作,也有越來越多「跨行」的作者在寫作。事實上,一本真正的好書勝過許多“也許是現代的名著”,認定一本可以終身收藏的書籍後,反覆閱讀。過幾年又去讀。肯定有收穫。

       當然,做一位神學初學者,怎麼可能會認識那麼多的書籍、學者,其實這也是苦功夫,為你要常常來逛圖書館,常常注意新書的狀況,甚至你要常常翻翻出版社的目錄,這些資訊是訓練你有對參考資料的「品味」,而不是用「搜刮」的方式把垃圾當作寶。

       最後要和大家談二個我認為寫研究報告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開放的心胸。華神一位老師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反省到,過去華人(應該是說國語)教會三十年的神學教育基本上是失敗的,因為神學院一直在扮演神學警總的角色。神學院不太花精神在教導學生要認識真理,倒是花很多時間在判定誰是異端,誰是不合福音派的立場。 這是華人神學院教會的悲哀,昨天有同學和我談到改革宗人士說,不是改革宗就不是基督徒,令人驚奇。居然有人敢這樣的論斷。求神憐憫我們,如果讀了神學院,卻是在成為別人的錯誤專家,處處擺出唯我獨尊的權威,實在要思考,你讀神學院的收穫到底是什麼? 

       所以我會覺得說,這樣開放的心胸才能夠真正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傳道人。沒有開放的心胸,不願嘗試思考的多元性,而只讓經驗主宰一切,這樣培養的不是傳道人,是廟公。不過有開放的心胸,卻沒有敬虔的信仰,那也不行,那會製造出一堆教會康樂部長。

       神學教育帶給我多少東西,我被神學教育改變了多少?

       神學院不會讓你玩三年,但你在神學院絕對有辦法混三年,沒有人會管你幾點睡覺,也沒有人會管你有沒有每天讀聖經靈修禱告。但是不要忘記你當初和上帝的約定,不要忘記當初你決定排除萬難來到這裡,在這裡不是只有你一人孤單奮鬥,不要忘記,耶穌基督和我們在一起奮鬥,上帝的靈所賜的能力與我們同在。 

       要成才,學校固然是一個方面,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你自己,我中國讀三年神學,在美國讀三家神學院,在同班同學中,據我看到的,一無是成的,流蕩在美國的有,被遣送回國,完全不能被教會所用的有。最終,你順服崇高的呼召和聆聽聖靈的教導才是真正讓你成才。

Oct 21, 2013 - Default    No Comments

消氣妙法(鮑力生)

作者:鮑力生(David Powlison)
刊登於《中信》2005年12月

       甚麼是怒氣?當怎樣處理?我們活在一個有缺陷的世界裡,四周充滿著痛苦、失望和罪惡,當然有很多叫人見了生氣的事。聖經上多次談到生氣的問題,可見上帝的意思是讓我們學習當怎樣處理怒氣。

       我們從聖經看到,上帝見了邪惡的事也要生氣,可見發怒也可以是義怒,甚至是對邪惡唯一合理的反應和對受害人的感同身受。但是人類自墮落以後,淪為魔鬼的奴隸,憤怒也就變了質,成了亂發脾氣,甚而憤怒傷人。

       回到剛才問的第一個問題,甚麼是怒氣?怒氣不是氣體。不是說,你心裡有「氣」,所以非要「鑽一個洞」洩憤不可,例如打枕頭,將枕頭看成仇人,毒打一頓,你就可以洩憤。憤怒歸根究底,是與一個人的靈性品格有關,是與信心有關。

       譬如說有很多人生上帝的氣。聖經中有一個人,名叫約伯。他的兒女在一日之間全因意外死亡,他自己的全身長滿毒瘡。他的妻子就對他說:「你棄掉(或咒詛)上帝,死了吧!」(約伯記 2:9)很多人感到上帝叫他們大失所望。也許你希望成家立室,你自忖條件不錯,是個虔誠基督徒,你求上帝賜你一個妻子(或丈夫),但是事與願違,於是你生氣。

       當你生上帝氣的時候,不妨捫心自問一下:究竟我想要甚麼?我信甚麼?

