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兩種受洗。一種是受教會的洗禮,另一種是受聖靈的洗禮。參加教會生活已經過了大半年。這一年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將要受教會的洗禮。而以下的這些,不管是從外面聽到讀到的,還是從里面來的,不管是以前的還是現在的,甚至在這一刻的,都是這一年里所得到的。

     任何事情都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以自己為中心,另一個是以神為中心。以神為中心不是讓我們不愛自己,因為不愛自己的人怎么能夠如同聖經所說的去愛人如己呢?其實,愛神,愛己,并愛人如己都是相通的。耶穌基督愿意為了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僅憑這一份價值觀,我們就應該愛惜自己了。然而,愛自己并不代表著以自己為中心。

     當我們以自己為中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自己選擇去做事情。比如要不要去主日學,做禮拜,唱詩歌,奉獻,受洗,等等。但是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先取決于我們自己,而是要先有這個機會和這個能力,我們才可以選擇去做與不做。而這些機會和能力莫不在乎那創造和主宰萬物的神。所以,不是我們去事奉神,而是神選擇了讓我們去事奉祂。

     當我們凡事以神為中心的時候,我們會變得謙卑,因為先想到了神。我們也會習慣去寬恕別人,因為懂得了把自己交給神,就是詩歌里所唱的”活祭“。當我們懂得謙卑和寬恕的時候,就看到了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就發現原來整件事是神給自己成長的試煉。有時候,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心中愛神的就能夠學到所給于的課程。聖經說: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羅馬書8:28),所以任何事情的發生,都傷害不到心中愛神的人。當感覺到自己永遠不會受到傷害的時候,就會產生靈性上的平安和喜悅,這時應該就是屬靈的了。

     聖經還保證:“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13)所以從一個角度來看,我覺得有时候神让一些我们认为不幸或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在别人身上,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能够承受試煉,更不會跌倒的缘故。

     人的父母雖然能力有限,但還尚且知道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兒女。神的能力是無限的,難道祂還用去斟酌給予多少,難道不希望把最多最好的給祂的孩子們嗎?

     很多事情可以從一個父母的心態去明白神的旨意。比如在教會里面弟兄姐妹不合的時候,想一想一個父親最愿意看到什么?要知道,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條!所以不會有“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之說。如果對方走出了神的話語,難道我不應該去放下面子而跟隨陪伴嗎?如果對方走的不是神的道,難道我不應該去提醒和寬恕嗎?就算自己比別人更快到達父的身邊,又有什么值得慶幸的呢?如果你作為一位父母等待孩子們的回歸,卻看到一個孩子先回,只因不顧其他同伴,你還會嘉獎這個先回的嗎?然而,如果你知道那最后回來的孩子是因為幫助其他弟兄姐妹的緣故,難道你不會更喜悅這一個嗎?

     有時候覺得我們活在了一個培養人的罪性的世代。人與人之間很容易論斷,嫉妒,也很容易撒謊,貪婪,等等。遇到不公平的事我們就會發怒和想要做出回應。其實,最重要的是:心在哪里?一直都很喜歡這么一行金句:“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21)

     有時候心里面也會祈求,“神啊,我信,但是信心不足。” 原來信心不是來自于眼前的事實,或者耳中的邏輯,而是一種自身的體會。增加信心就好像一個人想要知道一間密室里有沒有人,他就喊叫,結果有人回應,他就有了初步的答案。然后經過無數次的互動談話,信心就會增加。同樣道理,我們也可以借著禱告和已成就的事來加深認識這位創造天地的上帝。正如一首詩歌所唱的:“求主興起禱告的心,在你沒有難成的事, 藉已成就的禱告,讓我開始認識主大能。” 信心不進則退,因為我們活在了一個罪惡的世代里面,并且疑心是撒旦十分有利的武器。記得聖經叮囑我們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帖撒羅尼迦前書 5:16-18)

     每次自己禱告都很容易想起耶穌基督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的那一次禱告:“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馬可福音14:36)所以習慣每次禱告完都選擇順服,并相信不管結果怎樣,在最后神會把最好的給自己的兒女,甚至超乎所求的。很多時候我們的價值觀和神的價值觀不一樣。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現在,而神卻知道未來。對于很多人來講,身體幾乎是最重要的,可是對于神來看,那只是一堆紅土而已。耶穌基督曾經說過:“你們要先求衪的國和衪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33)

     有些人每天都禱告,凡事也謝恩,但是內心不會常常喜樂。有的是因為對神的內疚而自責。可是要知道,聖經從來都沒有一句話語說上帝希望祂的兒女背起內疚的包袱!反而,祂要我們”常常喜樂“。一直都記得在聖經里面保羅說過的一句話,罪必不能作我們的主;因我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羅馬書 6:14)。

     也有人因為天氣的緣故內心煩悶。然而,既然神創造天地萬物,那麼無論晴天還是陰天,也就在乎祂的大能。這全能的創造者造天造地,讓四季更換,讓天氣由冷變暖,再由暖變冷,讓水升到天上,再由上面下來,或雨或雪。。。沒有陰天,就不知道什麼是晴天。沒有寒冷,就不知道什麼是溫暖。如果明白且相信萬物都來自於祂的緣故,難道不應該在溫暖中感恩,也在寒冷中欣賞祂的創造嗎?

     記得很久之前聽到一個比喻關于人類質疑神的存在。這個比喻說其實螞蟻們也在問,到底有沒有人類?它們從來沒有見過人的樣子,但是我們卻存在。。。其實神并不是高高在天上,而是無時不刻、無所不在地陪伴我們周圍。因為祂是靈。有時候我們試圖去完全明白神,每件事情都要經過我們的邏輯去分析。可是難道不知道,連邏輯也是神創造的嗎?我們的邏輯難道不是靠所看覺得合理的事推敲出來的嗎?然而我們有什么看得見的不是這一位至高至聖的上帝所創造的呢?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習慣了閉著眼睛來和神接觸。有時候是不想去理會別人的眼光,其實是不想去理會心中那種在乎別人眼光的念頭。 很多事情也是不需要去解釋的。不需要去對人解釋,更不需要去對神解釋。那是一種不經過大腦思考的與神同在的感覺。。。也習慣了做任何事都提醒自己那不是為人做,而是為神做的。然而有時候想,如果太過于關注自己對神的事奉,而不顧他人,覺得那也只是顧自己而已。愛弟兄姐妹,就是愛父母了。在人的家庭是如此,相信在神的國度也是如此。“人若說 ‘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翰一書 4:20)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書 13:4-8)

留言 Comments