       我想你會發現,你要的不是上帝,而是從心所欲。你希望你的慾望得到滿足。我輔導的時候,常會遇到不少人生上帝的氣,他們千篇一律都因為事與願違而怨恨上帝。所以,消恨的方法不是洩憤,而是認識上帝

       聖經裡所啟示的上帝從來不出賣我們。不錯,我們在世上有苦難,有太多叫我們失望的人事物,但是上帝沒有叫我們失望。我們失望是因為不認識上帝。

       上帝從來沒有應許我們人生沒痛苦、沒眼淚。祂只應許介入我們的痛苦。主耶穌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承擔我們因罪帶來的刑罰。上帝應許我們將來有一天生命要吞滅死亡,喜樂要勝過痛苦。關鍵是我們必須相信耶穌,誠心的投靠祂。只要我們真信耶穌,信祂的應許,我們在極度痛苦中就仍有盼望。上帝是我們唯一的盼望。祂不但不叫我們失望,反叫我們有希望。

       解決憤怒的第二個方法是悔過認罪。約伯是一個完全正直、敬畏上帝的人,他受了很多痛苦。他在痛苦中沒有褻瀆上帝,可是難免滿口怨嘆,在某程度上有自義及怪責上帝的成份。到了最後,他對上帝有進一步的認識,就謙卑悔過。這時所有怒氣便都化為烏有。

       現在,我們且用一個實例剖析生氣的原因。舉例說,你趕赴一個非常重要的約會,路上塞車,寸步難移,足有二十分鐘,車子一點沒有移動。可是還有五分鐘約會就到時了,這一回鐵定非遲到不可了。你怎樣反應?心急如焚?生氣咒罵?若生氣,你不妨自問一下:

       一、究竟甚麼事觸動了我的怒氣?發生了甚麼事?本來我並沒生氣的,後來知道要遲到了,就氣交通部為甚麼挑這個時間修路?(或其他交通阻塞之原因。)我想到要約好的人在那裡乾等,不知道他作何感想?又不知後果如何,因此又急又氣。

       二、我有何反應?是否心裡在咒罵交通部?是否滿腦子不停打轉,等會兒怎樣向對方解釋?是否自怨自艾:「咦,我怎麼不早點出門?怎麼不走另一條路?怎不早聽交通部的報告?」是否怨天尤人?看來這事表面與上帝無關,可是總有人會因一點點的小事怨天怨命。你越來越不耐煩了。你也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焦灼不安,也越想越氣。胃開始痛了。

       也許,為了爭取時間,你貼緊前面的車子開,以防有人從旁邊插進來。假如真有人膽敢這樣,你就罵。你有沒有用拳頭打車子洩憤?有沒有不斷開關收音機?到目的地後,有沒有氣急敗壞地解釋一番?

       這一切都是肉體的反應。你要繼續自問:

       三、我為甚麼這樣?我信甚麼?想要甚麼?假如你是個動不動就自怨自艾和怨天尤人的人,我告訴你,你一定有一套錯誤的觀念。也許你在想:

       「我非準時到達目的地不可。」請問,人真能掌控他的每一步路嗎?

       「對方會怎樣看我?我曾經遲到一次。」這是懼怕。

       「我希望這生意賺大錢」、「希望醫生治好這病」、「希望某人愛我」等等,這些慾望都與金錢、健康與愛情有關。總括來說,不外乎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我們常被這些慾望轄制綑綁,因此很容易失望生氣。你須再問:

       四、結果怎樣?生氣有甚麼結果?也許,你因為不肯讓人而擦撞到旁邊的車子,然後與人爭執,最後要賠款。也許你事後心中有愧,胃痛、頭痛。也許你到達目的地後,忍不住向約會的人大吐苦水,予人印象不佳,致失去一宗生意,或失去一個女(男)朋友。更倒楣的是,如碰到一個窮兇極惡的人,沒說上幾句就拿出手槍來殺人,那就連命都丟了!

       五、究竟這事與上帝有何關係?上帝怎麼說?祂是怎樣的神?有關怒氣,聖經有以下三方面的真理教導:

       上帝與我們同在,祂掌管每一件事。雖然交通阻塞看起來與上帝無關,但是由於所有的事都逃不出上帝的手心,所以說不定上帝就利用這個機會,改造祂的兒女,模造我們成主耶穌基督的樣式。若非碰到這種寸步難移的情況,我們就不知何為忍耐。當我們學會了忍耐,就不會像從前那麼輕易發怒。學會在困境中信靠上帝,信心便漸漸增長。

       上帝的律法是鏡子,是明燈,能照出人的本來面目。例如,上帝給我們的鏡子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人如己(申命記 6:5;馬太福音 22:37, 39)。這是兩條最大的誡命。我們拿著一照,就照出心裡的動機,照出我們究竟愛甚麼。我們生氣的原因,無非因事與願違。我們愛的是「從心所欲」,愛的是自己,愛的是金錢、健康、愛情。我們盼望別人瞧得起我。我們並不愛上帝,也不關心他人。假如關心,就不會不禮讓了。

       上帝的誡命是一面鏡子。它照出我們貪戀世俗的心,照出我們的不信。假如我們無論在貧富、健康患病、結婚或獨身,無論甚麼景況,都信靠上帝,都愛上帝,那麼當然就不會因為沒有這些而生上帝的氣。

       上帝的律法顯出我們的實況,我們不愛上帝也不愛人,我們違反了上帝的誡命,這就是罪。罪使人與上帝隔絕,好消息是主耶穌基督是兩者中間的橋樑,祂是中保,救我們脫離罪,讓我們回到上帝面前。祂要改變我們的生命,賜我們恩典和平安,讓我們在困境之中以上帝為樂,因患難而生忍耐,體驗到上帝的幫助。

       六、我當怎樣做?我們當禱告上帝,求祂幫助。僅分析問題並不能改變人。上帝要我們禱告與祂相交。我們必放下心中的慾望,轉向永生上帝。我們需要認罪,懇求上帝赦免。我們需要相信福音,求祂賜下智慧、力量,好讓我們反應合宜。

       七、我怎樣才能榮耀上帝?誠心悔改認罪,信靠耶穌基督,這樣,你的思想感情與行為都必煥然一新。

       回到交通阻塞的例子上,你可以深呼吸,放鬆,相信上帝掌管一切。但是你還可以禮讓。塞車不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競。上帝釋放我們從怒氣中出來,我們可向上帝感恩。這樣我們就心平氣和,在基督耶穌裡有「出人意外」的平安。到了目的地也可心平氣和的向對方解釋,不至於一臉怒容。

       八、信靠順服有益處?益處很多,上文已提過幾點。雖然信上帝不一定能改變處境;但是,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可以見證上帝,榮耀上帝,讓人看到上帝的大能和救恩的果效。上帝所賜的福往往是多方面,除了我們獲得拯救,罪得赦免,我們心裡也快樂一點,覺得人生有意義一點。我們看到福音的果效,看到許多事情的因果,眼光寬廣了,靈命長進了。也許到了晚上,我們和一個心煩意亂的朋友通電話,就「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 1:4)我們受的苦實在不那麼大,不過是塞塞車而已。別人受的苦更大,我們從挫折中學習了解別人,同時學習幫助別人,使人因我們蒙福。

       如此看來,叫我們生氣的事,雖然看起來與上帝無關,但是只要我們連於耶穌基督,連於上帝所啟示的真理,我們就能體會,上帝的真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Oct 7, 2013 - Default    No Comments

處世待人的幾句話(王明道)

       基督徒與人來往交接,寧可自己吃虧,不可使人吃虧。自己吃虧能榮耀神,使人吃虧要羞辱神;自己吃虧事後心中有平安,使人吃虧事後心中受痛苦;自己吃虧常得人的敬愛,使人吃虧必受人的恨惡。

       不要輕易信任人,也不要輕易疑惑人,除非清清楚楚有憑有據的認識了一個人,總不要輕易斷定一個人的好壞。不但口裏不要輕易斷定他,連心裏也不要這樣。人一有了成見,就像戴上有色的眼鏡一樣;戴上那種顏色的眼鏡,無論看什麽就都是那種顏色了。

       以惡意揣度人是一種大罪;這樣作不但容易屈枉人,損害人,而且自己也要大受損害。

       拿別人的短處作談笑的材料,是一件極無知而且有害的事。

       幫助別人,將好處給別人,要看是自己的本分;受人的幫助,得人的好處,要看是別人的恩惠。

       待別人有好處總不要記念;別人待我有好處總不可遺忘。

       能看見仇敵的長處和所愛的人的短處,非大智的人不易作到。

       別人告訴你說某人好,你不要輕易相信;恐怕對你說話的人是那人的朋友故意袒護他,譽贊他,或是對你說話的人也不清楚認識他。別人告訴你說某人不好,你也不要輕易信;恐怕對你說話的人是那人的仇敵,故意汙辱他,讒謗他,或是對你說話的人也不清楚認識他。輕易信別人的話是很容易弄出錯誤和失敗來的。

       要得人的尊敬,須先尊敬人,並作得人尊敬的事;要得人的愛,須先作愛人並得人愛的事。不作這些卻一味的希望得人的尊敬和人的愛,結果只能討來人的輕看和厭惡。

       總不要當著許多人一直揭露個人的短處;就是出於善意的勸告,也當尋找一個機會,同他單獨的談論。除了極少數程度特別高的人以外,大多數的人是忍受不了這個的。

       不要耳朵太軟,聽別人說什麽就隨從。但也不要心太硬,總不肯接受人的善言。要常虛懷若谷,樂納人言。將別人的意見拿來作參考的材料。在神面前求神的光照和指導。好的意見都採納不好的意見就摒棄。正如經上的教訓說:“凡事要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前五章二十一節)。

       處世待人只要自己對得起神,對得起人,就不必顧慮別人說什麽,或是批評什麽。一個愛神的人要叫人人都滿意,都說好,那是絕對辦不到的事。

       不要以為“愛仇敵”是理想的空談,我們的主和古代的門徒都已經實踐過這樣的教訓了。(見路二十三章三十四節;徒七章六十節)。

       處在這樣邪惡的世界中,一個基督徒無論怎樣虔誠熱心,若沒有勇敢,是斷不能站立得住。

       醫生為病人治療傳染病的時候,總是很留意的防備自己不要受病菌的傳染。基督徒去尋找拯救罪人或是去幫助軟弱跌倒的信徒的時候,也當這樣懷著戒心。

       世界上可以有千百人心中恨我,但我心中卻不可恨一個人。

       受人欺侮,沒有力量反抗而不反抗固然是好,但有力量反抗,仍不反抗是更好。

       為自己的權利、地位、名譽、幸福,無論怎樣讓步都可以。但為神的真理和正義,為保守自己的信仰和聖潔,為神的使命和委託,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卻不能有絲毫的讓步和妥協。這是我們的主給我們所留的榜樣,也是我們這作主門徒的人應當學習的。

       見你面就奉承,諂諛誇贊,譽揚你,遇事賣弄殷勤,你說什麽話他總是一味附和,竭力討你喜悅的人,你要加意防備他,不可與他接近,更不可輕易信任他,以他為知心的密友。因為這種人十之八九是卑鄙自私爭權奪利的小人。他極力迎合你的心意不過是要討你的歡心,利用你成就他的私圖罷了。

       認識人不在明處,卻在暗處,不在人所註意的事上,卻在人所不註意的事上。在明處作人好的在暗處作人未必好,但在暗處作人好的在明處作人必定好。在人所註意的事上可靠的人,在人所不註意的事上未必可靠,但在人所不註意的事上可靠的人,在人所註意的事上必定可靠。以這個作標準去看人,不會有多少錯誤了。

       不要忽略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在你不留意的時候不曉得在暗中有多少隻眼睛看著你,有多少只耳朵聽著你呢。

       忍心損害別人為你求好處的人,你當竭力遠避他,防備他;恐怕他有一天也會再為另外的什麽人求好處來損害你。

       小心你自己不要說一次謊,不要有一次以虛偽待人,恐怕你竟因此毀壞你一生的信用。

       真有德行的人總不自己表彰他的德行;真有學問的人總不自己顯揚他的學問,真有才能的人總不自己賣弄他的才能。古語所說,“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無論什麽時候看見人竭力顯揚自己,誇張自己,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決不會有什麽很高的程度。

       以金錢地位衣履容貌炫耀人前的,正是暴靈他自己的卑鄙;以這些去分別人的也是如此。

       許多人以在人面前說大話為榮耀,其實說得出來作不到才真是極羞辱的事呢!

       社會上許多欺人害人的事都是以財以色為餌。真希奇!投餌的人有多少,上釣的人也就有多少!人都罪責投餌害人的人可惡,其實被害的人若不吃他們所投的餌,又何至上了釣呢?欺人害人固然是罪,起貪心動淫念難道就不是罪麽?不吞餌就不上釣。不貪財不好色就不至被欺受害。基督徒處世萬不可忽略這一件。

       持已越嚴越好,但待人卻應寬大。

       與人同處當留意看人的長處,自己勉力去學,當留意看人的短處,自己勉力去改。

       基督徒待人接物應當彬彬有禮,但一切含有虛偽性的客套卻應當完全屏棄。

       基督徒處世待人,無論什麽時候,無論什麽事情,都不當只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貧窮的人和沒有知識的人到處被人藐視厭棄,基督徒應當特別體恤幫助他們。

       世人都歡喜作“錦上添花”的事,基督徒卻應當學習“雪裏送炭。”

       基督處世待人萬不可與世人同流合汙,但也不可故意標奇立異;我們不怕為順服神的緣故受全世界的攻擊,但我們也當遵行經上的教訓:“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章十八節)。

       處世立身務要有定見,有決心,有勇敢,有毅力,凡事只隨從神的旨意,不隨從人意的指導;只敬畏神,不懼怕人。當作的事不顧一切放膽去作,不當作的事也不顧一切拒絕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